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匪_孙见喜【完结】(73)

  流岭槽(3)

  陈八卦屈指轻轻敲了敲水火棍,孙老者意识到说跑了话题,就又言归正传:“那个张公对俞先生说,你的事啊,我早就知道了。你这人做事私念太重,又专务虚名,每年焚疏,皆怨天尤人,毫无自修自省之意,还连续七年责问天帝,我今天来告诉你,你若不反省啊,还有灾难在后头。俞先生听了,大喊冤屈,说我这么多年和一帮学士结社为文,呼吁公理、同情弱小,听说人做了很小的善事鬼神都能观察到,可我张益扬善为何神灵不察还要惩罚呢?张公说,你们文社里订了许多条规,有一条是珍惜字纸,可你这是给人看的,从来没实行过。对旧书册和作文纸你不但不尊重,还用之糊窗户、包污物,甚至剪鞋样当枕头。你明知道书是学问、文可载道,可你这样对待字纸,难道不是亵渎造孽吗?难道不该有报应吗?!”

  学生们静静地听着,孙老者又说:“我小时候读四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兼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现在,在座的学童们,我告诉你们,圣人教我们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不要问他是什么道理,这是获取知识的捷径。圣人说的话你想不通也要做,等你想通了再做就来不及了。圣人叫你行仁,你却待人刻薄,圣人说德不孤必有邻,无人愿意为友的人,此人必无德。那个张公对俞先生又说,圣人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你独处时即起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你的这些意恶是逃不脱神灵视觉的。”

  “俞先生听张公这么一说,伏地痛哭道,我的幽微之事你看得这么清,你一定是神仙了,你一定要救助我呀!张公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当下要做的是,破我执、断烦恼、行善不图报、助人不图名,真正做到论心不论事。你现在最大的孽障是争胜不辱,忍辱对你仿佛有断臂之痛。你常生善念,但乏恒心,比如有的人学佛,越学越懈怠,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张公给他这么指点了一番之后,进入灶房就不见了,俞先生知是灶神爷显灵,赶紧焚香叩谢,拜祷天地,誓除诸妄,甚至将名字也改叫净意。此后,俞先生一言一行一动一念,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放肆,他敬畏啊!他敦睦伦常、劝学守谦,又忍辱修养,真正做到动则万善相随,静即一念不起。待三年千日之后,俞先生阴功遍植,善缘广布。俞先生五十岁这一年是万历二年,适逢甲戌会试,主考官张江陵来此公干,事毕欲为子择师,乡人交口推荐俞先生,俞先生就携盲妻入京,在张府教授子弟。张江陵敬重俞先生的道德学问,又保举他入国子监深造。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登科,次年就中了进士。有一天,俞先生去看望老太监杨公公,杨公公养了五个干儿子都很有学识,就一个个出来拜见客人,又当场表演文墨———对了,字是人的门面,当学生的首先要把字儿写好。我小时候家贫,买不起纸笔习字,文墨上拿不出手,过年了父亲只得去求一位善书法的郭先生写春联。父亲手拿红纸刚走到郭先生家门口,一根扁担就掼到他脚底下。郭先生的夫人发话了:挑水去啊,拙工换巧工嘛!”

  陈八卦又轻轻地敲了几下水火棍,孙老者就知道自己又跑题了。他连忙摘下头上的草帽自个儿扇着凉,一边说:“杨公公的五个干儿子中有一位看着面熟,俞先生问他籍贯、问他年龄,越说俞先生越觉亲近,就问他的来历。杨公公说这个儿子八岁时玩耍误入粮船,船开到京城他回不去了,后来就被他收养了。俞先生惊讶万分,即命此儿脱左足察看,足底果有双痣,就与儿抱头大哭,言说这是他丢了多年的儿子啊!足底的双痣就是记号。杨公公当即送还其子,俞先生携其回家,夫人见了抚子大哭,血泪迸流,其子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盲目复明。一家人团圆欢喜,俞先生就辞官还乡,已经当了宰相的张江陵赠送了厚礼准其归去。回乡后,俞先生全家为善,奔走公益。后来,俞先生为儿娶妻,又连得七个孙子,个个聪明健康。长大后,俞先生的这七个孙子,又都高中科举,道德文章誉满天下。俞先生也高寿八十八岁,无疾而终。”孙老者讲述故事如在背书,书背完了,他喘口气,才用平缓的语气说:“我在这大太阳下讲这个故事,只一心要你们学好,从今后,大家要树道德、修品行,学好孔孟,于乡梓有善益,于国家成栋梁。”

