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重生李世民_寻香帅【完结】(488)

  第三卷 九鼎 第265章 汉王的财富

  武元衡是何等聪明的人,看到汉王这般表现,就差不多揣透了一些他的心思。于是说道:“看来,殿下更倾向于----进京?”

  “嗯……”李世民也不否认,“其实我一直都是在坚持一个原则,不能让大唐爆发内乱。无论获胜的是哪一方,最终都将面对一个乱摊子。就算能够废掉皇帝坐上龙椅又能如何?收拾残局,会比夺位本身这件事情更令人头疼。我不想做第二个朱,更不想再让大唐蒙受什么灾难。要不然,凭我现在的实力,一顿乱砍乱杀拼掉朝廷,也不是不可能的。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要是这样做了,还不如当初收复长安的时候,一口气废掉皇帝自己篡位算了,又何必兜这样的***?”

  “是的。”武元衡深表赞同的说道,“当初,汉王虽然收复长安立下奇功,可毕竟人微言轻,也缺乏声望、实力和帮手。可现如今,这一切都不同了。殿下声名卓著,手中有了实打实的兵权,仕人百姓对殿下也有了很高的期望。更难得的是,连皇帝最亲信的人,也开始对殿下表示认可了。长安那边,最大的豪门仕族郭家,也会对殿下比较支持,这都是极为有利的。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殿下得到的越多,皇帝对殿下就越忌惮,越想除去你。所以,长安一行,比千军万马矢石交攻的战场更加凶险,一定要慎之又慎。其实,臣下这些日子以来,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感觉,殿下入京,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安全。而这件事情,只能着落在一个的身上。”

  李世民心中一动:“你是指,马燧?”

  “不错。”武元衡说道。“马燧是个义薄云天的忠勇之人,为人最讲信用,也很有正义感。他统领长安禁军,是皇帝最信任的将军,也是权力最大的统帅。如果由他来保护殿下,可以一切无忧。虽然凶险,却也是有惊无险。与此同时。长安是一切矛盾的核心。皇帝不会轻易放过殿下,自然会百般刁难,甚至伺机要除掉你。殿下只要小心从事保得自身周全……其实不难在凶险之中,觅得良机!”说到这里,武元衡的话斗然停住。

  李世民眼角星芒闪现。脑海里突然就闪现出玄武门地样子。

  良机?忍无可忍,被皇帝逼反的良机么?!长安,皇宫,是离皇帝最近的地方……如果在那里闹起来,远比征派数十万精兵。武力征讨要容易得多、所造成的损失也要小许多了----李世民的心中,本能的就想到了这些。

  二人四目相对,心照不宣。“可是……”武元衡调转话锋。说道,“最大的忧虑,就是不知道这个所谓地良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一年?十年?二十年?除非殿下想办法诱发它,否则,一切就都只能---等。这也太被动了一点。”

  听完这席话,李世民心中暗自赞道:武元衡,果然心思细密,聪明过人。任何一个细微末节都考虑到了。良机。主动诱发……他没有直接说明该如何去做,而是旁敲侧击的提醒,做得很聪明。毕竟……这种事情太过敏感,很容易就会让汉王和他武元衡自己背上一个阴谋造反的罪名。而且,就算最后事情能够成功。汉王成为上位者,这种事情。也是不能见光的。

  聪明人,武元衡!

  李世民似是而非的点了点,也不表态。武元衡自然也不再详述下去。他清楚,以汉王地智慧和谋略,肯定已经领会了其中的意思。该怎么做,根本用不着他武元衡再去教。

  入京,最核心的两件事情,二人已经商议了一个大概: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目的。

  “汉王,臣下想去见一见马燧。”武元衡平静的说道,“想和他谈一谈。”

  “嗯……明天吧。他今天已经睡了。”李世民感激地笑了一笑,“伯苍也请早点歇着,时候不早了。”

  二人又小述了几句,各自回房歇息。

  李世民的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他越来越感觉,武元衡真是上天赐给他的一笔财富。有些话,他是不好和马燧直接说起地。而武元衡却能。偏偏武元衡又聪明过人,总能准确的表达汉王想表达、却又不好表达的意思。总能看清一些事情的核心与要害,从旁提醒一些关键的问题,却又不会说得十分露骨。从而给汉王一个思考和发挥的空间,给彼此一定的距离感,以及,安全感。

  这就是上位者与臣子之间,最为默契与和谐的关系。曾经当过一回皇帝地李世民,手下走过的人不计其数。聪明能干并不比武元衡差的人,也有不少。但将分寸把握得这样恰到好处的,还真是不多。

  李世民感觉,武元衡真是越来越像长孙无忌了。而且,气度与智慧,更加胜之!

  马燧也是一夜无眠。

  第二天清晨,军营里刚刚吹响训练号角不久,武元衡一身淡素白衣,步行来到了马燧的帅帐前。

  “卑职汉王府长史武元衡,求见马大元帅,烦请通报。”武元衡彬彬有礼,对帐前小卒拱手施礼。小卒愕然一愣:“大人请稍候,小地马上去通报!”

  “不用通报了,快请武长史进来!”马燧在里面听了个清楚,声音宏亮的大声发了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