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战国史_区胜【完结】(82)

  9月4日, 自忖讨不了好的 九户政实 剃度出家, 开城投降。 可是, 暴戾的 丰臣秀次 却不愿饶恕这个害自己跑9个月路, 大老远赶到荒凉北国讨贼的 九户政实, 命令将此叛臣和其弟弟 九户实亲, 部将 栉引清长 等150多出城的将兵全部斩首! 还留在 九户城 内的守军大惊, 连忙关门还击。 但是 丰臣军 很快就攻入城内, 满城男女老幼皆遭了 丰臣秀次 的毒手。 这是日本战国历史上少见的屠城。

  战后, 九户政实 的地盘全部划归 南部信直 所有。 而 伊达政宗 则领有原 葛西氏 和 大崎氏 的12郡, 虽然他自己要把原属 伊达氏 的6个郡让出来给 蒲生氏乡。 从此, 蒲生氏 也成为北国的一家超级大名, 与 伊达氏 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九户城 的陷落, 标志这全日本再也没有公开反抗 丰臣秀吉, 又稍具规模的势力了。 150年来无数仁人志士, 英雄豪杰为之抛头颅撒热血的天下统一的梦想, 在这一天, 终于实现!

  但也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在号称宽大的 丰臣政权 统一的道路上, 最后一步竟然走得如此血腥。

  天下一统, 丰臣政权

  夺天下难, 守天下更难! 治国可不是骑在马背上能做得好的。 农民出生的 丰臣秀吉 自然也深深明白这层道理。 (右图为 丰臣秀吉 称 关白 时的画像。)

  还在天下未完全统一之前, 丰臣秀吉 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内政措施, 力图使这个遭内战蹂躏一百多年的国家早日恢复元气, 不但让人民能休养生息, 更要富国强兵, 为未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丰臣秀吉 的治国方针与 织田信长 一脉相承, 并在 织田信长 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完整的政策,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 乐市乐座, 货币统一, 检地 和 兵农分离。

  从 织田信长 时代起就已经开始执行的 乐市乐座 政策, 在 丰臣秀吉 手里得到更全面的贯彻。 战国时代初期, 许多特权阶层与依附特权阶层的商人把持了市场。 他们拥有商品专卖权, 免税权等一切能带领暴利的专权。 但普通民众和小商人却深为这些专卖制度所苦, 以至于商贸不行, 市面萧条。 战国晚期, 南近江藩国 的 六角家 首先颁布了 乐市乐座 政策, 废止专卖权, 免税权, 行会垄断权等等, 以重振市场经济, 提高大名家的税收。 织田信长 和 丰臣秀吉 当政时, 新兴的工商业者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甚至以减税来鼓励和刺激商业发展。 到了 丰臣政权 末期, 全日本的商业早已恢复兴盛, 多样化的商品和商店使得市场空前繁荣。

  众所周知, 一百多年间全日本大小诸侯林立, 战乱不断, 全国的金融系统早已崩溃。 各地大名在领地内发行自己的货币, 以代替废止的中央统一货币。 各藩国的货币形势各样, 种类繁多, 蔚为奇观, 而汇率也是五花八门。 更令人头痛的是在商品买卖之时,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如果一家大名灭亡了, 他们的货币顷刻变成废纸, 许多人因此倾家荡产。 在这种情况下, 最保险的贸易方式就是以物易物。 还有另一个方法, 就是流通一个稳定的外国政权的货币, 比如 大明 的 永乐通宝。 实际上, 日本人也是这么做的。 永乐通宝 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货币之一。 当然, 大量的铜钱流失造成货币升值, 对 大明 的经济也有很坏影响。 丰臣政权 统一天下后, 丰臣秀吉 将一概地方货币全部废除, 发行了自己的 天正大判 和 天正小判 金银币, 重建了日本的金融体系。 同时为 关白 统一的, 也包括混淆不堪的度量衡。

  在领地内丈量土地和调查人口, 是各地大名经常颁布的命令, 以了解自身的实力和未开发的潜力。 丰臣秀吉 也不例外, 只是他的 检地 命令是全国范围的。 日本的封建领主们以“石高制”决定领土的大小和贫富。 “石”是稻米的计量单位, 一石米可满足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口粮。 比如说此时 德川家康 有200万“石高”的领地, 就是指 德川家康 领地内的稻米收成可供200万人吃一年。 由此可见, “石高”的多寡正是衡量一个大名实力的标准尺。 不断地开垦新田, 或者因某些原因导致田地荒芜, 大名们领地内的“石高”数量也是不断改变。 这就需要频繁的 检地 来保持一个准确的数字。

  由于“石高”就是军事实力的体现, 各藩国的大名都把实际数据作为头等军事机密封存。 而公开上报给 丰臣秀吉 的数据, 往往是缩了水的。 为了更牢固地控制这些新归附的大名, 丰臣秀吉 干脆派自己的亲信到地方上, 重新测量“石高”。 当然, 这些亲信们肩负的另一个秘密任务, 就是描绘地方上的山川地势, 领主的兵力部署, 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 把这些战略资料搞到手后, 心怀鬼胎的大名们若想有什么风吹草动, 丰臣秀吉 对付起来也容易多了。

  地方领主们当然不欢迎 丰臣秀吉 派来的刺探军情的“钦差”。 若是这些“钦差”在处理对立情绪时稍有不慎, 或太过急躁冒进, 就易酿成地方的武装叛乱。 丰臣秀吉 在实施 检地运动 中, 遇到的反抗不止一件两件, 可说是困难重重。 前面提到的 葛西·大崎一揆, 就是因为 木村吉清 父子在 检地 过程中太过急躁, 没有顾及地方上的情绪而引起的。 俩父子最后被 丰臣秀吉 缔夺所有封地, 贬为平民了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