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_问心剑【完结】(123)

  第一卷 风华初露 第八十六节君心如何(下)

  (更新时间:2006-2-18 14:08:00 本章字数:2363)

  “你就想问这个么。”明昭脸沉如水,没有任何表情,语调之中有着不寻常的平静。

  “是。”凌凛重重说道:“二百三十条人命,难道不该问么。”偏殿之中伺候的侍女太监早在凌凛入殿之时就被明昭遣了出去,只有老太监秦重侍立在殿门口,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看不到。

  “寄傲,那件案子,过去已经很久了,我也有些记不清楚了。”明昭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淡淡说道。

  “记不清楚了。”凌凛一声冷笑:“明昭这二字就因此而来,你难道会忘记么。”

  “可是我当年只有七岁。”明昭闭上眼,她真的希望凌凛不要再问下去。

  可惜事与愿违,凌凛提高了声音,道:“我就是要问,为什么七岁的你会那样说,那是二百三十条人命啊,二百三十条人命,更何况,我……凌孟尝一心为民,又何罪之有。哪里会有什么‘罪至于此,复有何议哉。’”

  “一家哭何如一道哭。一道哭何如天下哭。韩非子有云‘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古之正法,五伯,三王之罪人也;而六国,五伯之罪人也;夫四豪者,又六国之罪人也。况凌方竹区区一介草民,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又劫漕运军粮,罪至于此,复有何议哉。” 睁开了眼, 明昭吟道:“是,当年我确实是如此说的。但是我没说错。”

  “如何没有说错。”凌凛几乎已经是暴怒了:“连主审官都忍不住写下‘入十月,青州无一饿殍,方竹之功也’,你没有看到么,为什么平卢节度使要为凌孟尝隐瞒,为什么监察御史杜嘉要自请去职,为什么御史中丞梅子真在青州四月,案犹不能断,为什么三司会审都审不了,只能御裁,为什么凌家被灭门之后,青州百姓要为他们披麻戴孝。青州凌孟尝,河东之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疏财好义,赈济灾民,乃是天大的善人君子。只是……只是他一门二百三十条人命,却因你一言而丧命。他们的血,书就了你的公主尊号,书就了以后史书上七岁断案的‘英名’,你问问你自己的心,问问你自己的心啊……”

  踱回舍人院,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下去了,半轮残阳在云海之上射着红光,血一般的红。安无忌深深吸了一口气,明日,明日一定要把那事说清楚,安无忌,你要记住,这件事,闹不好她会有危险的,你千万不能因为私心困扰而置她于险地啊。

  “安大人回来了。”一名中书舍人正巧要出去,见安无忌进来,连忙堆起笑容问候道。虽然都是中书舍人,但是安无忌还有个翰林学士衔,又是明昭近臣,便是三省长官,也要敬他三分,更何况区区一名中书舍人哉,因此安无忌的这些同僚,对他总是特别恭敬。

  “陈大人好。”安无忌微笑回应。

  “安大人,有一名侍卫大人在您的书阁里等了您很久了,像是有什么事。”那名中书舍人拱手道:“我家中还有事,要先回去了,大人不轮值,也早点回去罢。”

  侍卫,莫不是武应安。安无忌心头一跳,道一声多谢立刻加快脚步,赶回自己的书阁。

  面对凌凛几乎是审判的问话,明昭平静依旧,道:“凌方竹一介草民,聚众而起,打劫军粮,其罪当诛,我当年那般,并没有错。”

  “可凌方竹一心为民,何错之有。”凌凛怒声驳斥道。

  “一家哭何如一道哭。一道哭何如天下哭。”明昭道:“凌方竹只道青州之民饥穷已甚,但是他又曾想过他劫的是什么,是军粮,其时边关吃紧,十万石军粮不但要填当时二十万大军的肚子,还是军队的一颗定心丸,军粮短缺,对军心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寄傲,你文才武略,应当知道的。如果因军粮短缺,军心不稳,导致突厥狼军破关南下,那对我大卫,对天下万民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凌方竹可曾想过,你又可曾想过。突厥人性本残暴,若破关南下,定会烧杀抢掠,无所不为。难道青州百姓是我大卫子民,自玉门关以南至上京一百三十州百姓便不是我大卫子民了么。”

  来的果然是武应安,他一身风尘仆仆,正焦急的在阁内来回的转着圈子。安无忌一进来,尚未来得及开口说话,他便扑了上来,抓住安无忌,急切道:“你怎么才来啊。”

  “可曾查清楚了。”安无忌焦急问道。

  “不是的,不是的。”武应安急急点头道。

  “什么是的不是的,你说清楚。”安无忌见武应安如此神色,也急了起来,连连问道。

  “睿王不是燕北人氏,抚养他长大的,不是他父亲,是一名老仆。”武应安道。

  啊!安无忌有如五雷轰顶,全身一震:“那……那他真实的身份呢。”

  “是青州人氏,至于为什么会到燕北,我不知道。”

  青州……青州……怎么会是青州,为什么居然是青州。安无忌呆了好半晌,方才醒悟过来,大叫一声:“哎呀不好,快去含章殿,快去含章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