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偷袭珍珠港前的365天_[日]实松让【完结】(98)

  机动部队一直到攻击队的全部飞机都起飞之后才安下心来,正如大石参谋在他的日记中所写的那样:“半个月来的呕心沥血,已经迎来了出头之日”。下一步就只是期待攻击队的奋战和析求神明保佑袭击成功了。这时,檀香山电台还在继续播送音乐,敌人的通讯联络也无变化,因此可以判断:我方的突然袭击无疑会取得成功。

  就在第二批攻击队的飞机刚刚起飞后,我和寺井少佐一边谈论着下午打高尔夫球的事,一边回到了武官处。当时,海军武官处的书记员告诉我说,大使馆的书记官好象有急事要找我。

  究竟是什么急事呢?

  顿时,我猛然想起了一件事,并急忙跑到楼下书记官室,走进去一看,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正是关于日本方面最后通牒和“下午一时通知电”的事情。我立即跑回二楼召集全体人员,向大家传达了这件事,我说:“情况就是这样,现在取消下午休假..”接着,便根据原定计划马上进行开战时的有关处理工作。

  海军武官处早在十二月初就已经在具体进行开战的准备事项了。为了在销毁最麻烦的密码机部件时不致张惶失措,我们曾作过一次“预演”,把一只存放军事机密的保险柜在美方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地加以销毁:与此同时,我们连日来还把大部分机密文件都丢进大使馆的焚化炉里烧为灰烬。因此到开战这一天,留下的文件只是执行公务时所必需的那一小部分了。这些文件和密码本已被丢进焚化炉里,密码机已被拆开,其部件也已搬到大使馆院子里的杉树丛中去了。

  一艘特种潜艇在攻击前一小时沉没

  在此之前,上午十一时,大使馆的电信课已译好了东京发来的“下午一时通知电”训令。野村大使当即按照训令的指示与美方约定下午一时会晤赫尔国务卿。但是,由于前一天傍晚以后,使馆人员玩忽职守,没有把对美备忘录这一重要文件及时打印出来。具有远见卓识的野村大使为此深感忧虑,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大使办公室和书记官室之间来回走动。书记官此时卷起衬衫袖子,满头大汗,以不熟练的指法在拚命地打字。由于这种情况,野村大使才不得不于中午十二时半(东京时间十二月八日凌晨二时半)[向美方]提出,要求将会晤时间推迟到下午一时四十五分。

  正当野村大使为对美备忘录未能在下午一时前打印出来一事感到焦虑的时候,夏威夷时间十二月七日早晨六时三十分(日出时间为六时二十五分),正在珍珠港口附近巡逻的美国驱逐舰“守护人号”发现了一艘潜艇的潜望镜和指挥塔。当时,这艘潜艇尾随在拖有一艘铁制平底船的拖轮“安泰勒斯号”后面,向着珍珠港入口处方向驶去。

  用双筒望远镜密切监视着这一情况的“守护人号”舰长奥特布里奇上尉断定,这艘潜艇企图穿过港口的防潜艇网,侵入珍珠港内,于是他就大声命令:

  “全舰人员各就各位!”

  舰桥上的全体官兵一听到命令立即紧张地行动起来。接着,舰内到处响起了“全舰人员各就各位”的紧急警报。六时四十分,“守护人号”以每小时五海里增至二十五海里的航速向这艘潜艇靠拢。当舰长再次拿起双筒望远镜观察时,发现该潜艇的潜望镜正露出水面,并沿着“安泰勒斯号”的航迹向着港口方向驶去。于是他立即命令:

  “右十五度,目标潜艇,深水炸弹攻击开始!”

  “守护人号”随之用一号炮和三号炮进行炮击,井开始投掷深水炸弹。

  一号炮的炮弹虽然没有命中,从潜艇指挥塔的正上方掠过,但三号炮在一百米内发射的炮弹却击中了潜艇指挥塔下部接近水面的船体。

  此刻是早晨六时四十五分。这次炮击行动比日本第一批攻击队开始攻击的时间——早晨七时五十五分——还要早一小时十分。接着,奥特布里奇舰长立即用无线电(密码)向第十四海军军区司令报告了这一情况。报告说:“本舰对一艘在防御水域内行动的潜艇进行了炮击,并以深水炸弹发起了攻击。”被“守护人号”击中的那艘潜艇①降低航速后便向左倾斜而沉没,附近海面上漂浮起一层油污。

  ① 我认为是一般特种潜艇。——原注

  就在野村大使向美国国务院提出要求推迟同赫尔国务卿进行会晤的时间时,“日本海军的智囊团”成员全部聚集在东京霞关的大本营海军部作战室里,伸长着脖于等待着“预定时刻”的到来。

  作战室的中央放着一张大桌子,大家都把胳膊时撑在桌上,竖起耳朵听着。在一边的墙壁上并排挂着美国海军编制表和金梅尔上将的肖像,也许是心理作用,金梅尔的肖像今天看来似乎以悲痛的神情凝视着这些计划突然袭击夏威夷的人们。

  停泊于广岛湾柱岛停泊地区的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上,参谋人员们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作战室里。这一大的值班参谋是佐佐木彰中佐。

  作战室的周围墙壁上挂满了整个太平洋海域的巨幅海图和东南亚海域的海图。桌子上放着一架大型地球仪和一张铺开的海图;旁边的小桌子上整齐地摆着作战命令和电报的译码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