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十二帝疑案_阎崇年【完结】(35)

  道光在做皇子的时候,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习也很用功,特别是在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也就是嘉庆十八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情,这一年夏天,嘉庆到承德避暑山庄、到木兰围场去行围,道光这时候名字叫旻宁,他随着他父亲去行围,但是这一年夏天是阴雨绵绵没有办法行围,旻宁就提前回到皇宫,在尚书房读书。一天,天理教的教众在皇宫太监的指引下,分别从东华门和西华门两路冲进皇宫,一直冲到养心殿的外面,养心门,在尚书房读书的旻宁立即拿着火枪,拿着弓箭就奔出来,一枪打死一个人,另一枪又打死一个人,把这场事情平息了,他父亲回到皇宫之后很高兴,朝廷上下,朝野内外,都盛赞旻宁年轻勇敢机智,于是,嘉庆就封他这个皇次子旻宁为智亲王。到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嘉庆从圆明园起銮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到木兰围场去秋狝,也就是行围,随驾的有皇次子旻宁,就是道光,还有皇四子瑞亲王随驾去到避暑山庄,同行的还有大学士、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等。七月十八日从圆明园出发,路上七天,到七月二十四日,到达承德避暑山庄,沿途疲劳,天气又暑热,第二天就是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事出仓促没有准备。嘉庆的死因官方的说法因病而死,据清朝皇室人员的口碑,说嘉庆遭雷击而死,这个事情得不到证实,如果真的是遭雷击而死的话,官私记载都不会写这个事情,因为这犯了大的忌讳,我们目前就是根据官方的说法,嘉庆突然病故,也可能嘉庆身体比较肥胖,又六十一岁的高龄,沿途疲劳,天气暑热,也很可能得了心或者血管病而猝死,死因我们今天不探讨了,嘉庆突然驾崩大家束手无策,事出突然,但是国不可一日无主,当时最紧迫的事情就是嘉庆的皇位继承问题,本来事情应当是很明白的,由于种种缘故,道光继位就变成了一个历史的疑案。

  嘉庆帝猝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一时间,朝野上下、宫廷内外乱做一团。引发混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皇位的继承出现了问题。

  根据雍正帝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写有皇位继承人的密折应封存于鐍匣中,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从雍正帝开始,秘密立储就成为清王朝皇位继承的祖制家法。

  嘉庆帝生前从未公开确定皇位继承人,按照这一祖制家法,即使他猝然驾崩,皇位的继承也不该有太大的问题。那么嘉庆帝的猝亡却为何引发了一场皇位继承的轩然大波呢?原来,人们发现本应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的立储鐍匣无影无踪。

  清朝皇位继承从雍正之后,它是有祖制有家法,就是清皇室的家法,雍正皇帝鉴于太宗、世祖,圣祖这三代皇位继承的种种繁难问题,雍正想出一个办法来,叫做“秘密立储”。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在皇宫的乾清宫西暖阁召集皇子、王公大臣宣布他说我要秘密立储,把我指定的皇太子写成一个诏书装在一个鐍匣里面,当众放在乾清宫顺治皇帝手书的那个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一旦发生大故取出来宣布,这样做得好处,就避免了事先立皇子引起皇子之间的斗争,又避免了事出突然,皇位继承问题难办,雍正这个秘密立储的办法,在乾隆用了一次,就是雍正死得很突然,我前面已经讲过了,雍正死得很突然,那雍正死了之后皇位继承是谁呢?就打开了秘密立储的这个鐍匣,当众,乾隆、皇室和大臣宣布就是立弘历,就是乾隆为皇太子,乾隆就继位了。所以乾隆继位没有引起骨肉相残,乾隆还是按照他父亲这个办法,把秘密立储也是写好了,密封起来,但是乾隆不同,就是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在圆明园的勤政殿当着皇子皇孙王公大臣正式宣布,说我要擅位,从明年的正月初一,让儿子继承皇位,这个儿子是谁,就是秘密立储那个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嘉庆,第二年正月初一,在太和殿举行了乾隆和嘉庆授受大典,就是乾隆把皇位退让,嘉庆接受皇位,所以乾隆到嘉庆的皇位是和平过度没有发生大的纷争,因为乾隆还在世。嘉庆突然病故,谁来继承皇位?按照祖制家法那就是应该在皇宫乾清宫那个正大光明匾后头找,找那个鐍匣,看里头写得是谁呀,但是没有文献记载,也没有档案记载,说从承德派人到北京,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找这个鐍匣,没见这个记载,也没有记载说在北京的王公大臣到乾清宫去找这个鐍匣。这里面就产生了个问题,就是嘉庆遗位给他的儿子,有没有这个建储的鐍匣,如果有的话,为什么承德方面北京方面没有派人去找啊,此为历史疑云之一。

  在正大光明匾后没能找到嘉庆帝传位的遗诏,朝野上下惶恐不安。在嘉庆帝的四位皇子中最终谁能继承皇位,不仅关系到朝野局势的稳定,也关系到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在按照清朝的祖制家法来确立皇位继承尚无结果之时,以禧恩为首的皇族宗室却首先建议由皇嫡子旻宁来继承皇位。

  嘉庆突然就驾崩了,谁来继承皇位?当时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内务府大臣禧恩站出来说,说皇次子旻宁戡乱有大的功勋就指嘉庆十八年的时候,当即继位,这个事情《清史稿·禧恩传》做了记载,禧恩讲了这话之后,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等犹豫,历史上记载两个字“犹豫”,就是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不表态。史书又记载,禧恩虽抗论,众不能夺,就是没有说服大家。这个问题就来了,你禧恩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权力建议皇次子旻宁继承皇位,这也不符合清朝皇室的祖制和家法呀,禧恩何许人也?敢于提出这个建议,禧恩的父亲是睿亲王淳颖,淳颖又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多尔衮死了之后他没有儿子,他弟弟多铎的儿子叫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所以多尔博就承袭了睿亲王的这个爵位,不久顺治对多尔衮掘坟鞭尸,撤其享庙,爵位也撤销了,多尔博怎么办呢?归宗又回到多铎名下,到了乾隆的时候,给多尔衮平反了,那多尔衮的这个睿亲王的爵位还是要承袭,谁呀,就是要多尔博的第五世孙就是淳颖来承袭多尔衮的睿亲王的王位,这个睿亲王淳颖和嘉庆私人关系很好,又都是宗室,嘉庆在惩办和珅的时候,这个睿亲王淳颖出了很大力,帮了很大忙,受到嘉庆皇帝的信任,他的儿子禧恩因为这层关系先做了侍卫,又做了御前侍卫,头等侍卫,做到内务府大臣。所以禧恩是用内务府大臣这种身份随驾到了承德。嘉庆突然故去之后,禧恩就建议皇次子旻宁继承大位,按照清朝的祖制家法应该有嘉庆的遗诏,你禧恩建议皇次子旻宁继承皇位,不符合祖制家法,此为历史疑云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