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成为崇祯以后_鲟鱼(完结)(176)

  宋献策素知崇祯皇帝有“惊乍”的毛病,也没有在意,介绍道:“皇上,这个小将军可厉害呢!在刘肇基将军受伤的时间里,率领轻骑直扑晋城,三天时间连下六城,将白莲教的贼军打的望风而逃,实在是振奋军心,什么叫后生可畏,微臣现在算是知道了。”

  这个时候,伤势好的差不多的刘肇基也过来了,参礼过后,说道:“臣惶恐,辜负了皇上的重托,请皇上治罪。”他除了阻击张献忠之外还真没打几仗,等他明白过来,战事已经结束了,让他觉得分外窝囊。

  我此时也回过神来,忙叫这几个人平身,对刘肇基说道:“爱卿不要这么说,事情的经过朕已经知道了,爱卿如果不受伤,绝不会如此清闲,再说了,爱卿为朕寻到了一员天才小将,朕还不知道该怎么赏赐你呢!”

  说到这,刘肇基很是佩服李定国,可能也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因素在里面,在轻骑部队的指挥权糊里糊涂的被李定国得到之后,李定国竟然做出了直扑晋城的决定,这一兵行险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他羡慕的很。

  不管面前的李定国是否是历史上的那个李定国,总之我都非常高兴,人才难得,天才更是难求,这个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军事天才很可能为我所用,我能不兴奋吗!

  “献策,等抓到李自成后,就开始军制改革吧!南方几个省份的主要军事力量都被朕调到了这里,加上辽东的兵马,可以说是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了。”我念念不忘的是军制改革,以前还顾及到方方面面,改革的不够彻底,这次一定要完全的照搬或者简化照搬后世的军事管理体系了。

  宋献策迟疑了一下,道:“皇上,现在还不是时候啊!臣以为还是到北京之后再改革不迟,那样比较稳妥。”说的好听是军制是改革,说的不好听,就是夺兵权,南方几省军队疲弱不假,反对是不可能的,但是谁心里没有一把算盘,弄的君臣离心就不好办了。

  我明白宋献策的言下之意,思考了一会道:“那好吧!回到京城再说,另外,徐龙星有没有消息?”关于徐龙星,我始终不能释怀,这次被弄乱的摊子,他可以说是主谋。

  宋献策叹息道:“始终没有徐龙星的消息,他就像是消失了一样,他是朝西南方向逃窜的,可是哪里没有关于徐龙星的蛛丝马迹,真的很奇怪。”

  蒸发,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词,可是一个大活人身边还有数百,乃至数千心腹,怎么会人间蒸发呢!肯定还是跑到了什么地方,只是比较隐匿,没有被发现罢了。

  “抓捕徐龙星不能松懈,爱卿全权负责此事,不把他揪出来,朕寝食难安啊!”徐龙星就像是一个梦魇,不除掉他,我铁定睡不安稳。

  “什么?李自成没抓到?”我对无功而返的吴三桂和孙传庭咆哮着,在我的心里,李自成比张献忠厉害的多,虽然事实上两个人对调一下很应该,但是李自成怎么说都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还有李自成这个人,大明帝国一有风吹草动,他肯定会借题发挥,他“点火”的技术还是很厉害,不消灭他肯定不行,迟早都是不安定因素。

  孙传庭说道:“晋城周围地区都搜遍了,仍然没有李贼的身影,他是不是跑到别的地方了。”

  宋献策摇头道:“不会的,李自成溃退的路线都在我的算计之中,他不可能跑远,还是我们搜的不够仔细,几十万人如果还能让他跑了,今后想要抓他更难。”

  我突然灵机一动,说道:“附近的寺庙,道观什么的都搜查过吗?如果搜查了,再去搜查一遍。”历史上传说李自成最后当了和尚隐藏起来,这个可能性不可不查。

  吴三桂咦了一声道:“小南山还真有一座寺庙,我这就去再搜查一遍。”刚才他只是让百十个官兵去搜查了,现在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他不得不亲自去看看。

  第一五五章 【抓贼扎手】

  俘虏之中有不少是李自成的部下,吴三桂带着二十个俘虏前去认人,来到小南山寺,方丈吓的亲自出来迎接,吴三桂也没搭理对方,命令三千官兵进去搜查,把喘气的都带出来,之后才跟方丈道:“和尚,我问你,这里除了你这个庙宇,还有其他的寺庙或者道观吗?”吴三桂看着和尚,心说这年头和尚也不好当,看他瘦的,老虎看见都得哭,一点肉都没有啊!

  方丈老的都掉牙了,回答道:“没有了,这方圆百里,只有这一座庙宇,我佛慈悲。”希望他们别把寺庙拆喽!老和尚吓的上下唇直抖,如果有牙一定听得见咯咯声。

  说话间,寺庙里的和尚都被带了出来,总共不到二十个和尚,多数都上了年纪,吴三桂叫俘虏上前认人,结果没有一个是李自成。

  吴三桂对方丈道:“老和尚,寺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吗?你可不要隐匿不报,否则,我不但拆了这座庙,你们这些和尚都得跟着送命。”

  “我佛慈悲……军爷不必这么说……真的没有其他人了……。”方丈说话仍然不利索。

  吴三桂回头看看寺庙,虽然很破败但是规模不小,和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颇有些灵秀之气,他心思一动道:“来人,放火,把这里烧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