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东战争全史_[日]田上四郎【完结】(9)

  8%的土地,而根据决议案却获得了占55%[②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1982年《世界知识年鉴》称,“联大分冶决议规定划给犹太国面积占总面积的57%。”译者注。松鼠妖注:第一次战争结束后,犹太人控制的土地有一半是在当时被认为不可耕种的内格夫沙漠,而水源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最肥沃的地带划给了阿拉伯人,在评论分治土地面积时,一定要同时注意土地本身价值。1964年以色列建设引水工程和节水农业才又开发了大批土地。]的领土;另一个原因是口头上说是在古代犹太王国的土地上建立国家,而分给犹太人的领土原来是属于阿拉伯人的;再有一点使阿拉伯人对分治决议不能容忍的是,巴勒斯坦在此之前1,800年期间一直是阿拉伯人的不可分割的政治共同体。在犹太人方面,他们尽管对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也心怀不满,但是仍欢迎分治。50年黑暗的历程走到了尽头,前面出现了曙光。从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的巴塞尔纲领时算起,已经整整过去

  50个年头了。

  第四节 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决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犹太复国主义中心从英国转到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为了保持中东的稳定,花了很大气力支援“阿拉伯联盟”以满足英国自身战略防务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1945年3月22日,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

  伯、外约旦、以及也门的代表在开罗举行签字仪式,结成了阿拉伯联盟。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案。阿拉伯联盟反对这项决议,于1948年2月9日在开罗召开会议,就坚决阻止建立以色列国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4月16日,阿拉伯联盟再次在贝鲁特举行会议,决定英军撤退后把阿拉伯联盟的陆军派往巴勒斯坦。

  4月25日,阿卜杜拉国王和其他领导人在安曼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惜诉诸武力阻止联合国分治决议案的执行。同时还决定英国从巴勒斯坦撤退后,阿拉伯联盟统治巴勒斯坦。

  但是,尽管阿拉伯联盟拥有优势的兵力和武器,而且在阻止建立以色列国问题上表面上建立了合作体制,但在内部却因长期不和以及争夺领导权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政治上的两大竞争对手是外约旦的阿卜杜拉国王和侯赛因王室[①

  指当时巴勒斯坦高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候赛因。——译者注]。阿卜杜拉国王梦想建立由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外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大叙利亚”。这个舞台上的另外一个人物是埃及的法鲁克王。他虽被各方面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但却遭到伊拉克的反对。伊拉克一直自命不凡,认为只有自己才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阿拉伯联盟除外约旦、伊拉克和埃及的三足鼎立局面外,1936—

  1939年时考克吉与侯赛因的对立此时公开化了。侯赛因利用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案的机会,宣布对犹太人进行圣战,与此同时,企图接近阿卜杜拉国王。

  在这种情况下,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伊拉克的领导人,为了对抗阿卜杜拉和侯赛因的联合,把昔日的英雄考克吉推到阿拉伯各国派出的志愿军的总指挥位置上。这支志愿军就是阿拉伯解放军。该军的司令部设于大马士革,武器和补给品主要由黎巴嫩和叙利亚供应。伊拉克由于对考克吉的领导能力持有怀疑,向这支军队派去了最高监察官;叙利亚则派遣了行政军官。考克吉只有指挥作战的权限。

  另一方面,侯赛因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组织起来,建立了救世军,由他从未指挥过军队的侄子卡德尔·侯赛因担任指挥。卡德尔·侯赛因为了购买武器前往大马士革,但遭到拒绝。就这样,侯赛因派和考克吉派双方在仍然保持对立的情况下进入了巴勒斯坦战争。如果说两派之间相互作了点妥协的话,那仅仅是决定考克吉军队在巴勒斯坦北部方向作战,侯赛因军队在东部方向作战。考克吉军队有8,000人,其中各国派遣的人数如下:

  叙利亚;1,000人, 1个75毫米炮兵营。

  黎巴嫩;500人。

  伊拉克:2,000人, 2个炮兵营。

  约旦:500人, 1个炮兵营。

  沙特阿拉伯;2,000人。

  埃及:2,000人, 1个炮兵营。

  另一方面,侯赛因的救世军由两个分遣队(每队1,000人)组成,一个分遣队进驻利达机场地区(现在的卢德机场),一个分遣队担任耶路撒冷的守备任务。阿拉伯人居住地区的男子几乎全被动员起来。开展游击活动和负责居住地区的警备。但是,侯赛因的控制还远未达到基层。

  第五节 “哈加纳”[① 希伯莱语,意为“自卫队”。译者注]——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

  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战争,是以色列军队从过去的警察部队变成现代军队的转换时期。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布独立时,以色列有三个武装集团,它们是犹太人社团的地下组织——“哈加纳”和非正规部队“伊尔贡·兹瓦伊·卢米”[②

  希伯莱语,意为“民族军事组织”。——译者注]以及“罗哈米·黑尔兹·以色列[希伯莱语,意为“以色列自由斗士’。简称“莱契”。—译者注]3”。后面的两支非正规部队在巴勒斯坦战争初期被以色列国防军改编接收。[松鼠妖注:伊尔贡和莱希是反对派的武装,被称为恐怖组织,后被哈加纳强制缴械解散,见《以色列现代史》]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