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战国史_区胜【完结】(91)

  也就是说, 名义上的200万军队, 真正在编制当中的, 可能一半都不到。 1550年, 蒙古 俺答可汗 攻入长城, 杀到 北京城 下, 史称 庚戌之变。 朝廷紧急调遣附近各地卫所的士卒入京, 协同卫戍部队拱卫京师, 竟然凑不齐5万人。 而理论上, 光当时登记在册的京城卫戍部队, 就有10万之众。 遗憾的是, 威胁到社稷存亡的教训竟然完全没有惊醒 北京城 里的统治集团。 蒙古军 退后, 古老的帝国再次回到一切照旧的“正轨”上来。

  未经严格训练的士兵们上了战场如同待宰的羔羊, 但他们败退下来后抢劫百姓时却凶狠如土匪, 象完全换了一个人。 他们的军官们也好不到哪去。 由于社会上普遍重文轻武, 军人的社会地位极低。 就算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在只会作大块文章的文官集团面前也低人一等。 因此军官们都想方设法让自己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吃空饷, 谎报战功, 贪污受贿, 都是家常便饭。 指望这样的军队保家卫国, 大明 危矣!

  明军 的腐败与虚弱在对倭战争中暴露无遗。 最为甚者, 在1555年夏, 一小股50~70人的倭寇从东南沿海入侵, 从 杭州, 到 安徽, 再杀到 南京城 下, 然后从 秣陵关 到 宜兴, 最后退至 武进, 杀人掠货, 如入无人之境! 据称被这股倭寇杀害的百姓多达4000余人, 财物损失不计其数, 朝野舆论大哗。 而在当时, 南京 注册的守军有12万, 竟然全都龟缩在城内任由敌人横行, 蹂躏乡里!

  虽然当地官吏竭力掩饰, 但纸怎包得住火? 朝廷虽被蒙混过去, 但在海外, 不只日本人, 就连刚占据 菲律宾 的 西班牙人 也对 大明 的国防空虚洞若观火, 并开始对这片形同不设防的沃土垂涎三尺! 1576年, 新驻 马尼拉 总督 Francisco de Sande 奏本首都 马德里, 要求国王 菲利普二世 派遣远征军征服 大明。 依 de Sande 的计划, 只要 马德里 派出1万装配新式火枪的士兵, 加上6000从印度征召的雇佣兵, 同时从倭寇与日本人中再招募2万人, 以近4万人的力量, 就能推翻 大明王朝。 “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de Sande 向国王保证:“这里的守军可以用弱不禁风来形容。 200人的强盗都能随意在他们眼前任意掳掠。。。。 等我们占据一个省或几个以后, 被 大明 压迫的百姓们就会跟着起来造反。 到时候, 这块沃土就是陛下的了。” 为了加强可行性, de Sande 甚至打算邀请 葡萄牙人 入伙, 让他们从 广东省 北上, 而 西班牙人 从 福建省, 两路夹攻。 到时候, 大明 就会重蹈 印加, 阿兹塔克 的命运!

  菲利普二世 没有批准 de Sande 的疯狂计划。 但按照后人的沙盘推演, 如果计划得以实行, 在这股 西班牙 远征军被彻底消灭之前, 还真有可能被他们杀到 北京城 下!

  难道 大明 的运已经沦落到任人鱼肉的地步了吗? 就在这危急的关头, 天佑 中华, 赐给了 大明 一文一武两位天纵英才: 张居正 和 戚继光。 而更加万幸的是, 这时 大明 正处在阉祸的间歇期, 刘瑾 已被千刀万剐, 魏忠贤 尚未得势。 权臣 严嵩 也于1567年病死。 上天给了两位一展抱负的绝佳舞台, 让他们放开手腕, 力挽这座将倾大厦于不倒!

  1573年, 万历皇帝 继位大统。 作过帝师的 张居正 成了内阁首辅。 甫上台, 这位首辅大臣变雷厉风行地开始实施改革, 妄图一扫 大明 百余年的积弊。 他重整了文官考核制度, 并裁减大量冗员; 他推行“一条鞭法”, 改革税制, 使得 大明 国库再次充盈; 他派人治黄治淮, 亦颇见成效。 由于 张居正 的许多政绩, 后人把他治国的这段时期称为“万历中兴”。

  在巩固国防方面, 张居正 最被称道的就是任用了 戚继光, 余大猷, 李成梁 等一批名将, 使得 大明 的军力被重新整饬, 以应付边塞和海疆两面同时面临的威胁。 其中, 以 戚继光 治军的功勋最为卓著。 鉴于 大明 卫所制 系统下的兵卒已无战斗力可言, 戚继光 一改传统, 亲自在 浙江 招募新兵。 经其近乎苛刻的严格训练以后, 这支新兵进退有据, 作战勇猛, 一改 明军 孱弱的形象, 被人尊称为“戚家军”。 戚家军 历经大小80余战, 终于成功驱逐倭寇, 平定 大明 东南的海患。 紧接着, 戚家军 被调到华北重镇 蓟门 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在 戚继光 镇守 蓟门 15年内, 蛮族不敢南顾。

  只可惜, 张居正 死后不久, 就被政敌反攻倒算。 戚继光 作为 张氏一党, 晚景极为凄凉, 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名将留下的诸多战法, 如“鸳鸯阵”, 战车阵 等, 亦都被废止。 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 戚继光 曾缴获过日军的铁炮, 并对这种新式火器极为赞赏。 只是, 由于帝国后勤供应有限, 戚家军 始终未能大规模使用热兵器。 待得 戚继光 一死, 新式火器 就再也无人问津。 而 大明, 也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戚继光 虽然死了, 但他留下身经百战的将领和军团还在。 全赖 张居正 和 戚继光 的改革, 大明 终于拿出足够的钱粮, 与一支善战的军队, 以应付 万历二十年, 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大战前夜的外交努力

  朝鲜处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地理位置。 但凡中日之间有冲突, 朝鲜永远是两方交战的第一战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