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成为崇祯以后_鲟鱼(完结)(196)

  我看的正高兴的时候,高弘图和倪元璐来,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国库没有足够多的银子、铜,来制作银元和铜板。

  “这好办。”我对这个问题考虑过,“在京的所有官员把自己的现银财产全部交出来,所有店铺的流通银子全部造册上交,一个月之后再还给他们同样数量的银元,一两银子兑换一元银元……。”

  “皇上万万不可,在京的官员那没有话说,而所有的店铺有点难度,如果让人误以为朝廷夺民之财,那就糟糕了。”倪元璐觉得崇祯皇帝这个主意是纯粹的馊主意,“微臣看不如先把军饷压一下,等下个月再发放新的银元军饷,如此一来,差的也就二三十万两银子了。”他知道崇祯皇帝的内库中有下个月的军饷银两,如果能把这个延缓一下,朝廷也就有时间和资源来制作新的货币了。

  第一七一章 【挤兑】

  我不得不佩服倪元璐,他连我内库里还有多少银子,是什么用途都知认,看来他这个财政部长干的很称职,都快掉钱眼里去了。

  “倪爱卿,辽东军情瞬息万变,内府中的那笔银子不少是充作军饷。还有鼓舞将士的作用,而且要马上起运到袁崇焕那里他已经催了两次,不能再耽误了。

  倪元璐见崇祯皇帝不想采用上策,心中略微一叹道:“微臣还有另外一策,虽然略有瑕疵,但是绝对好过让老百姓误解。”

  “爱卿有何良策尽管议。”我没想到倪元璐还买起关子来了。

  倪元璐说道:“微臣的主意还是皇上教的呢!仍然是让官员和商铺,以及有家当的人出钱,不过是以朝廷借债的形式,为期一个月,朝廷给他们利息……。”

  我微笑看着倪元璐,心说行啊!连国债都鼓捣出来了,看来我的‘言传身教,还是有用处的,起码开窍的不少,“爱卿的这个主意真的不错,就这么办。”

  国债事件和前几天的军事革新一样,在京城地区引起轰动,不过却是看热闹的多,参与其中的少,在京的官员不敢拂逆崇祯皇帝的意思,纷纷拿出家底表明立场,而商人们也不敢一毛不拔,不过拿出的银子不多,普通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有几钱银子还准备过活呢!

  倪元璐等了几天,发现发行‘国债’的成绩比较惨淡,无奈之下只得按照崇祯皇帝的办法,带着二百多军兵去‘借债’,这么一来效果显著,凡是被倪元璐拜访的官吏和商铺,都出了一点血,借出了将近二百多万两。不过从这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推动商业运动颇有成效,否则经商之人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有了资源,高弘图亲自监督,造币运动红红火火的展开了,工人们三班倒,机器一刻也不停止运转,银元和铜元源源不断的从造币车间运送出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库之中便存款达五百多万元,这么多的钱都是那二三百万银子“化”出来的,可把倪元璐高兴坏了,憧憬着全国都这么做,那么国家的财富一下子就会翻倍,以后为钱发愁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王大虎正在美滋滋的看着手里的银子,他是穷怕了,现在每天晚上睡觉都在枕头下面放几十两银子,否则睡觉都不香甜。

  “爹,出事了。”王小虎一溜小跑来到他爹面前,道:“咱们快去看看,村头很多人都在看呢!”

  王大虎把手里的银子放下,道:“出什么事了?瞧你跑的,快喝点水。”王大虎对儿子看的很重,这家业以后还得儿子继承呢!

  王小虎道:“是换银子,村口来了百十个军汉,让老百姓把银子铜钱拿出来换,我赶紧回来告诉爹一声。”

  王大虎哦了一声道:“这件事没听你二叔说呀!走,咱们去看看。”他还觉得挺稀奇的。

  村口,户部的一个小头头说的唾沫星子满嘴,仍然没有人兑换银元和铜元,手里掂着银元和铜元,他都快累抽了。

  这也不愿老百姓不买账,老百姓按照笨道理想,一两银子换一块银元,三枚铜钱换一块铜元,其中有不小的差别,所以谁也不愿意换,不过众人对银元铜元的样式感到很新奇,所以围了不少人。

  “乡亲们,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现在兑换,一百两银子可以额外得到二十块铜元,一旦朝廷强制兑换,你们就得不到这个好处了……。”小头头无力的看着老百姓,心说倪大人还不如马上强制老百姓兑换呢!

  王大虎爷俩来的时候正好听见这段话,王大虎的心眼顿时活了,他弟弟在崇祯皇帝身边当护卫,还是当头的,他多少对朝廷的风向有点把握,听那人说朝廷不人之后会强制老百姓兑换那个圆扁扁的银元铜元,心中就有点谱,回头对儿子道:“小虎,马上去找你二叔,问问他咱们换不换。”一百两银子能额外多得到二十铜元,这个收益不错。

  王小虎听完,马上飞跑去找二叔王二虎,他一个毛头小子哪能见到王二虎啊!磨蹭了半天也没找到,怕耽误老爹的正事,掉头赶紧回家。

  再说王大虎,左等王小虎不回来,右等王小虎不回来,一等就是俩钟头,他发现兑换的官家有要走的意思,觉得时机不等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马上走到前面道:“换……我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