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_酒徒【完结+番外】(583)

  细雨残灯,建文帝朱允文怒气冲冲的拍打着面前龙案,声色俱厉:“你说,朕为什么不能抄他李家!他们兄弟二人一个临阵投敌,一个丧师辱国。朕,朕难道就纵容他们这样做?如果诸将皆效仿他们兄弟二人,朝廷威望何在,朕之江山何在?”

  “江山,你现在才记得起江山么?”代理户部尚书卓敬低下头,不满的想。原户部尚书齐秦被帖木儿扣在西域,生死不明,这为国理财的担子就挑到了卓敬头上。将户部帐目仔细过了一遍后,代理尚书卓敬哀叹着推测,建文皇朝的寿命到头了。安泰帝在位十七年高薪养贪,本来给朝廷留下的就是个烂摊子。建文皇帝继位后,又对周崇文等天下闻名的贪官既往不咎,更助长了各地官员贪污的风气。两年多来,沿江大量工厂破产,大量百姓产业被官员强行参股吞并,能给朝廷按时缴税的工厂已经没剩下几个。南北战争爆发后,工部下属的军火制造厂高速运转,吞没了户部最后一点存款。这仗再打下去,就只能让士兵们拿着家伙,挨家挨户去抄那些钱庄了。

  “万岁,万岁息怒。增枝投敌,景隆兵败,的确具有不得已之处啊!”把脸愁成了苦瓜模样的博士方孝儒连连施礼,“万岁,如果此时抄了李家,恐怕将士们不服,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

  “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建文皇帝从御案后绕出来,围着博士方孝儒来回打量,就像他的脖子上长了花一般。“如此不忠不义之人,你还不允许朕降罪于他,方先生,恐怕这里边不止一句‘寒天下忠义之心’这么简单吧?朕一向待你不薄,你可别先寒了朕的心才好!”

  “微臣不敢!”方孝儒额头上冷汗直冒,手不听使唤的跟着哆嗦。“若陛下怀疑臣的忠心,臣自请就汤劐,绝不敢心存怨念。”方李两家算是世交,李文忠当年在空印案李堆方家有回护之恩,方孝儒的父亲被处死后,李文忠曾派人接济方孝儒,并不顾他犯官之子的身份将他推荐给了安泰帝。所以方孝儒在皇帝面前的确给李家兄弟说过很多好话。(酒徒注:空印案,空白帐本盖公章伪造数据,方便贪污。洪武八年发生,史载处死了数百人,另一说数万,不可信。)

  听方孝儒如此解释,建文帝朱允文心头的火气更不打一处来,哼了一声,冷笑道:“杀你,如杀了你可挽回当前局势,朕还杀不得你这个侍讲博士不成。你且说说,自从你入阁之后,朕如何待你,你又给朕出过什么好主意。哪件事朕依了你不是大错特错!”

  “这……”方孝儒无言自辩,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建文帝的抱怨没错,如果当时听卓敬的话分番而不是削番,南北之间未必会打起来。听齐泰的建议一边落实物权法案一边惩治贪官,国库也不至于如此空虚。现在可好,各地纷纷举义,原来养在各地准备当猪来杀的贪官污吏们摇身一变成了社会名流,过去的肮脏发家史在响应举义的时候全部洗刷得干干净净。眼下朝廷即使想杀了他们没收家产充军资,也鞭长莫及了。

  “万岁,这李家的确抄不得。”站在一边看热闹的太辅黄子澄见事不妙,赶紧上前相劝,“李增枝投敌实属无奈,靖远军夹在三路叛贼中间,无粮无援,为了留得有用之身以侍陛下,他不得不和燕逆虚与委蛇。臣闻其入敌营后不任一职,如今已经在普济寺中剃度修行。万岁此时抄了他的家,恐怕反而恼了他,给敌营再添一员上将。至于景隆,其手中残兵还剩近四十万,万岁如果不隐忍,恐怕打虎不成,反受其害!”

  这几句话可比方孝儒的一味求情有效得多,狂怒中的建文皇帝停住脚步,无可奈何的走回御案后,瞪了方孝儒一眼,恨恨的说道:“你起来吧,别动不动就下跪,朕让你跪得头疼。你们说一说,如今朕怎么办才好?”

  “这……”几个辅政大臣面面相觑。原来大家以为讨逆军大军所至,必将势如破竹。朝廷收复了北方等地,也就是找到了新的钱罐子,再支撑些年没什么问题。乐观如方孝儒者,甚至认为王师所至,百姓必赢粮景从。谁料到打了几个月,仗打成了这副样子。非但北平的财产没抢到,连京师都得赔进去。大伙都不知兵,关键时刻不敢再乱出主意,一个个低着头,各自打着小算盘。帘外的春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打在芭蕉叶上,声声催人老。

  “陛下,依臣之见,而今上策是议和!”见没有人说话,代理户部尚书卓敬上前一步,躬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朝廷所辖之地,还有山东、河南、浙江、江西、直隶五省。此外,两广和福建尚未从贼,曹大帅忙于在海上与外寇交战,态度不明。水师之力,燕王素忌惮之。如果此刻万岁下旨议和,允了郭璞等人的《平等宣言》和《分权制衡方案》,再择一二个贪官佞臣斩之,以平天下之怒。则燕王师出无名,其他各番必左右观望。朝廷趁机立宪,重组内阁,万岁顺利成章成为新政元首。失权而不失位,天下可安!”

  这是卓敬目前唯一能想到的主意,安泰皇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养士二十年,唯得一卓敬”,中肯的评价了卓敬的谋划能力。以卓敬的眼光看来,郭璞等人只要求推广新政,以“复兴儒学”所倡导的平等之宗旨约束天下人,并不强求一定是燕王当皇帝。而燕王朱棣当初打的旗号是自卫,并没说要夺取帝位。为了允文着想,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将朝廷的贪官污吏如周崇文之流和主张强力削番的黄子澄、方孝儒等人交出去由郭璞等人审判。战争才有可能平息,允文还可以做一个率先立宪的皇帝。过去种种,可以推到臣子身上,将来大明帝国果真因立宪而成为世界的霸主,允文甚至可名垂青史,成为泰穆公一样的千古明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