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33)

  另觅途径摆脱这种困境,近卫亲王首相于十一月十一日宣布建立“东亚新秩

  序”,以便将中国从“西方列强帝国主义野心的牺牲品”的传统命运中拯救

  出来。

  亚洲新秩序

  近卫内阁使日本走上“解放”亚洲的讨伐道路之后,于一九三九年一月

  辞职,让平沼骐一郎首相的新政府来解决陆海军之间就日本应否加入轴心闰

  的三国条约、从而与德国共命运的问题上发生的争执。海相及其副手山本五

  十六海军中将强烈反对结盟,认为这将导致与美国发生公开冲突,随之而来

  的可能是石油禁运和贸易制裁。他们的反对意见有效地阻止了日本与德国联

  盟,希特勒在对波兰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毫无顾忌地将德国推向战争的

  ① 即海参威。——译者

  时候,需要的就是这个联盟。

  东京中明它的政府“不怀任何领土野心”,这是人们听惯了的调子。无

  须这种声明,人们就可以看山,日本的“亚洲新秩序”的蓝图与希特勒的“欧

  洲新秩序”的计划毫无二致。蒋介石和华盛顿都不接受这个“新秩序”,美

  国拒绝考虑任何违反九国公约原则的行为。罗斯福当即宣布给重庆政府二千

  五百万美元的贷款来进行战争。类似在南京的暴行的报道仍然出现在报纸的

  头版,亨利·卢斯在《时代》周刊上发表的支持国民党人的事业的文章,鼓

  动了已经受到赛珍珠文章的影响的公众。

  一九三九年春笼罩在大西洋上的战争乌云使总统颇感不安,他设法避免

  冒在太平洋上发生冲突的风险。除了孤立主义者的压力之外,拥有很大势力

  的商业集团也反对这种冒险,尽管他们口头上叫得不是那么凶。他们正向日

  本出口填喂日本战争机器的石油、纺织品、机械和战略物资,以此获得巨额

  利润。只是到了一月,乎沼首相领导下的军人新年阁上台,帝国军队在海南

  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①登陆以后,人们才开始怀疑袖手旁观的做法是否明智。

  占领了这些近海岛屿,日本人就有了进攻菲律宾群岛、香港和印度支那的跳

  板。

  欧洲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排除了英国与日本对抗的任何可能性,英国政

  府希望关国作出反应,派遣舰队进入太平洋。同时伦敦的领导人试图向澳大

  利亚人作出保证,他们“将不会放弃我们在远东的地位”,并且英国外交部

  认为,“日本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任何威胁,不管是直接进攻还是以远征

  新加坡的形式间接进行威胁,美国都不会长期无动于衷。”究竟怎样无动于

  衷,又能保持乡长时间这是澳大利亚总理急切关注的问题。“英国所说的远

  东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近北,”罗怕特·孟席斯五月对堪培拉议会说,他宣布

  已派代表前往华盛顿,试探“特别是在英国眼下因与德国和意大利纠缠而不

  能派遣必要的海军部队前往太平洋以遏制日本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对日本在

  太平洋上的侵略行径究竟持什么态度。”

  理查德·凯西率领的澳大利亚代表团不安地发现,英国外交部相信可以

  指望美国保卫西太平洋是过于乐观了。孤立主义浪潮强烈反对抵抗日本的侵

  略,国务院也担心实施制裁可能挑起的危险。一月份罗斯福对日益恶化的中

  国局势所作的有限反应是,号召自愿向日本禁止出口飞机零件,二月份呼吁

  停止提供信用外贷。一九三九年三月,德国军队攻入捷克斯洛伐克,彻底践

  踏了签订才六个月的慕尼黑协定,戏剧性地证明了靠这些道义上的行动来制

  止侵略是注定要失败的。英国和法国政府惊惶失措,加紧向美国订购军火,

  为与希特勒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作准备。

  英国三军参谋长会议认为,英国是否派遣舰队去新加坡,“必须取决于

  我们的人力、物力和欧洲的战况”,这等于已经发出他们实际上要放弃远东

  的信号。没有美国的坚决支持,英、法两国的弱点很快就被日本人利用了。

  他们在天津和上海制造“事端”,要求将租界的控制权交给皇军,并承认南

  京的傀儡政府。外交谈判导致了“远东慕尼黑”。性格暴躁的亚洲舰队司令

  哈里·亚内尔海军上将看到这种绥靖政策如何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地位,他

  自上海报告:“英国雄狮被人拳打脚踢,达到惊人地步,它还在忍受。”

  海军部计划人员陷入困境。同德国及其轴心国伙伴意大利交战的危险日

  ① 即我南沙群岛。——译者

  益逼近;没有多余的战列舰可派往新加坡去保卫马来亚,来信守保护澳大利

  亚的庄严诺言。他们于是紧急呼吁华盛顿,要美国海军汉遣战列巡洋舰前往

  西太平洋。总统认为这一举动含有太大的挑战性,尽管他真的取消了原定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