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元璋_张笑天【完结】(86)

  胡大海说他会马上向诸暨进发。儿子就不带了,请主公照顾,他做事有些莽撞。

  朱元璋说:年轻人不能十全十美,看大节。

  停了一下,朱元璋又问抓到那个叫章溢的了吗?

  胡大海反问:“章溢是哪个,领兵的吗?”

  朱元璋说不是,是个读书人。

  “找他容易。”胡大海说,他可以下令叫士兵挨门挨户地搜,把所有念过书的人都一条绳绑来,朱元璋从里面挑就是了。

  朱元璋哭笑不得,说:“算了,不用你办了,我自己去找。”

  胡大海:“你总捧着那些臭文人干什么,说话之乎者也的,一上阵先吓尿裤子了。”

  朱元璋挥挥手:“你懂什么,你去吧。”

  四一进入山明水秀的武胜村,朱元璋立刻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山水,不出刘伯温才怪呢。

  刘基家的房子好找,几乎不用打听,见着有风火墙围着的大宅院就是刘家无疑,那建筑的风格,也是没有文化的人设计不出来的。

  朱元璋带着郭宁莲等人来到刘基家的风火墙大宅院。

  朱元璋叫郭宁莲去叩门。

  少顷,一个庄头出来,打量着朱元璋一行人问:“客官找谁?”

  朱元璋上前诚恳地说:“我叫朱元璋,专门从婺州赶来,来拜见你家伯温先生。”

  庄头道:“他外出去了,不在家。”话说得冷冰冰的。

  朱元璋很失望:“不知他什么时候回来?”

  庄头说:“这可难说了,他常和朋友们聚会,有时半年,有时一年才归。”说罢关门进去了,一句客气话没有。

  朱元璋很泄气地说:“我可没有刘玄德的运气了。”

  郭宁莲让他别灰心,刘玄德也是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的呀。

  朱元璋说:“军务缠身,哪能学刘玄德呀?走吧,我会再来的。”

  几个人怏怏而去。

  其实朱元璋也想到刘基有可能在家,故意不露面。他想,这是抬高身价待价而沽呢,还是不愿为朱元璋所用,不肯出山?既然佛性大师力荐,又一定与刘伯温有过交流,他不出来又是何故?

  反正急不得,人家说不在,你又不好派兵进去搜。

  回到婺州后,朱元璋给了郭宁莲一个差事,叫她再度化装成男子去私访,在这小城里,朱元璋不便亲自出去,怕人认出来。郭宁莲领受了使命,官吏军民,都在访察之列。

  《朱元璋》第二十三章(4)

  郭宁莲化装成男子,悠闲地走在街上。但见市面平静,市声如旧,人来人往很繁华。

  此时刘基和章溢也在市上闲逛,用心体察民情。刘基问一卖瓜果蔬菜的老者:“老人家天天出来卖菜吗?”

  “是呀。”老人原以为婺州城战事一起,半年不得安宁,没想到,这支军队文明,来买菜,一分一厘不少给,军纪严明啊。

  刘基点点头,又凑过去问一个在街上行走的女眷:“满城是兵,你一个年轻女人敢出来走?”

  那女人说,人家朱家兵不抢不掠,见着女人客客气气的,怕个什么?

  刘基又点点头,他的举动引起了郭宁莲的注意,便跟在后面。

  她也同时引起了刘基的注意。刘基悄悄对章溢说:“看见后面那个年轻人了吗?是朱元璋放出来的探子。”

  章溢不由得看了郭宁莲一眼,也觉得有点像。如果朱元璋放出探子是为惩办违纪者,那朱元璋就真的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一代明主,因此刘基故意要传个话给郭宁莲。

  刘基向章溢挤挤眼说:“丈八的烛台,有时候难免灯下黑,朱元璋白白精明一回。”

  章溢会意,说:“是啊,到四牌楼去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这话听在郭宁莲耳中,她不由得疑惑起来。难道那里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那里有人乱纪违法?她决定赶到那里看个究竟。

  郭宁莲走走停停地来到四牌楼下,见左面是一处高大门第,门口有兵把守,行人走到这里都要绕行,一个老太太从门前经过,立刻挨了一鞭子。

  郭宁莲刚往跟前靠,立刻有人吼:“别过来,从别的地方绕行。”

  她只好停住,问一个愤愤不平的老头:“这里面住着什么人啊,这么威风?”

  老人摇摇头不满地哼了一声,还用问吗?不是朱元璋,也是朱元璋的大将。

  “他们这不是扰民吗?”她故意这么问。

  “民是什么?蚂蚁而已。”老人哼了一声走开。

  郭宁莲望着深宅大院出神。她不能不佩服朱元璋远见于未萌,稍一放纵,民心就会尽失啊。

  四牌楼大院原来是元朝院判庆寿的府第,修建得富丽堂皇,如今成了胡德济临时征用的宅子,他自恃是胡大海的儿子,又是攻下婺州的功臣,未免有点忘乎所以。

  掌灯以后,院里灯火通明。

  一个黑影从高墙上轻盈跃下,原来是郭宁莲。她悄悄躲过巡逻兵的视线,从夹道墙下走过去,来到正房外,已听到一片丝竹管弦之声。

  因为院里站满了士兵,她无法靠近,便绕到房后,趁人不备,上了房顶,伏在屋檐上,双手抓着檐瓦向下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