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1322)

  原来,接到小东周联结诸侯谋秦的急报,吕不韦蒙骜嬴异人君臣三人便已经商议好连番对策:吕不韦偕新上卿司马梗为特使入东周,以抚慰之名突然擒拿东周君;蒙骜亲率十万铁骑秘密东出,歼灭最有可能援救东周的韩军;若一切顺利,蒙骜大军则立即继续攻韩,压迫韩国献出成皋等三城,与周室的三川王畿合并为三川郡;若皆无意外,则以饱有军政阅历的司马梗为新的三川郡守,着意经营为秦军山东大本营;若攻韩顺利,蒙骜则回军三川郡驻扎绸缪,来年大举进攻山东六国;除了协调各方,吕不韦则着重处置周室遗民,使三川郡不留后患。

  到目下为止,一切都按照秦国君臣的谋划进行着。

  吕不韦与蒙骜司马梗一番计议,立即按照既定方略铺排开来:吕不韦颁布丞相令,宣布正式设立包括成皋荥阳在内的三川郡;秦王诏书三日内到达,诏命上卿司马梗兼领三川郡守,整饬民政聚集粮草,以为山东根基;蒙骜秘密调集关内秦军陆续东出,屯扎于三川郡内各险要地段休整练兵,准备来年大举东进!

  大局部署就绪,吕不韦则立即与一班随行吏员清查典籍,讯问被缉拿的周官,草拟各种文告。三日之后,洛阳四门便张挂出第一张《秦国丞相令》:东周君反秦作乱,不株连三族,只依法斩首本族满门!周室封地取缔,全部王畿之地统归秦国三川郡!周室遗民之处置,待秦王诏书颁行后确定。

  “丞相全权处置周事,何须请诏也!”司马梗大是不解。

  “周室虽小,终究王畿,审慎为是。”

  “老夫听着不对。”

  “实言相告,”吕不韦见司马梗一副穷追究竟的神色,不禁便是一笑,“全权者,不变既定方略之谓也。当年灭周时昭襄王已经有明确方略:秦法治周。我欲稍变,焉得无诏?”

  “你欲稍变?要立新法治周?!”司马梗更是惊讶。

  “我变不在这个‘法’字,却在一个‘治’字。”

  “变治?民无治则乱。你却如何变?”

  “治变为化。秦法化周,化周入秦。老上卿以为如何?”

  “只怕难也!”司马梗连连摇头,“当年周室灭商也是一个‘化’字,化出了甚?化出了武庚之乱!你要化周,只怕王族老臣们便第一个反对!”

  “惟其如此,方须上书劳动秦王也。”

  “老夫也不赞同!”司马梗慨然拍案,“依法治国,政之正也!”

  吕不韦淡淡一笑,转身从靠墙大铜柜中拿出了一卷竹简道:“此乃我草拟的上秦王书,老上卿可先行斟酌一番再说。”司马梗显然没有想到吕不韦已经草拟好了上书,惊讶接过打开,瞄得几行,不禁神色肃然地一气看了下去——

  臣吕不韦顿首:周室尽灭,三川郡成,惟周室遗民之处置颇费斟酌。臣领三十余吏备细查勘灭周八年之治情,多有不如意处。一言以蔽之:东周之乱,与我秦法急治不无干系也!盖周人特异,王道久远,望重天下,故能以微弱之势而久存战国矣!我以实力灭之可也,我以强法初治不可也。为彰显秦法之包容天下,臣拟四字方略:化周入秦。

  何谓化?秦法为本,力行经济,缓法治民,分而治之,磨合入秦。具体言之:留祭祀之地,改其嫡系,另立周君;王族迁秦国腹地,周君领新嫡系留居宗庙之地。此谓夺其势而安其民,缓强法而成我事也。我王当审慎思之也!人或曰:周室化商而有武庚之乱,我岂能为?臣曰:时移势易也,不可同日而语也!周行诸侯制,王畿之外皆诸侯,自当以法治而不当化之。秦行郡县制,凡我国土皆归我治,行秦法而化新民,无后顾之忧。更为长远计,秦国若不自此彰显秦法包容四海之博大,日后灭得六国,亦难免酿成汹汹祸乱也!是故,化周非但为今日大计,更为日后一统大计,若不从今日化周入手,后终措手不及也!

  良久默然,司马梗向吕不韦深深一躬:“大谋在前,老夫谨受教!”

  吕不韦连忙扶住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功臣,不禁便是一声深切地叹息:“老上卿片刻知我,国之大幸也!不韦之大幸也!”

  “言重了。”司马梗呵呵一笑,“秦王与丞相渊源甚深,老夫之言淡如清风,岂敢当大幸两字?”吕不韦摇头道:“老上卿过谦了。这化周之策阻力有二:一是王族大臣,二是军中大将。保不准,蒙骜老将军便要在此翻脸也。老上卿在军中资望深重,且说当得当不得大幸两字?”司马梗恍然大笑:“老夫又中你心战埋伏也!一通颂词,却要老夫做你说客!”

  “莫急莫急,卡住了再说。”吕不韦由衷地笑了。

  果然不出吕不韦所料,飞马急报的上书,一个月竟然没有回诏!

  司马梗自己先急了,只给随从文吏叮嘱两句,便兼程赶赴蒙骜军前。及至吕不韦知晓,早已追赶不及。三日后,司马梗又兼程赶赴咸阳。旬日之后,正在吕不韦焦灼不安时,司马梗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吕不韦快步迎出时,软倒在车轮下的老司马一扬手只说得“特使”两字,便晕厥了过去。

  秦王特使是驷车庶长嬴贲与长史桓砾两位老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