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1362)

  蒙骜努力学着蔡泽语势斥责:“国是论争,此说大谬也!”

  三人哈哈大笑一阵,吕不韦思忖道:“老哥哥所言极是,辨才辨德事关立储根本。储君才德不孚众望,我等便是失察之罪。惟其如此,本次立储遴选,才德尽皆考校。我与纲成君议过:才分文武,文考由纲成君操持,武考便请老哥哥操持;德行之辨尚无良策,容我思谋再定。老哥哥以为如何?”

  “持平之论!”蒙骜欣然拍案,“三考之下,是谁是谁!”

  议定大略,吕不韦大体有了底气,留下蔡泽与蒙骜仔细计议文武考校事宜,自己便辚辚去了驷车庶长府。老嬴贲虽则年迈半瘫,却历来敬事,听吕不韦仔细说明来由,立即便吩咐掌事书吏搬出嫡系王族册籍。当场查对抄录,除却十岁以下男幼童、所有同辈女子、未出麻疹者、伤残者、与业经太医确诊的先天暗疾者外,能够确定参与遴选储君者只有十三个王孙公子:十至十五岁七人,十五至二十岁三人;另有三人分别是二十三岁、二十五岁、三十岁,且皆在军中为将,只因与王子同辈例当参选,老嬴贲许诺立即召回。

  “老庶长可有属意王子?”吕不韦终有此问。

  “整日王子王孙乱纷纷,老眼花也!”老嬴贲笑叹一句,“只要这些碎崽子不犯事,老夫足矣!是贤是愚,管不得许多了。丞相谋事缜密又有知人之明,你说谁行?”实在的信任又加着三分的试探,战场伤残而居“闲职”的老嬴贲精明之至。

  “吕不韦操持此事,只能秉公考辨,不敢先入为主。”

  “好!丞相此心公也!若有搅闹,老夫竹杖打他!”

  “谢过老庶长!”

  回到丞相府,吕不韦立即将带回来的王子卷册交给了掌事主书,吩咐立即誊抄刻简呈报秦王,并同时派出精干吏员探察诸王子学业才德,务必于旬日之内清楚每个人实情。三更上榻五更离榻梳洗,天方大亮,吕不韦便驱车去了王城后宫。

  “哟!毋晓得大丞相来也。”华阳太后百味俱在的笑着。

  “见过太后。”吕不韦肃然一躬,“老臣多有粗疏,太后见谅。”

  “老话过矣!不说也罢。毋晓得今日何事了?”

  吕不韦一脸忧色道:“太后也知,秦王年来痼疾多发,预为国谋,欲立储君。秦王本当亲自前来拜见太后禀明,奈何病体不支,便差老臣前来拜谒。参选王子皆太后甥孙,尚请太后多加指点。”

  “子楚倒是送过个信来,我也算是大体晓得了。”华阳太后原非争强好胜之女,自与嬴异人生母夏太后闹过一番龌龊,只恐嬴异人做了秦王忘恩负义借故报复,后来见嬴异人非但没有丝毫报复,反倒多有照拂使她安享尊荣,对夏太后的那番心气便也渐渐淡了。毕竟,夏太后是生子为王,又受大半生磨难,临老做个太后也是天理该当。嬴异人虽然来得少,每遇大事却都通个声气,也没将芈氏老外戚做了罪人看,阳泉君还保留了爵位封号,纵是亲子又能如何?如此想去,华阳太后也便淡然如常,秦王有事问她,她便依着自己想法说事,倒是没有虚套。

  “这些孙辈王子年岁都小。几个大的,又都早早入了军旅,只怕参与考校也是力不从心了。晓得无?”华阳太后幽幽一叹,“要我说,只一句话:你等操持者将心摆平,给王孙们一个公道!子楚卧榻多病,你这丞相便是栋梁了。晓得无?”

  “太后激励,老臣铭记不忘!”

  “晓得了?人都说吕不韦能人能事,今回看你了!”

  “不韦若有不当,敢请太后教诲。”

  “哟!不敢当。只要你还记得我这冷宫,便算你会做人了。”

  “太后毋忧!”吕不韦心念一闪终于将华阳太后最想听的话说了出来,“纵是秦王不测,老臣也保得新王不负太后。”

  “晓得了!”华阳太后顿时一脸灿烂,“你只放心放手立储,谁个没规矩,我老太后第一个骂他!晓得无?”

  “谢过太后!”吕不韦心中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

  第十一章 仲父当国 第四节 两番大考校 少年王子名动朝野

  启耕大典之后,遴选储君的诸般事体终于筹备妥当。

  四月初三,诸王子大考校正式开始。考者,查核之法也。《书舜典》云:“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校者,比较核实也。《礼记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就实而论,两者都是古老而有效的考核人才方法。前者起源于查核官吏政绩,后者起源于查核学子修习。延至春秋战国,考校之意大为扩展。但说考,大体都指官吏学子之查核。但说校,大体都指武士之查核。考校相连,自然便是文事武事一齐查核。立储而考核王子,原本便不多见。夏商周三代以来,长子继承制已成宗法传统,本无立储考子之说。只有最清明的君王在没有嫡子而必须在庶子甚或旁支中遴选继任人时,才偶有查核之法。战国之世,无能君主直接导致亡国,立储考核王子才时有所见。秦国虽有查核立贤之法度,然如今次这般公然对王子公事一同考核,非但朝臣齐聚以证,且特许有爵国人观看,实在是亘古未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