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箭传说_简单老杨【完结】(144)

  杨诚本也只是想和刘虎闹着玩,当下轻轻将刘虎抛出。刘虎在空中一扭身,稳稳的站在地上,笑着说道:“哈,没想到诚哥什么时候也变狡猾了。”

  “就你会骗人吗?”杨诚故作高傲的昂起脑袋,哼声说道。

  “哇,要是给你学会了骗人,那就太吓人了。”刘虎一脸夸张的说道。两人相视良久,同时发出阵阵欢笑声。

  看着最后队骑兵开出寨门,杨诚不由面带忧色,刚才二人只顾打闹,丝毫没想到即将分别。现在却不得不走了,心中倒底是不舍。“我得走了,你多保重,不要太轻视左贤王,不然你小子会吃亏的。”杨诚跨上战马,语气沉重的说道。

  “那小子哪够我玩的,诚哥多为他担心吧。”刘虎故作轻松的说道。

  “呵呵,总之你小子要完完整整的给我回来。”杨诚勉强笑了笑,勒过马头,纵马向已行远的队伍追去。

  “你也保重。”刘虎高声喊道,擦了擦眼角隐现的泪痕,迈着自信的步伐,坚定的向大营走去。

  ※※※※※※※

  七里原 征北大营

  军旗猎猎,经过半个月不快不慢的行军,征北军终于返回了这出发之地。数月前从这里浩浩荡荡誓师北伐的十五万大军,回到这里的仅一万二千人,另外一万二千人则仍然驻扎在狼居胥山,准备彻底将匈奴扫灭。

  七里原大营巍然如前,大军刚行到营前,便被早已等在此地的宦官拦住,一千禁军立即从营中推出数辆大车,每车上均有数个大箱。

  行在最前的潘宗向看着身着白衣的宦官和披着孝服的禁兵,不由心神大震,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全军下马!披孝入营。”赵忠那尖锐的声音终于证实了潘宗向的猜想。

  大陈皇帝赵惬听完征北军的捷报之后,终于咽下了坚持数日的那口气,撒手而去。四位辅政大臣当即请出遗诏,当众宣读,再传诏天下。再将其中几道关于征北军的诏书,给总管赵忠亲自带到七里原,等候征北军回来。赵忠刚到一日,征北军便来了,所以消息还没传到边塞,征北军诸人自然还不知道。

  “圣旨下!”赵忠面无表情的说道。

  “臣等接旨。”赵长河与其余五位统领换上孝衣,跪在大帐中齐声说道。

  “征北军此次剪除匈奴,居功至伟。现据功行赏,封赵长河为镇北公,食万户。因念其十年如一日为国尽忠,身心操劳,特恩许暂居封邑休养,以备大用。封潘宗向为平西侯,凉州剌史,征北军并入凉州军,固保西锤。封孙尧安为昭阳侯,河东郡守……”

  “臣等领旨谢恩。”诏书一下,众人均是大出意料。形势急转直下,谁都可以看出赵长河被闲置一旁,而潘宗向反而成了这次的大赢家。凉州虽然偏远,但一向驻有重兵,况且刺史手握重权,实则是一地之王。

  赵长河心中虽然震惊,却毫无办法。货真价实的黄绸圣旨摆在那里,就算他想恃兵反抗,且不说各有厚封的诸将会不会跟从自己,单是营中那三万禁军,便可以让他不敢有丝毫异想。

  赵忠收起圣旨,躬身从案上拿起第二道圣旨,高声宣读起来:“今天下烽火四起,各郡空虚。征北军久经战阵,特从征北军中挑选善战之士,以充各郡县。”随后便宣读出七十四人的姓名,所念到的均是征北军中活下来的中低级将领及一些有才能没背景的士卒。众将均是大惊,没想到征北军刚刚回来,朝廷对军中的情况竟了解的如此清楚,完全掌握了征北军中有真才实料的兵将资料。

  赵忠一拍手,二十多位征北军士兵从帐外走了进来,又引得众将惊骇不已,这二十多人竟全是各人的亲卫,很多甚至从征北军成立之时便跟随自己了。看这形势,竟是皇帝早就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了,这么多年竟毫无察觉,众将均冒出一身大汗。

  “把这些人召集到大帐外听令。”赵忠拿起一卷白绢,上面赫然是那七十四人的名字。

  看着二十多名亲卫离去,赵忠淡淡的说道:“众位将军起来吧。皇上驾崩离尘,各位不用去长安了,在大营祭拜三日,便各自依诏行事。一个月后新皇登基,自会有旨意传到。”

  ※※※※※※※

  “那天赵总管说了些什么?”杨诚的名字也在那七十四人之中。三日的祭拜让他无遐分身,其后又是诸将前来道贺,应付完这些事情,潘宗向急急的将杨诚找来,开门见山的问道。

  “那些文字太绕口,我也没怎么听明白,只是大概知道要我们到各县任县尉吧。”杨诚窘道。

  “直接赴任?”潘宗向追问道。

  “要先去长安,然后再分配去哪里。”这截内容是赵忠补充的,怕得就是这些人听不懂圣旨的意思,误了大事,所以杨诚才这样清楚。

  “那就好,若是直接赴任我也没有办法了,但既然要去长安,就没什么问题了。”潘宗向轻松的说道。

  “将军的意思是?”杨诚疑惑的问道。

  潘宗向却不答,望着杨诚沉声问道:“跟我去凉州吧,到时自然不会亏待你。”

  “啊!莫非将军能决定我的去向?”杨诚精神一振,不信的问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