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_任士英【完结】(49)

  天祐四年(907)三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接受了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

  从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才结束了唐朝之后约半个世纪分裂割据的黑暗时代。

  哀帝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安置在朱全忠亲信氏叔琮的宅第。由于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祐正朔,不承认他的梁朝,朱全忠担心各地军阀的拥立会使废帝成为身边的定时炸弹,就一不做,二不休,于天祐五年(开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将年仅17岁的哀帝鸩杀。朱全忠为加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定陶县)。

  然而,这些不过是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玩弄的政治把戏。所有的努力不能改变的事实是:哀帝作为亡国之君永远无法起死回生,大唐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哀帝那孤寂的坟茔,似乎还在诉说着那个曾经繁荣昌盛的帝国的毁灭,竟是那样的轻而易举,又是这样的叫人无奈。

  李儇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儇(初名俨)出生: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

  属相:马卒年:文德元年(888)

  享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庙号:僖宗陵寝:靖陵

  父亲:懿宗李漼母亲:惠安皇后王氏

  皇后:事阙子女:2子,2女

  继位人:皇太弟、唐昭宗最得意:能中“击球”科状元

  最失意:两度逃离长安最不幸:“暴疾”而亡

  最痛心:襄王煴在长安称帝最擅长:打马球

  李晔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晔(初名杰)出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

  属相:猪卒年:天祐元年(904)

  享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

  庙号:昭宗陵寝:和陵

  父亲:懿宗李漼母亲:惠安皇后王氏

  皇后:何氏子女:17子(一说10子),11女

  继位人:儿子哀帝李柷最得意:以皇太弟登基

  最失意:受控于朱温最不幸:受控于朱温

  最痛心:宗室诸王被害最擅长:饮酒以求自我麻痹

  李柷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柷(初名祚)出生: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

  属相:鼠卒年:天祐五年(908)

  享年:17岁谥号:初谥哀皇帝,后唐时加谥加昭宣光烈孝皇帝

  庙号:后唐时议庙号为景宗陵寝:温陵

  父亲:昭宗李晔母亲:皇太后何氏

  皇后:无子女:不详

  继位人:无最得意:使用“天祐”年号

  最失意:听命朱温最不幸:被鸩杀

  最痛心:亡国最擅长:听命朱温

  附录

         

  唐代帝王世系(618——907)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九年(626)

  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二十三年(649)

  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弘道元年(683)

  中宗李显嗣圣元年(684)

  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载初二年(690)

  圣神皇帝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天授元年(690)——神龙元年(705)

  中宗李显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

  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延和元年(712)

  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天宝十五载(756)

  肃宗李亨至德元载(756)——宝应元年(762)

  代宗李豫广德元年(763)——大历十四年(779)

  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贞元二十一年(805)

  顺宗李诵永贞元年(805)

  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十五年(820)

  穆宗李恒长庆元年(821)——四年(824)

  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二年(826)

  文宗李昂太和元年(827)——开成五年(840)

  武宗李炎会昌元年(841)——六年(846)

  宣宗李忱大中元年(847)——十三年(859)

  懿宗李漼咸通元年(860)——十四年(873)

  僖宗李儇乾符元年(874)——文德元年(888)

  昭宗李晔龙纪元年(889)——天祐元年(904)

  哀帝李柷天祐元年(904)——四年(907)

  后记

         

  盛夏时节,将《正说唐朝二十一帝》书稿交付中华书局之时,忍不住要交代一下心中的感受。自1981年入大学历史系读书以来,迄今已25年于斯。每读书论学,未尝忘知人论世之旨。所以,于国家政治制度和历史人物研究诸事颇多关注。一方面是想搞明白历史人物是在何种制度规范下生活,另一方面是想弄清楚他们的活动又为当时的时代增添了何许内容。

  对于唐朝皇帝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数年前我曾经写过《唐肃宗评传》;对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治体制和制度,我以《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为题做过考察。有意思的是,两书的写作过程都留下了挥汗如雨的经验和记忆。长期以来,我一直都有从宫廷政治的角度考察唐朝国家体制运作以及国家安全等问题的念头。来公安大学工作后,还开设了这样的课程。课堂上与同学们的交流,使我身心愉悦,乐以忘倦,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即使如此,说实在话,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样的条件下、以这样的面貌写成这样一本书,还源自于中华书局李世文先生的电话相约。如果没有他的热情鼓励、不时的督促与明确的体例要求,我想绝对不会有这样一本书写出来的。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细致高效、对作者的尊重和关怀、对学术的严谨和不苟,让人感受到中华书局的传统和风格。在此,我首先向他表达我的深深谢意。这期间,编辑室的宋志军主任也多次就工作进度和内容以及要求善加关怀、指点迷津,也是我能够在盛夏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动力,更要表示诚挚谢忱。同时,我还要感谢至交老友贾云师兄和乾陵博物馆樊英峰先生所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支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