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_李开元【完结】(19)

  然而,韩国人执着于故国、仇恨秦国的民情,始终根深蒂固。前262年,秦军第一次南北分断韩国,韩国被迫将北部领土上党郡割让与秦国时,上党军民誓死不愿作秦国人,在郡守冯亭的率领下归降赵国,引发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三十六年后的前226年,也就是韩国灭亡以后六年,韩国旧都新郑爆发大规模的反秦叛乱。新郑的叛乱虽然被镇压,因为波及到韩王安的迁徙地陈县,进而引发了以陈县为中心的楚国地区爆发更大规模的反秦叛乱和秦楚之间新的战争。在以陈县为中心的反秦战争中,出现了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位是楚国公子昌平君,他长期居留在秦国,受秦王政信任被派遣到陈县主持当地军政,怀柔楚人;另一位是项羽的祖父项燕,他身为楚国抗秦的大将,策动昌平君反秦成功,在陈县大败秦军将领李信所指挥的二十万攻楚秦军,避免了楚国早早灭亡的命运。

  韩国亡国时,张良已经二十多岁。二十多年间,天天的耳闻目睹,都是秦军攻城压境、国势一天天衰微的苦难和辛酸。他还没有进入韩国的政界,秦军已经攻入国都新郑,身不由己成为亡国遗民。张良是具有王室血统的贵族、聪明智慧的青年,经历国难家难以后,对于伟大先祖的怀念愈益深厚,对于破灭之祖国的爱恋愈益执着。他内心深藏对于秦国的仇恨,一心一意要为韩国复仇。

  新郑反秦叛乱,张良天生有参加的条件,他有什么具体行动,我们已经无法考察。不过,他不可能不卷入其中,他深受此事的影响,也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张良后来离开韩国,到他乡游学任侠,他最重要的停留之地,就是陈县。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战国末年,陈县一直是反秦的热土,层累着楚国旧都、韩王迁地、昌平君和项燕的反秦据点等种种历史积淀。进入帝国以来,反秦的暗流也始终在陈县一带涌动。据我们有限的所知,魏国的游侠名士张耳和陈馀,被秦政府通缉后,是逃到陈县作里监门潜伏下来的;发动秦末起义的首事者之一的吴广,是陈县近邻阳夏县人,而陈胜、吴广在泗水郡大泽乡起义后,迅速西进,直趋陈县,得到陈县父老乡亲的热烈拥护,在陈县建国定都,都是出于陈县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张良在陈县一带活动,结交了不少反秦的豪侠英雄;陈县的反秦风土,也加深了他为韩国复仇的决心。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军事镇压和法制建设双管齐下,逐一平息各国的武装反叛,以郡县什伍户籍制为基础的帝国化政策在各地步步推行,政权日趋巩固,统治日趋强化。年轻气盛的张良,眼见复兴祖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觉得别无选择,决心以个人之力,刺杀秦始皇以报秦国灭韩的深仇大恨。

  古今中外,刺杀既是个人复仇的方式,也是政治斗争的手段。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刺杀在两种情况下是有效的选择,一是在弱小对抗强大,无法做有组织的对抗时;二是在强大敌人的权力运作,集中于个人时。春秋末年,负气的名将伍子胥由楚国逃到吴国,将勇士专诸推荐给吴国的公子诸光,刺杀了吴王诸僚,使公子诸光做了吴王,出兵攻破楚国,报了楚王杀死自己父亲和哥哥的冤仇。战国年间,严仲子与韩国丞相侠累有仇,请动武侠聂政刺杀侠累,在历史上留下了严仲子得人、聂政聂榮姐弟刚烈侠义的千古英名。秦灭韩国后的第三年,燕国太子姬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政,虽然功亏一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情豪义,至今尚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亡国后的张良,从贵胄公子沦落为民间的游侠。当他的弟弟不幸早逝的时候,家中尚有家僮三百余人和大量的土地财产。张良草草埋葬了弟弟,将全部家产变卖出售,仗义疏财,广交天下豪杰,四处寻求可以刺杀秦始皇的勇士。张良先在陈县一带活动,后来继续东去。据说他曾经流落到朝鲜半岛,见过东夷君长仓海君。古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秦攻取燕国首都蓟城,燕国举国东移到辽东,秦军东进辽东灭燕,燕人逃往朝鲜半岛的不在少数。也许,张良确是追寻燕人足迹到过朝鲜,也许,仓海君只是近海地区的豪士贤人,而张良是上穷碧落下黄泉,遍游天下,终于通过仓海君得到一名壮勇的武士,可以挥动一百二十斤的铁椎。张良开始实施刺杀秦始皇的计划。

  博浪沙的一击

  《博浪沙考察记》,我多次阅读,连接《史记》上张良与仓海力士刺杀始皇帝的只言片语,仿佛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之历史体验,油然而生。

  秦始皇是不安分而好动的人。统一天下以后,在种种兴功作事之外,他开始大规模巡游天下,十二年间,五次出行,最后死在巡游的途中。秦始皇巡游天下,迷雾重重,牵扯到种种政治和个人的原因,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事情,笔者打算留待将来再来细说。

  秦始皇第一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他这次巡游,走的是西北方向,目的是寻根祭祖,追寻秦人先祖发达的足迹,向列祖列宗报告统一天下的大业已经完成。他由咸阳出发,顺着渭河一直向西抵达雍城(今陕西宝鸡)。雍城是秦国迁都咸阳以前的旧都,有孝公以前的多位秦公的墓葬和祖庙。秦始皇在雍城告祖祭祀以后,继续沿渭水西去,来到陇西郡西垂(今甘肃礼县),第一代秦公襄公和第二代秦公文公的墓葬祖庙,都在这里。西垂祭祀完毕,秦始皇再折回前往犬丘(今甘肃天水地区)。秦人的先祖,曾经在这里放牧养马,繁衍滋生。以喜庆告慰牧马的先灵以后,秦始皇又翻山越岭,进入汧水河谷地区,由汧水上游的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越过陇山,进入北地郡,抵达泾水源头的鸡头山(今甘肃省平凉市西)。这一带地方,是秦人被周王召唤、定居称秦的发祥之地,当然也是秦始皇寻根祭祖的必经之地。从地理上看,鸡头山是泾水的源头,秦始皇了结寻根祭祖的心愿后,由鸡头山返回,沿泾水河谷东南去,再南下回到咸阳。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