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重生李世民_寻香帅【完结】(575)

  张万福倒也是个干脆利落的人,重重的抱拳一拜说道:“多谢太子殿下!老臣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为朝廷做出一点有用的事情。就算不能当御史大夫,给个小官也行,只要不让老臣在家闲着,怎么样都好。如此,老臣便万般拜谢了!太子殿下事务繁忙,老臣不敢多作打扰,就此告辞。玄卿公,在下告辞!”

  李世民和李勉纷纷点头应允,张万福拜礼之后,大步流星的就朝外走去。看那步伐,简直比年轻人还要矫健。

  张万福走后,李世民惊讶的对李勉说道:“玄卿公,这个张万福还当真是个奇人!这么大岁数了,身板居然如此结实,精神如此饱满?”

  李勉呵呵的笑道:“这个张万福,之前曾是军中出了名的铁人。从此十七岁从军,征战天下五十年,从未受伤、从不生病。近些年来,他屡立大功,也被皇帝所器重,配图形于凌烟阁。只是在几年前,他因为一件事情而触怒了皇帝陛下,从此被疏远,连图像也被取了下来。现今只得归闲在家,养老秩仕。但此人一腔热诚忠心为国,却是少见地肝胆忠臣。而且,他曾经担任过御史中丞和检校御史大夫,对御史台的事务,十分的熟悉。今天他来到我家中,向我举荐自己要回朝当官做事。我便将他带到了东宫,请太子殿下裁夺。”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来:“听起来,这个张万福倒是个有趣的人。只是我有些担心……他从军多年,会不会有些粗枝大叶,处理不好御史台地事务?”

  “这个大可不必担心。”李勉说道,“张万福的为人,我很了解。他是个看起来粗莽,实则十分细心地人。而且,此人虽是从军一生,腹内才学也是不凡。更重要的是,他的那份耿直与忠义,却是世间难寻。”

  “这么说,还当真是个合适的人选了?”李世民心中暗自惊喜:今天是个什么好日子,接连遇到这样的好事!

  李勉却是说道:“合不合适,你我说了都不算。还是明日拿到朝堂之上公议吧。另外,张万福刚刚还跟我说,如果要他担任御史大夫,就必须在大理寺放一个合适的人选,与他搭档合作。而且,他心中也有了合适的人选。”

  “此人是谁?”

  李勉答道:“姓许,名孟容,字公范。此人进士甲科出身,曾任地方节度使幕僚,专司掌管刑律。几年前,皇帝陛下将他召入朝中,任侍御史和礼部员外郎,也曾在大理寺做过少卿。此人以公正严明、睿智果敢和熟悉大唐刑律而闻名。只是这两年来,因为宦官弄权,此人不被重用,一直只担任了一个小官。民间曾有传言,说此人有武周朝时的探案名相狄仁杰的风范,公正无私、擅长探案。他若是与张万福这样的人一起掌管大唐刑律诉讼,想必还真的是挺合适。”

  “很好。”李世民满意的点头,“明日朝堂之上,专门讨论御史大夫与大理寺卿的人选问题。玄卿公,真是多谢你了!”

  第三卷 九鼎 第307章 国事家事

  一天之内接连发掘了张、薛平这样的人才,又遇到了张万福,听说了许孟容。看起来,这四个人都是可堪大用的人物。李世民的心情一阵大好。

  时近傍晚,武元衡也从尚书省回到了东宫。李世民连忙拉着他一起共进晚餐,说一说今天这些值得高兴的事情。

  武元衡听完消息,虽然还是一如往常的淡淡微笑,但李世民看得出他也是十分的高兴。待李世民说道,武元衡也道:“殿下今日连遇好事,微臣这里也有几个好消息。”

  “哦?快说来听听!”李世民顿时兴致大起。

  武元衡不急不忙的说道:“微臣在吏部整理官档,查阅了今年的进士与进士及第一些人的试卷。我发现其中有一名进士,投的是公卷,直接送到了吏部。可见此人出身寒微,在长安没有门第附荫。但我看他文章,才华横溢见识卓著,多针讽时弊。如暗讽宫市与五坊小儿,反对间架与除陌等税,声言民间疾苦。只不过,言辞十分的隐晦,词藻华丽飘洒,颇有古风。”

  “哦?那你可把公卷带来了?”李世民急问道。

  武元衡微笑道:“微臣知道殿下肯定会对这样的人感兴趣,于是就将公卷带来了。”说罢,便从袖中取出了一份试卷,交给李世民来看。

  李世民细细看阅了一遍,果然正如武元衡所说,言辞华美,却又言之有物。可见此人不仅满腹才学,而且胸中有济世辅国的拳拳之心。

  “韩愈,字退之?”李世民眉头微皱,“此人的名字,好生耳熟啊!”

  武元衡笑道:“如果薛存诚在这里。殿下就不能从他口中,得到更多的一些消息了。资明兄历来关心仕林儒生们的事情,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卓尔不凡的学子,他应该是在殿下面前提起过。”

  “哦,对、对!”李世民一拍额头,惊呼道,“大约是在二个多月前。那时我正好有伤在身,天天卧床养伤,就扯着他给我讲一些儒林里发生的事情。当时他曾对我提过一个叫韩愈的年轻人,今年年方二十岁,却是才华出众震惊儒林。为仕人所推崇。想来,就是投上这笔公卷地进士了?”

  “不错,正是他!”武元衡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