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_酒徒【完结+番外】(635)

  “黄子澄?你们在哪发现的他。”即将出发的舰队中,有人问道。

  “这小子,把脸涂成了黑色,把白马也染成了黑马,趁着混乱想跑,结果天热。一出汗,就成了花脸骑斑马。你说,他这不是明摆着让大家抓么?”押送黄子澄的士兵说道,边说,边找来江水洗手,“看这墨汁,把我的手都弄脏了。”

  偷偷又是一阵哄笑,笑声里。舰队扬帆起锚,向着东方,快速飞驰。

  自这天起,朱允文的行踪就成了一个迷,民间议论纷纷,有人说武安国派邵云飞路上杀了他,有人说在大海上的某岛见过他。还有一干文人,买到过几幅著名山水,从笔迹和印章上分析,是朱允文的原作。那些山水画很有价值,画功远远超过了宋代皇帝的工笔花鸟。

  反正,建文皇帝从人间消失了,黄子澄、方孝儒等人,也跟着消失了。永乐年间,有些占山为王的草莽英雄,打着建文的旗号起义,结果响应者聊聊,很快就被官府剿灭。慢慢的,人们忘记了这个皇帝,忘记了这个故事。

  在永乐年的对日战争中,方鸣谦所在旗舰被日本自杀船撞中,不幸身亡。但水师依然取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邵云飞没有参与那场战争,有人在南洋看过他,有人在沐家的孟加拉湾看过他,不家人说在更远的西洋看过他。

  永乐年间,绕过云飞角来到大明国土的西洋商人,喝了酒后总是喜欢吹嘘说:半途中遇到过海盗,关键时刻,有个手臂上带着铁钩的船长救过他们。“他问我,你们见过一个中国人么,他姓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一边吹,一边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说着,拿出一个铁钩,“看,就这个铁钩,这是铁钩骑士给我的护身符。”

  酒馆里的西洋人看着这个醉鬼,几乎每个人都拿出了一个铁钩,异口同声的大喝:“这个才是真的,你那个是赝品。”

  建文皇朝就像一件外表华美无比的瓷器,被曹振与武安国率领大军轻轻一击,登时碎裂满地。

  老将耿柄文在京城受到威胁之际率部星夜回援,半路被林风火截杀,部队失散大半。当得到京城被破,建文失踪的消息后,不得不带领残部向燕王朱棣投降。

  几个冒险逃出京城的士大夫妄图组织人马勤王,没等他们打出旗号,朝廷直辖各省已经抓紧最后时机宣布自治,这些士大夫被各省都督当作礼物,又送回了京城。

  短短数日内,建文皇朝就像风暴中的一缕烟尘,转瞬不见踪迹。连一点加忆都未能在民间留下。

  这一场变化来得太快,快得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然从武安国与燕王朱棣会面之日起,大部分有识之士就料定了建文王朝即将覆灭。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建文王朝会覆灭得这样快。有人震惊,有人赞叹,却很少有人为这个王朝的覆灭而感到惋惜。

  这样以一人为君,天下之人皆为奴隶的王朝早就该结束了。自从蒙古人被驱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结束。赶走蒙古主子,换一个汉族主子骑在头上,并不是当年那伙手持柴刀木棒,唱着烧饼歌走上战场的热血男儿的梦想。况且玄武湖上那场惊变,已经彻底埋葬了封建王朝存在的合理性。

  历史轻轻的翻向了下一页,带着热血写就的文字。

  武安国穿着一身丝绸做的衣服,舒舒服服的躺在藤椅里。手里擎着一根钓鱼竿,鱼线的另一端,漂子在玄武湖的秋波间上下浮动。

  呼啦,远处有不知名的水鸟掠过湖面,小爪在湖上轻轻一点。搅起微微涟漪。一圈圈的涟漪散开去,惊醒鱼群的睡梦。于是,一道道水线沿着湖面四散画开,明明暗暗,搅碎满湖天光云影。

  湖心的小岛上,一群建筑工人正在忙碌着,从一块石碑的周围将垃圾清理干净。依照国会的决定,新朝廷在当年庆功楼的遗址建起这座纪念碑。纪念这些年来在内战和对外战争中牺牲的英雄。

  李陵、李善平、王飞雨、常茂、高德勇。一张张生机勃勃的面孔在武安国眼前浮现,他们都不是完人。但他们的名字,都应该写在纪念碑上,让人永远铭记。

  在自己曾经的记忆里,为国家不被异族奴役而战的岳飞,最后却被无耻文人取消了民族英雄的称号。而另一个与岳飞齐名的大英雄文天祥,也成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分裂份子。武安国不知道,李陵,王飞雨等人。在数百年后,会不会遭受到同样的命运。

  “武公好悠闲。”一声招呼从背后传来。打断武安国的思绪。回过头,眼前出现了一张疲惫的笑脸。

  “白兄,你怎么来了,今天国事会没吵架么?”武安国笑了笑,慢慢的收起鱼线,今天看样子又要一无所获了。他钓鱼的水平实在太差,通常喂了半桶鱼铒下去,都没有一条小鱼上钩。用刘凌的话说,这纯粹是给鱼喂食,几个月来,满湖的鱼都快认识武安国这个饲鱼人了。

  “没有,哪能天天吵,大家都是记忆人么!”白正讪讪的笑了笑,显然有些心虚。国事会自从成立那天起,吵架声就从来没间断过,好在规则上写明了,如果有人打架或者恶意起哄,则要被取消本轮议题的最终投票资格。在规则的制约下,众代表们才勉强收敛,不至于在会场中打起来。

  看到白正尴尬的样子,武安国笑着摇摇头,将手中的鱼杆递给了白老夫子。文人们关于治国理念的争执,激烈程度不亚于武士对决,不吵架,才怪。如果给每人发一把火铳,他们能冲着争论对手的脑门开火。不能说服对方,就将对方的肉体消灭,这是自孔子诛少正卯时留下的习惯,想改变这个习惯,需要经历的磨难还很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武安国放走了朱允文和方孝儒,在民间引发的争议就很大。按照各省爵士会的意见,像建文皇帝和方孝儒,黄子澄这种阴谋家,战败后就该被押到大理司,按照大明律法进行审判。尽管,新的大明律还没建立起来。大伙约定的宪法,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影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