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_酒徒【完结+番外】(145)

  理论上,这是因为含钢材磷量过高引起的,但是,用什么样的配方脱去多余的磷和硫,又成了问题。武安国已知的办法是向钢水中加入石灰和氧化亚铁,问题是加多加少都会影响钢的最终质量。

  瞎猫也偶尔会逮到死老鼠,既然古代科学来自于凑巧,那自己不妨再凑巧一番。没有科学的方法,由试验凑出结果也是好的。无数次失败必然会导致一次正确。

  想到失败,武安国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他先把自己所知道的炼钢大忌和马鞍山冶炼场的设备仔细的对照了一遍,已知的错误路径就不必重复了。

  然后,把工人分组去做试验,五台试验用冶炼平炉中加入不同质量的试剂,并且在科学院和冶炼场悬赏征集可以可改进冶金工艺者,只要建议被采纳,无论是否有效果,皆赏银百两。

  好在朱二从高丽敲诈出了足够的钱,朱元璋看着号称大财神的武安国一道道请求增拨银两的折子,暗地里不住咧嘴。这个武大财神朕现在为何怎么看怎么像个散财童子啊。

  唯一让朱元璋满意的是,随着时间和银子的流逝,送到御案前的钢材质地渐渐好了起来。

  洪武十四年春,当按照冶炼科博士凌昆的建议向高炉和平炉内加入了江南特产的煅烧过的白云石粉后,武安国终于可以决定马鞍山冶炼场整个炼钢的工序和配方了。

  虽然最终没有达到北平的所产钢材的水准,朱元璋依旧龙颜大悦。特赐所有参与人员御宴十桌,白银万两。有了钢材,就意味着京城工部制造局可以制造新式的火器,意味着军队建设的快速化。肉疼地看看马鞍山冶炼场消耗的银子,朱元璋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洪武十四年春二月,朱元璋罢各布政司铁冶,令民得自采鍊,每三十分取其二为税。着海关严禁精钢出关。广平吏王允道言:“磁州产铁,元时置官,岁收百馀万斤,请如旧。”,元璋以民生甫定,复设必重扰,杖而流之海外。驸马武安国谏曰:“官办铁冶,利於官者少,损於民者多,不可再开”,帝许之,告诫百官,“有敢复言官冶者,杖五十,流放三千里”。月末,官刻科学院所著《冶经》,公布天下。令民自行改进各地冶炼方法,因地制宜。(酒徒注:正史上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以铁矿国家专营害民,废除了国家专营的所有冶炼场。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被继承者逐步恢复。)

  洪武十四年春三月,擢忠勇侯李善平为工部侍郎,主管京城制造局。善平以腿疾固辞,举北平参政周无忧自代。

  洪武十四年夏四月庚午,平南军成。朱元璋命沐英率军镇四川,调震北军宿将入威北、定西、安东襄办军务,协助主将训练新军。永明侯李陵奉诏入威北军驻大同,武毅伯张正武入定西军驻玉门,安乐侯王浩入安东军驻金州。燕王朱棣以北方战事未了为由请朱元璋不要损害震北军战斗力,朱元璋不听,下旨让他自己选拔合适人才填补空缺。

  “再这样下去,震北军的家底就要让万岁掏空了”,在与武安国私下聊天时,周无忧不乏担心的说。

  “操之过急,但有谁能劝得住呢,现在皇帝已经被辽东的胜利冲昏了,恨不得明天就一统天下,你那制造局的差事不好当啊,各军都赶着要装备呢”。武安国早就料到朱元璋会这么做,不把自己的力量分散干净,这个皇帝不会就此罢手。周无忧是震北军故人,二人的说话虽然随便,但也没到什么话都能说的地步。

  “这样也好,多一拨种子出去,就多一分希望被点燃”。看着被暮霭掩盖的北方,武安国心中暗暗地想。

  “我倒不担心制造局的事,我临来时从铁胆书生那里要了几个他的心腹爱将,足够替我支撑全局,我担心的是你”。周无忧站在武安国的旁边,翘着脚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

  “对啊,我总觉得武兄是个胸怀奇术的人,只是凭借你一个人的力量,这些奇术未必能发挥作用,在北平时,还有一群兄弟帮你,在这里,你几乎是一个人支撑全局。武兄,别嫌我说得难听,一旦你累倒下,恐怕这些新鲜东西就会慢慢随着消失。士大夫看不上这些奇技淫巧,民间又不会总结,古来多少惊世绝学,就是这么消失的”。周无忧望着武安国有些憔悴的脸,真诚地说。

  转过头,武安国从周无忧的眼中看到了朋友的关切,笑一笑,问道:“无忧,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觉得皇上刊刻你这次改进马鞍山冶炼场的经验颁发天下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古人讲究立言,即使一时自己的行为不被世人理解,只要有文字流传下来,最终还会找到适当的时机传播。当年圣人周游各国,亦没人接纳。但后世终久还是以圣人之言为立国之本”。

  “你是说让我把知道的东西都写下来”?

  “对啊,和你交谈时,总能听见一些新鲜东西,本来都不懂,经你解释了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总不能让世人都来问你吧。科学院的一些新鲜发现也应该公布出来,让世人知晓。这点上北平书院做得就高明得多,他们研究的东西全是周围工厂和商家需要的,流传起来非常快。”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武安国默默地想。这世界没有自己需要的物理、化学方面的基础书籍,自己为什么不能写一本,只是如何写才不会超出这时代的理解力?总不能让后人看到的所有学术知识都是武氏理论吧,况且在基础理论没被接受前,自己所学的那些知识如何才能说明白?毕竟现在人们认识到的纯金属还不到十种,更不用说元素周期表了,如果写出来,在这个只相信目见实物的年代,自己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些元素的有无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