  听讲的学生没有擦汗的,没有喧哗的,更没有你来我去如厕的。先生们也在静静地等待,仿佛孙老者还有更精彩的演讲。可是,他闭上了眼,汗珠在他额前闪着光,他累了。

  有先生带头鼓掌,学生们也全都拍手。看孙老者的演讲受到如此欢迎,陈八卦不忍就此结束,他嘬一口红铜壶里的茶水,笑笑地说:“既然大家还有兴趣,我也讲一件陈年旧事。”他转头问孙校长,“话长了,不误了课业吧?”孙校长举手鼓掌,大家就再次欢迎。陈八卦说:“吴江有一个叫袁黄的人,父亲早早死了,母亲叫他学医养家糊口。有一天在一座寺庙遇见一位相貌高古的孔姓老人,老人对他说,你分明是个做官的料儿,为啥不去求学入仕呢?你去读书吧,明年准能考上秀才。袁黄就把孔老人接到家里,和他妈好生招待,开始读书备考。孔老人说,我算过了,你县考是第十四名,府考得第七十二,提学考试为第九名。后来,三处考试全部应验,袁生就请其卜算官运命运,孔老人掐指算过,说你命中注定一生要领用九十一担五斗禀生米,为官四川知县三年半,寿终于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袁生对孔老人的话深信不疑,从此不求上进,对前途也心灰意冷。他说了,人生的一切都是命定的,上下求索都是枉然。后来他到栖霞山访云谷禅师,说了他的命相和经历,云谷说,你没有进入无心明心之境,所以命相被阴阳气运控制,这就叫定数,定数只能定住凡夫俗子,对极善极恶之人定数是不起作用的。袁生就请教如何摆脱命定气运的控制,云谷就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要紧的是抛弃名利力行仁义心归极善,化吝啬为施舍,化偏激为平和,化虚伪为虔诚,化浮躁为沉着,化骄傲为谦虚,化懒散为勤奋,化残忍为仁慈,化刻薄为宽容。以前种种为昨日死,以后种种是今日生,新身新命新生活,以前的命相自然就粉碎了。云谷还说,天作之孽犹可违,自作之孽不可活,人要顺了天之理地之道,厚福长命是必然的,所谓积善之家必有庆余啊!袁黄听了云谷的话,就发誓要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圆满,夫人喜生一子,他又发誓要行一万善事;又三年圆满,袁黄考中进士,又任宝坻知县。丈夫当了知县,夫人却闷闷不乐,袁黄问之,夫人才说在乡下善举易行,居于衙门堂院之间无善可行。夫人说得有理,袁黄日每为忧。后来,袁黄入乡察访春耕,知本县地税甚高,就当即张榜减税,将原每亩二分三厘七毫减为一分四厘六毫。又恐善行不足,就捐出俸薪给五台山禅寺,算作舍施一万僧人的米粮,之后稍作心安。有高士告之,说你为全县核减田亩税,万民为之受福,一善抵万善!”陈八卦说到这里,突然传来孙老者悠长的鼾声,他仰靠椅背,草帽扣在脸上。陈八卦停止讲话,轻声饮茶,有人窃笑,孙校长登上台想扶父亲下去休息,还未走近,草帽下又传来声音:“朝下讲啊,我听着哩。”陈八卦就朝台下举手示个意,浅笑一下,又说:“这个袁黄,后来还当过兵部主事、军前参赞、督兵等职,但无论做什么官,他始终心境安详宁静,行事仁慈宽厚。袁黄享年七十又四,比命定之寿长了二十一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