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元璋_张笑天【完结】(349)

  白衣素士模样的杨希圣从遥远的云南奉召来见胡惟庸了。

  胡惟庸待他如上宾,首先问候了他的老母亲,问她是否康健?又问去年捎去的人参用了效果怎么样?

  杨希圣一再致谢,他说母亲今年八十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她老人家每天只一件功课,早晚一炉香。

  胡惟庸笑了:“嗯,信佛了。”

  “不。”杨希圣说,她供的是活佛,那长生牌位上写的是丞相的大名。

  胡惟庸惊得站了起来:“这我怎么承受得起!这不是让我折寿吗?在下何德何能,敢受她老人家如此顶礼膜拜。”

  杨希圣怎能忘本?他哥哥杨宪获罪,杨门抄家时,皇上命令净身出户,杨希圣冒死带了点珠宝,丞相明明看见了,却帮着掩藏,日后就是靠变卖这点珠宝,得以在乡间购置一点薄田,奉养老母,不致冻馁而死。这大恩,杨门一家老小,岂能忘吗?杨希圣提起往事,满眼是泪。

  胡惟庸说,这是区区小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的。他叮嘱杨希圣,回去切切记住,将供他的长生牌撤去,代向令堂大人致意。

  “恩相就不要管了。”杨希圣说,“即使我说了,家母也未必肯听,随她去吧。”

  胡惟庸说:“这真是折杀我了。”

  杨希圣说:“不知恩相找我何事?我一得到消息,就连夜上路了。”

  “也没什么大事,”胡惟庸说,“偶然想起你来,想见见。”

  杨希圣是个精明人,恩相日理万机,会记起他来?一定是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胡惟庸沉吟着没有马上说。

  杨希圣给他跪下了:“恩相是信不过杨某人吧?我的命都是恩相给的,大不了再把命还给恩相就是了。”

  胡惟庸扶他起来,这话说得他心里热乎乎的,他说:“我知你是个讲义气的人,才不远千里叫你上来。你能找几个可托生死的弟兄吗?”

  《朱元璋》第八十六章(6)

  “这个不难。”杨希圣说,他在家乡结交些三教九流的人,有几个虽出身贫贱,却十分仗义,为朋友肯披肝沥胆,武艺又都高强,可供驱遣。

  “好吧。”胡惟庸赞许地在他肩上拍了一下,吩咐门外的卢仲谦摆家宴,他说今天什么都不做,只陪杨先生。

  杨希圣十分感动地望着胡惟庸。

  卢仲谦小声对胡惟庸说:“那小厮从皇觉寺回来了。”

  胡惟庸眼一亮,吩咐道:“叫他在外书房等我。”又吩咐卢仲谦叫他们烧点热水,请杨先生洗一洗,然后送到客房稍事休息。

  杨希圣说:“恩相忙你的吧,不用管我。”

  胡惟庸赶到外书房时,小厮正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他,见他进来,行了大礼,胡惟庸说:“累了吧,坐吧。”

  小厮不敢坐。胡惟庸问他找到那个李醒芳没有?

  小厮道:“小的不知那个叫未净的大和尚是不是李醒芳,反正如悟和尚去见他时说,长老写的帖子都贴出去了,长老还夸他没出事就好。”

  胡惟庸眼里闪了一下光亮,他心想,怪不得皇上派锦衣卫的人普天下提拿他也没抓到,原来他披上了僧衣,躲到了寺庙里,最妙的是成了皇上起家的皇家寺院的长老,世上的事真是不可思议呀。

  沉吟了一下,胡惟庸问李醒芳法号叫什么?

  “叫未净。”小厮回答。

  “未净?起得好。”胡惟庸心里想,可以说是凡心未净,也可说是仇恨未净。

  小厮说他可有名了,好多来自外地的高僧都来听他讲经弘法呢。

  胡惟庸眉头一皱,忽然说,这个人必定不是他要找的李醒芳,又问他长得什么样?

  小厮说,大眼睛,浓眉毛,白白净净……

  “那就不对了,相貌不对。”胡惟庸说,他要找的那人是个黑黑的脸、一脸络腮胡子……他注意看了一下小厮失望的表情,马上拿了五两银子给他:“拿去吧,去皇觉寺的事,跟谁也不要说。”

  小厮见钱眼开,说了声“谢大人”,乐颠颠地走了。

  五找到了李醒芳的行踪,胡惟庸如获至宝,他编了个理由,要去皇觉寺进香。朱元璋再警惕,也不会想到胡惟庸在他的皇家寺院做什么手脚,便痛快地答应了。

  胡惟庸所以要找李醒芳,是想请他写一篇《讨朱元璋檄》,发难时布告天下,他认为一篇好的檄文,顶得上十万精兵。当年唐代徐敬业起兵,用了才子骆宾王写的一篇《讨武檄》,骂的是武则天,武则天看了称赞是奇才,事后非但不杀骆宾王,反倒重用他,由此可见这檄文马虎不得。

  丞相来上香,是皇觉寺上下轰动的大事。

  皇觉寺的大小和尚百余人全都聚在山门前迎候胡惟庸。

  如悟也在其中,他不知道今天是什么大人物光顾。

  一溜宫轿在卫队的护卫下缓缓来到山门前,纷纷驻轿下马。

  如悟问旁边一个体面些的和尚:“今天是什么大施主来上香啊?这么隆重?”

  那和尚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胡丞相,他是替皇上来上香的,自然更不同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