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304)

  战争的这个可怕问题。

  第三十七章行动之后的报告

  从历史观点的理性规律看来,一九三一年从满洲开始的日本军事行动怎

  样会引起一系列事件,后来终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是很显然的,美国

  卷入帮助英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不宣之战”的程度越深,希特勒要日本在远

  东发动一个牵制性袭击的压力就越大。日本领导人,尤其是海军方面十分担

  心,如此行事将会迫使他们同美国占压倒优势的工业潜力发生大卫与哥利亚

  斯式的冲突①。山本海军人将在一九四一年说过一句言简意赅的话:“日本胜

  不了美国,因此我们不能同美国作战。”

  日本和美国都不希望打一场太平洋战争,但是由于一九四一部夏季德国

  入侵苏联,这场战争的爆发几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当时俄国人有迅速失

  败的明显可能性,而使希特勒主宰欧亚大陆,这是日本所期待的,他们打算

  在一九四二年投入这场冲突——除非美国和英国采取步骤,从军事上限制日

  本。这时英国暂时摆脱了遭到入侵的威胁,英美战略在一九四一年作了调整,

  采取了反对日本进一步扩张的立场。供应日本的石油已因美国实行禁运而断

  绝,同时,为了防止荷属东印度供应的石油被劫持,向菲律宾紧急调拨了飞

  机、坦克和部队。战略轰炸的威胁,加上活跃在新加坡与马尼拉之间的一支

  强大的英国舰队构成了阻止日本将会在一九四二年春天采取行动的威慑力量

  的主力。

  后来证明,在时间和实际情况方面的战略估计都是错误的。日本原希望

  建立它的亚洲新秩序,并且同美国谈判两件事,一是恢复石油供应,二是以

  “门户开放”原则为妥协条件,求得中日战争之解决。美国并不准备妥协,

  而是希望拖延外交谈判,一直拖到足以在菲律宾建成威慑力量。东京的时间

  和耐心都不及华盛顿,而首先消耗殆尽。当妥协已经无望,日本人决定,他

  们必须冒战争的危险,否则就任凭他们的经济力量和军事能力受到实际的摧

  残,正如东条首相说过的那样,“有的时候,一个人不得不闭上眼睛,从清

  元神社跳下山涧”。

  如果说;发动太平洋战争是日本的“自杀行为”,战争结束的方式也是

  如此。到了一九四五年夏季,准确无误的情报向美国提供了非常明显的证据,

  日本已经不再是一个军事强国了。可是,已知日本的民族性格倔强,又决心

  不重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些错误而使德国随即迅速复兴,各个盟国态度

  至为坚决——它们决不接受任何低于彼茨但宣言规定的无条件投降的办法。

  决不能只让日本人表示顺从便了事:必须使他们接受彻底的失败。武士

  道战士宁死不屈的狂热精神,从瓜达卡纳尔的丛林到冲绳的岩洞到处可见,

  使美国人确信,不受到极大的震动,日本民族就不可能接受他们已经失败这

  个现实。正是由于这个道理,以及曼哈顿计划已经形成的无法制止的势头,

  还有杜鲁门总统在他为欧洲的前途与苏联抗衡的时刻需要显示美国军事优势

  的有力论点,使得投掷原子弹成为太平洋战争不可避免的惨痛结局。

  如果说有关这次最后行动的辩论至今还在试图弄清楚,一九四五年,在

  日本夏日的睛空引爆的核装置为什么不是只有一枚,而是二枚的话,那么也

  可以说,当初在战争爆发的头几个小时里,美国怎么竟会措手不及的争论,

  自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炸弹落到了珍珠港以来,就一直都很热烈。战争

  ① 圣经故事:巨人哥利亚斯被年轻的小伙子大卫用弹弓打出的小石子杀死。——译者

  期间作过七次调查——总统作了一次,陆军和海军各作了三次——试图确定

  发生这场灾祸的责任。他们那几千页的调查材料纳入了国会于一九四五年九

  月成立的联合调查委员会吓人的三十九卷证词里。调查委员会艰苦工作了九

  个月(部队的调查向来如此),力图发现和确定个人的罪责。在调查小组的

  成员中,有人怀疑已故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很可能证明对策划珍珠港事件犯

  有共谋罪,或者是耍两面派手法,目的在于制服孤立主义者,使美国参加战

  争。在秘密会议和公开会议上,对于直通白宫的军事指挥与行政指挥系统的

  每一个环节都作了严格的检查。当时健在的参加者都作了证。虽然对主要的

  证人作的严格盘问表明,是人为的错误和失职如何促成了落在太平洋舰队头

  上的悲剧,看起来这是无所作为造成的罪过,而不是授意的阴谋。在一万五

  千页的证词中没有找到“现场的真凭实据”。委员会说法不一的报告再清楚

  不过地表明,责任的重担应由集体承担,由于大家都不相信,日本人竟会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