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东战争全史_[日]田上四郎【完结】(62)

  国防部长达扬: “……这个问题由总理决定吧!”

  总理梅厄(听过他们的争论):“按总参谋长的计划执行吧!”

  接着,总参谋长对作战参谋下达了作战准备命令,以便翌日即10月11日拂晓即能发动进攻。在此之前,北部军区司令部估计总参谋部可能要下达继续进攻的命令,所以,对进攻方向进行了研究。

  第一方案:从戈兰高地北部地区,沿直通大马土革的公路,向大马士革方向进攻,直接威胁叙首都。此案可依托赫尔蒙山系,保障进攻部队左翼的安全;但需要采取措施避免苏联介入。

  第二方案:从戈兰高地南部地区向大马士革以南地区迂回,切断大马士革至德拉的公路,阻止伊拉克军队与约旦军队会合。此案虽能避开大马士革南部叙军的坚固防御阵地,但后方补给线长,将暴露弱点。

  第三方案:从戈兰高地北部地区发起进攻,包围集结在紫色防线以北地区的叙军第9和第5步兵师。此案是第二案的主要代替方案,

  第四方案:对整个戈兰高地实施进攻,占领新的地区,增大地域纵深。此案虽然能有效地阻止今后叙军对约旦河谷的进攻,但要巩固占领的地区需要庞大的兵力。

  第一方案得到了总参谋部的批准。北部军区司令霍菲决定从戈兰高地北部地区实施进攻。佩莱德师正在加强戈兰高地南部地区紫色防线的防御态势。艾坦师和兰纳师担任向大马士革方向进攻的任务。初期由艾坦师担任主攻任务,兰纳师担任扩张战果的任务。

  10月11日11时,以军第7装甲旅首先从马萨达北侧发起进攻。接着,13时兰纳师沿库奈特腊——大马士革公路发起进攻。12日17时许,第7装甲旅经7小时激战占领了马兹拉贝特詹附近地区。以军第188装甲旅从12日拂晓起对特勒萨姆高地发起了3次进攻,但均遭失败。

  13日夜,第31伞兵旅占领了特勒沙姆高地。12日下午,伊拉克军第3装甲师(1.6万人、坦克310辆)从纳赛吉南侧地区北上,对兰纳师右

  侧后形成了威胁。兰纳师决定首先消灭伊拉克第3装甲师,以4个旅采取了迎击态势。

  13日3时许,伊拉克第3装甲师发起进攻,3个装甲旅并肩突击。以军第19装甲旅把敌人放至200米射程内一齐开火,在几分钟内击毁伊拉克军80辆坦克,击溃其他坦克。14日至15日,兰纳师同伊拉克军激战后,占领了纳赛吉以东的制高点。然而,由于战争爆发后的连续

  10天的激烈战斗,部队已经疲惫不堪,坦克、弹药也感不足,因此,埃拉扎尔总参谋长命令北部军区司令霍菲停止对叙利亚的进攻,转入防御。以军开始在萨萨对面挖掘战壕。

  10月16—19日,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四支军队,在纳赛吉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10月22日10时,以军夺回了赫尔蒙山哨所。这个哨所是以色列的“眼睛”,是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夺回的地方。这一天,以色列和约旦接受了联合国的停战决议。叙利亚于第二天,即23日也接受了这个决议。至此,战斗停止了。

  在这场战争中,叙军损失坦克1,150辆[①此处所列数字,同本章最后的《阿以两军的损失》表中数字不尽一致。该表源出于(美)杜普伊著《捉摸不定的胜利—阿以战争》一书。——译者注]、亡3,500人,被俘350人。以军损失坦克250辆(约100辆无法修理),亡772人,负伤2,453人,被俘65人。

  第六章十月战争--2

  第五节 西奈战线的地面战斗

  一、开战前埃军的兵力与编成

  10月6日,埃军总兵力为110万人,大部分是陆军。陆军有1/2是属于国家内卫军,由于装备陈旧,而担任内卫任务。

  埃军参加苏伊士渡河作战的部队有5个步兵师、 2个装甲师、 3个机械化师、 7个独立装甲旅、 2个独立步兵旅、

  2个空降旅和2个突击旅,计31万人。这些部队编成3个集团军[②

  国内有些书籍译为“军团”——译者],以5个师为骨干的第2集团军担任大苦湖以北地区的作战任务;以4个师为骨干的第3集团军担任大苦湖以南地区的作战任务;第1集团军驻守开罗周围地区,为总参谋部的战略预备队。各师的编成如下:

  步兵师除原编制的2个步兵旅、

  1个机械化旅和1个炮兵旅(装备火炮72门外,还专为这次作战配属了1个装甲旅。步兵师的坦克数量由原来的95辆增至200辆,兵员由原来的1.2万人增至1.4万人。

  装甲师由2个装甲旅(每旅装备坦克100辆)、1个机械化旅(坦克

  50辆)和1个炮兵旅编成,兵员1.2万人。渡河时,装甲师将1个装甲旅配属给第一线步兵师,主力作为集团军的预备队。

  机械化师有2个机械化旅、 1个装甲旅和1个炮兵旅,坦克200辆、兵员1.2万。这是机械化师的标准编制。

  第2集团军的总兵力为11万,第3集团军的总兵力为9万,计20万人。开战前2—3个月,这些兵力沿运河120公里长的地带展开。在运河西岸40—50公里的纵深地域,建立了130个萨姆地空导弹基地(萨姆-6导弹基地30个),修建了机场,构筑了炮兵阵地,开设了野战医院等。

  二、卷土重来——埃军实施突然袭击与渡河作战

  10月6日14时零5分,埃军部署在运河西岸的约4000门火炮同时开火,集中射击巴列夫防线上的支撑点和指挥所。与此同时,250架作战飞机对西奈半岛的以军炮兵阵地、“霍克”地空导弹阵地、指挥所、雷达站、后勤设施以及机场进行了轰炸。“飞毛腿”式地地战术导弹也射向以军吉夫加法和塔萨的基地。埃军这次炮火准备,是由炮兵总指挥穆罕默德·梅伊少将指挥的。火炮数量:火炮和迫击炮1,850门,配置在运河西岸沙堤上的坦克1,000辆,各型反坦克武器1,000门。最初1分钟发射弹量10,500发,共持续了53分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