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_酒徒【完结+番外】(564)

  眼前这场仗怎么打难不住武安国,手中四支力量联合起来,战舰数量虽然比土耳其舰队略少,质量和水手素质却远远超出了对方。各方力量按照当年震北军模式建立起来的参谋机构可以几天内根据现实情况拿出数个可行作战方案,武安国只需要和大伙讨论一下那个方案更合适,并协调好各方配合问题而已。况且沐家和叶家和好并打算联姻之后,从沐家领地钦州到翠屿嘴的水面一路畅通,后勤保障也能供应得上。具体道海战实施。曹振、邵云飞和叶风随三人都不是庸手,谁都可以预见,前方这片大洋将成为土耳其远征军的坟墓。到了这个时候,千里迢迢赶来的土耳其舰队与其说是一场危机,倒不如说是一场考验,一场检验二十余年大明水师的实力发展到底到了什么程度的考验。在这次考验面前,联军各方将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些参谋人员甚至已经开始筹划击溃土耳其联军后,陆上北进,捣毁贴木儿设在德里一代的工厂。占领德里、巴曼尼、乌德(扎温普儿)、古吉莱特等地,彻底切断贴木儿西归退路的方案。

  武安国徘徊于翠屿嘴干净的海滩上,对着眼前的庞大舰队群,不知为什么,内心中一点儿也兴奋不起来。奔雷已经老去多年了,三眼手弩卖给了高德勇,随着他的新主人一起下落不明。当年驰骋疆场的那把长刀还在,水战中派不上丝毫用场。

  “武兄,你好像有心事。”靖国公曹振陪在武安国身边,悄悄地问。

  “也不能算心事吧,只是一时头脑混乱而已。怎么样,临时参谋部的作战方案有眉目了吗,你和小邵准备谁亲临前线?”武安国回过头,给了老朋友一个宽厚的笑容。二十多年没在一起并肩作战了,彼此之间的配合依然熟练,语言上的感觉确有一些陌生。

  谈起战争,靖国公曹振话语中透出几分得意。“拿出来了,这帮小家伙干劲很足。只要不是打内战,大家都很积极。我打算和小邵分头行动,各带一支舰队,他擅长偷袭,我擅长打攻坚,刚好奇正互补。我们的计划是,我带着主力和土耳其水师周旋,他带着原来的沐家、叶家和自己的海盗舰队精锐绕到后面去骚扰对方港口,切断土耳其人的补给线。贴木儿能给土耳其人提供的补给有限,大批弹药还得从忽鲁漠斯一带运来。如果运输线给小邵毁了,他放在前线的战舰就是我们的活靶子,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这倒是个好办法,也符合你二人的天性。说实话,我总觉得贴木儿这次东进太仓促,特别是土耳其水师,好像根本就没做准备,匆匆忙忙就跑过来了。”走在一边的刘凌笑着插了一句,难得又看到大伙如此团结的在一起商量战术,眼前的景象给人当年辽东并肩作战同样的感觉,那个年代的很多事情,回忆起来都让人感到温暖。

  “那是被武兄和小邵他们打急了,不得不赶过来。土耳其舰队不调过来,贴木儿怕武兄带人从背后抄他老窝。我估计,我们在南边打得越狠,他在北方越慌,弄不好中途就得分兵。如果张小侯爷能抓住机会在背后给他们一下子,瘸子这回估计去得回不得了。”放眼整个战局,曹振对未来充满信心。西南诸阀可以联合在一起,西北为什么不能。难道大家彼此之间的仇恨比国仇还重么?顿了顿,他又说道:“其实不但瘸子这次东征准备不充分,国内那场战争准备也不充分。据我这里得到的情报,本来互存忌惮的双方已经有了妥协的迹象。但是中间出了些误会,好像是有人在中间挑拨,然后就打了起来。”

  “有人挑拨?”武安国大吃一惊,收住脚步,吃惊的问道,“十三郎,你手上可有证据!”

  “没有,但兄弟们在水面上抓到了一条日本走私船。船上的武士全部自杀了,当时没留下活口。后来在船舱底下找到了些大明制式火器,还有几件军服。”曹振摇摇头,话语中不无遗憾。“如果他们双方彼此之间的敌意没那么深,如果南北双方的最高长官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如果在第一线的李景隆不急于建立功业,打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借口迅速扩大战果,而是给北方的周衡等人一个解释的机会,第一晚的交手不过是一场冲突,酿不成兵祸。”

  刘凌冷笑了一声,对曹振话语里那么多如果表示不屑,语音不高,却一针见血,“子由,你还相信他们彼此之间的善意。他们之间早就想打,只不过谁都拉不下脸来,又不好不给你这个水师大帅面子而已。日本武士挑拨,刚好给双方提供了一个开战的借口,没有日本武士参与,他们顶多将战争时间拖延到明年春天。李景隆当时二十几万大军,难道摆在山东就为了出来练兵么。除非第一晚周衡所部大获全胜,并且及时收手。但我估计那样,燕王朱棣也不愿意让周衡停手。”

  “这倒也是,早晚都要打。问题是打起来容易,收场难。一国之人,有必要非你死我活么?”曹振被刘凌质问得一脸苦笑,叹息着说。

  “是啊,怎么收场?”武安国亦摇头。长大起来了,郭璞在北平也提出了《平等宣言》,可那只是一个宣言,具体怎么实现,采取什么步骤,这才是他最头疼的问题。大明今日之兵威,由他而生。大明今日之战乱,也由当年他一句“人人平等”而起。打烂一个旧朝廷,相对容易。历史上每个朝代末年都有人领导百姓做这件事情。但如何建立一个新规则,难。平等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具体的制度和规则来保障来最大限度的实现。武安国小时候口号没少喊过,一颗红心也曾经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理想而准备过,结局呢,这个世界中,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才明白客观事实不会被个人热情而左右。当他满怀热情真正长大时,才知道为了某个口号而付出的阵痛,到底痛得多铭心刻骨。那些忍受阵痛者,到底在怎样的深渊中挣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