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_胡兆才【完结】(49)

  敌人接着在此进攻三天,唐生智见五十八师损失惨重,下令他们撤到江宁镇。12月9日傍晚,日军占领了牛首山,10日向江宁镇扑来。

  日军攻势凌厉,步步紧逼。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只好再向后撤。12月8日,东线主力部队已撤进城内。他们以城墙为依托,继续抵抗。这天下午,日军第九师团趁淳化守军第五十一师转移阵地之际,利用坦克作掩护,一口气占领了公路线上的高桥门、七桥瓮、中和桥,9日拂晓到达光华门城下。在此担任阻击任务的第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教导总队及机动作战的第一五六师、宪兵部队居高临下,用机枪封锁道路,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敌人见攻城不成,便派出飞机在城门上丢炸弹,飞机下蛋似地仍下一批批炸弹后,中国军队官兵死伤很大。飞机过后,敌人又使用18辆坦克朝城门上开炮。官兵在敌人的炮击下,压得抬不起头。唐生智紧急调来迫击炮,朝敌人的坦克炮击。才压制了敌人坦克的火力。可是,迫击炮的炮弹有限,仅有的29发炮弹转眼间就打光了。

  城外恶战(3)

  12月10日,第一五六师接替第八十七师、八十八师阵地,上午打退敌人七次冲锋。中午,发生了一件怪事,城门前不见一个敌人,而城门上的哨兵却突然被飞来的子弹击倒。子弹从何而来?官兵们寻找了半个小时,不仅不知子弹发出的方向,还被击倒了三个士兵。敌人究竟躲在何处?官兵们想了一个引蛇出洞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扎了一个半身高的草人,给草人披上服装,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哨兵。一个士兵举着草人向城墙边移动,果然草人出现不久,敌人的机枪便发射了,躲在暗处的官兵们这才发现子弹发出的方向。原来是有敌人躲

  在城门洞圈里,敌人不时地偷偷从里面出来,发现哨兵便发射子弹。他们立马扔下一捆手榴弹,想消灭躲在这里的敌人。可是,由于下面的城门洞深,他们从城墙上扔下的手榴弹方向垂直,手榴弹爆炸炸不到躲在深处的敌人。

  怎么办?刘团长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决定组织敢死队完成消除隐患的任务。后半夜,月亮躲进了厚厚的云层,稀疏的星星无力地眨着眼睛,天空暗暗的。这时,一根绳子从城墙上垂直而下,敢死队的勇士们悄悄地从绳子上向下滑。寂静的夜间突然传来几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原来是滑到城门外的勇士们朝里面扔进的一捆捆手榴弹爆炸了。接着,他们又扔进了燃烧汽油弹。刹那间,大火熊熊,日本鬼子没想到这一着,被从天而降的大火烧得嗷嗷地叫,叫声停止时,躲在那里的鬼子全被烧死。熊熊的火光惊动了不远处的日军,他们以为中国守军出城反击,吼叫着冲出营房。勇士们没来得及爬上城墙上,便和冲来的敌人交战,打得敌人四处逃窜。但是,敢死队的勇士们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孤军奋战一小时,最后全部就义。

  有位诗人为勇士们的事迹所感动,挥笔为他们作诗,以纪念他们的英勇精神。诗是这样写的:

  清平乐

  守光华门的勇士

  高墙壁垒

  攻城敌被歼。

  城门洞圈有敌情

  勇士设法攻歼。

  筹措汽油粗绳

  敏捷缒悬迎战。

  与敌同归于尽

  英名长存人间。

  素有“蒋介石之剑”的教导总队,在紫金山巅坚守着。他们这个称号的来源是因为他们这支部队是由特种兵组成的,有炮兵团、骑兵团、工兵团和辎重团,共计5万余人。而且,这些人都是经过德国军事顾问团长期调教出来的,是一支能攻善守的精锐之师。蒋介石为何把他们摆在山巅之上?原因就是,他的官邸就位于紫金山脚下。他本不打算离开南京的,所以,他在考虑如何使用这支精锐之师时,将他们放在这里,一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二是这支队伍在山上可以兼顾来自两个方向的敌人,一是防止从梅花山方向攻城的敌人,又可防止从栖霞山、岗子村方向进攻太平门的敌人。

  蒋介石将教导队这颗棋子放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依据,他曾听说,当年曾国藩进攻南京,就是从紫金山的天堡城进城的,天堡城一丢,太平门就无法保住。

  开始,进攻太平门的日军第十六师团还不知道苍松翠柏的紫金山有中国守军在等着他们。他们离太平门不到两里路时,突遭猛烈炮火的阻击,经仔细观察,发现了炮火来自紫金山,便集中大炮、坦克,齐轰紫金山。炮击之后,步兵蜂拥而上。紫金山下有个不太高的红毛山,中国守军的机枪阵地正是隐蔽在此。开始,敌人没有发现这个阵地,他们冲到红毛山,遭到守军几十挺机枪的猛烈扫射,顿时倒下一大片。敌军官气得嗷嗷大叫,立即指挥大炮还击,炮击之后,又派出一支装甲部队为后面大批的步兵开道。敌人的这一举措早在红毛山守军长官周营长的预料之中,他不慌不忙地指挥狙击手们出击。狙击手听到命令,他们携带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奋不顾身地跃出阵地,箭也似地射向敌人的坦克。有的跳上了坦克的车顶,把炸药包塞进了驾驶仓内,有的将炸药包拴在坦克的履带下,然后纵身跳下坦克,他们刚刚滚下路边隐蔽,敌人的一辆辆坦克便发出猛烈的爆炸声,坦克飞上了天。

  唐生智得到敌人进攻紫金山的报告后,迅及派出一个营的军工和反坦克炮,使守在紫金山的中国军队兵力大增,援兵的到来,士气为之一振。日军在此连续进攻三天未果,只得望山兴叹,再想攻城良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