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战国史_区胜【完结】(93)

  天正18年 仲冬 日 日本国关白秀吉

  摘自《续善邻国宝记》

  一言蔽之, 就是 关白大人 我这次只要和 大明 开战, 与 朝鲜 无涉, 你们借道就好。 )

  朝鲜人当然也不喜欢这第二封国书的内容, 但他们终于认识到假如置 丰臣秀吉 不理, 终究是个祸害。 为了消干戈为玉帛, 朝鲜政府决定“迂尊降贵”, 和日本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并用“大中华”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这个蛮族, 把其从好勇斗狠的野蛮人教化成谦谦君子。 朝鲜人答应 宗义智 他们愿派一个使臣团面见 丰臣秀吉, 恭贺他统一日本。 但有一个条件, 日本人必须交出倭寇之乱中为虎作伥, 现藏匿在日本西部某处的一批“朝奸”, 以示诚意。

  宗义智 听说朝鲜人肯派使团去日本, 喜出望外, 忙不迭地答应了朝鲜人的要求。 柳川调兴 亲自出马, 很快便从日本把“朝奸”们抓了出来, 引渡回朝鲜。 宗氏 雷厉风行的手段, 也实在太快了些, 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朝奸”的幕后老板就是 宗氏 自己。 到了最后利益驱使的关头, 宗氏 毫不犹豫就将这些走狗们卖了。

  朝鲜政府非常满意 宗氏 的办事效率, 把这些“朝奸”斩首示众后, 便按照约定组织了一个外交使团, 与 宗义智 一齐前往日本 京都, 向 丰臣秀吉 表达友好之意。 至于 宗义智 送给朝鲜政府的礼品, 比如日式铁炮一类, 早就被丢到脑后去了。 (朝鲜人看到这种新式火器后的态度, 与1543年的日本人有天壤之别。 真让 区胜 感慨两个相距几十公里, 隔海相望的国家, 民族性格竟能差那么远!)

  前面提到, 当时朝鲜的文官系统内斗激烈已至水火不容。 朝鲜人的使臣团的首脑也由两党在争吵中推荐产生: 正团长是“西人党”的 黄允吉, 副团长却是“东人党”的 金诚一。 自作聪明以为平衡了政治势力的朝鲜人万万想不到, 使臣团的内讧竟使得朝鲜白白错失了一年多备战的时间。

  1590年4月, 朝鲜使臣团在 宗义智, 景辙玄苏和尚 的陪同下, 前往日本 京都。 8月, 使臣团抵达 京都, 并被安排在 大德寺 下榻。 但是, 丰臣秀吉 并没有立即接见朝鲜人, 因为此时的 关白殿下 正在 关东 小田原城 下, 和 北条氏 干耗呢。 等到 北条氏 投降, 丰臣秀吉 回到 京都, 已经是10月份了。 好整以暇的 丰臣秀吉 好像并不着急见客。 一直拖到12月, 使臣团才被召往 聚乐第 觐见 关白。

  望眼欲穿的朝鲜人终于见到了令他们提心吊胆的 丰臣秀吉 的真面目, 并递交了国书。 丰臣秀吉 草草看了一眼, 没说什么, 就自顾自地起身离去了, 再也没有回来。 只留下满脸惊愕的使臣团呆在原地。 原来, 按照 大明 和 朝鲜 的惯例, 递交国书完了以后, 主人就应该大排盛宴, 款待贵客了。 但 丰臣秀吉 只拿出了一碗让在场人士共饮的清酒, 和几块米糕了事。 在朝鲜人看来, 这也太寒碜了。

  使臣团在 宗义智 等人的陪同下很快就离开 京都, 来到了日本的商业之都, 堺港。 在这里, 他们等到了 丰臣秀吉 给朝鲜国王的回书。 朝鲜人打开一看, 不由得火冒三丈。 原来在国书中, 丰臣秀吉 感谢朝鲜国王派遣的“朝贡使团”, 并称赞朝鲜国王识时务, 顺应天命向日本投降。 最后, 丰臣秀吉 命令朝鲜政府厉兵秣马, 随时准备出兵, 协同日本军队共同攻打 大明!

  原来, 丰臣秀吉 错把朝鲜人的和平外交使团, 当成请和纳降的使团了呀。 难怪与朝鲜使臣的会面只持续了几十分钟, 还只用冷米糕招待。 这都是 丰臣秀吉 在给“新降”的朝鲜人使下马威啊! 这不能怪 丰臣秀吉 失察, 他也是被自己人给忽悠了。 作为中间人的 宗义智 明知 丰臣秀吉 等待的是朝鲜的“降书”, 而朝鲜是一定不会投降的, 便千方百计骗了来了一个朝鲜使团。 会面期间由于语言不通, 朝鲜人和 丰臣秀吉 之间只能以书写汉字沟通。 宗义智 上下其手, 使双方都以为自己达到了外交目的。 可是糊涂的 宗义智 就没听说过“纸包不住火”这句话吗?

  怒气冲冲的朝鲜使臣团回到 汉城, 面见 宣祖。 可是在汇报出使情况的时候, 两党内讧的劣根性又暴露无遗。 虽然大家一致认定 丰臣秀吉 冥顽不灵, 不值得以后再派使臣与其交涉, 但正团长 黄允吉 更认定日本人会发动侵略, 请求整兵备武。 作为“东人党”一员的 金诚一 当然不愿与“西人党”苟同, 便极力辩驳说 丰臣秀吉 只是个纸老虎, 绝无胆量真的入侵。 也是朝鲜国的不幸, 此时的朝廷正是“东人党”当道, 金诚一 的意见很快占了上风。 朝廷决定少安毋躁, 不必杞人忧天。 数个月后, 丰臣秀吉 入侵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可是如果这时开始备战, “东人党”不就承认输给“西人党”了吗? 面子还往哪里搁? (首级都快没地方搁了! 还要面子?) 因此, 但凡有人提议加强军备, 都会被斥为“西人党”一伙, 小则被骂, 大则丢官。

  丰臣秀吉 无礼的国书也是要驳斥的。 朝鲜政府很快回书, 严正地阐明朝鲜事 大明 如父, 怎会背叛? 倒是 丰臣秀吉 痴心妄想侵略他国, 难道没有羞耻之心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