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1484)

  “天害人,不下雨,自古无对。”大田令忧心忡忡地嘟哝了一句。

  “天害人,人等死?!”嬴政勃然变色。

  经济大臣们正附和着大田令摇头叹息,被骤然怒喝震得一个激灵。

  嬴政直挺挺矗在案前,铁青着脸大手一挥:“本王如下决断,不再朝议,立即施行:其一,本王行营立即驻跸泾水工地,大决水旱,务必在夏种之前成渠放水。其二,咸阳令蒙恬会同老廷尉,留镇咸阳,暂领政事;其三,经济十署之大臣,留咸阳官署周旋郡县春耕夏忙,经济十署之掌事大吏,随本王行营开赴泾水。”嬴政说完,凌厉的目光扫过大殿,虽说不再朝议,可还是显然在目光询问:谁有异议?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举殿齐声一吼。

  见秦王振作决意,原先异议的大臣们人人羞愧尴尬。毕竟,无论大臣们如何以传统路子设定秦王,对于如此一个不避危难而勇于决战的国王,大臣们还是抱有深深敬意的。当秦王真正地拍案决断之后,所有的犹豫所有的纷扰反而都烟消云散了。大臣们肃然站起,齐齐一声老誓,便铁定地表明了追随秦王的心志。王绾知道,秦王此刻尚未真正烦躁,连忙过来一拱手道:“君上且去早膳,臣等立即会商行营上渠事宜。”蒙恬与老廷尉也双双过来:“臣等立即与各署会商,安定咸阳与其余郡县。”王绾眼神一示意,大屏旁侍立的赵高立即过来,低声敦请秦王早膳。嬴政没有说话,沉着脸大步匆匆去了。蒙恬老廷尉一班人,挪到咸阳令官署会商去了。王绾与一班年青的经济大吏们,则留在了东偏殿会商。堪堪午时,一切筹划就绪。大吏们匆匆散去,咸阳各官署立即全数轰隆隆动了起来。

  次日清晨,秦王一道王书飞往关中各县与泾水工地,简短得如同军令:

  秦王政特书:连岁大旱,天夺民生,秦人图存,宁不与上天一争乎!今本王行营将驻跸泾水,决意与万千庶民戮力同心,苦战鏖兵,务必使泾水在秋种之时灌我田土。举凡秦国官民,当以大决国命之心,与上天一争生路。河渠如战,功同军功晋爵,懈怠者以逃战罪论处。秦国存亡,在此水旱一战!

  王书发下,举国为之大振。非但关中各县的剩余民力纷纷赶赴泾水,连陇西、北地、巴蜀、三川等郡也纷纷请命,要输送民力粮草援助秦川治水。嬴政将此类上书一律交由蒙恬与老廷尉处置,定下的回复方略只是十二个字:各郡自安自治,关中民力足够。咸阳政事一交,嬴政便全副身心地扎到泾水工地去了。

  三月中,秦王行营大举驻跸泾水瓠口。

  黄尘飞扬得遮天蔽日的泾水工地,骤然间成了秦国朝野的圣地。行营扎定的当夜,嬴政没见任何官员大吏,派出王绾去河渠幕府与李斯郑国会商明日事宜,便提着一口长剑,带着赵高,登上了瓠口东岸的山顶。此地正当中山最高峰,举目望去,峡谷山原灯火连绵,向南向东连天铺去,风涛营涛混成春夜潮声弥漫开来,恍如隆隆战鼓激荡人心。若不是呼啸弥漫的尘雾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无边无际的朦胧苍茫,这远远大过任何军营的连天灯海,直是亘古未有的壮阔夜景。

  嬴政伫立山冈,静静凝望,几乎半个时辰没有任何声息。

  “君上?”赵高远远地轻轻一声。

  “小高子,眼前这阵势,一夜能用多少灯油火把?”嬴政的声音很平静。

  赵高暗自长吁一声走到秦王侧后:“君上,这小高子说不清楚。”

  “咸阳书房的大铜人灯,一夜用几多油?”

  “这小高子知道。大灯一斤上下,小灯三五两上下,风灯一个时辰二三两。”

  “王城一夜,用灯油多少?”

  “小高子听给事中说过,王城一夜,耗油两千斤上下。”

  “连绵千余座营盘,顶得几个王城?”

  “这,这,大约总顶得十数八个了。”赵高额头汗水涔涔渗出。

  “估摸算算,河渠一夜,耗油多少?”

  “君上,小高子笨算,大体,两三万斤上下。”

  “一月多少?”

  “君上,百万斤上下。”

  “一年多少?”

  “君上,一千五六百万斤上下。不对,过冬还要加。该是,两千万斤上下。”

  “这些油从何处来,知道么?”

  “君上,除了牛油羊油猪油树脂油,秦国还有高奴猛火油,不怕。”

  嬴政再也没有说话。赵高轻声地喘息着,远远地直挺挺站着,当然绝不会饶舌多嘴。如此石雕般伫立,直到硕大的启明星悄悄隐没,嬴政还是石雕般伫立着。

  “君上,黎明风疾……”

  “回行营。”嬴政突然转身,大步匆匆地下了山。

  一进行营,赵高立即到庖厨唤来晨膳。嬴政呼噜噜喝下一鼎太医特配的羊骨草药汤,又咥下两张厚锅盔,脸色顿时红润冒汗,冰冷僵直的四肢也温热起来,站起正要出帐,王绾轻步走了进来。

  “君上,一夜不眠,三日难补……”王绾打量着秦王。

  “我又不是泥捏的,没事。说,都行动没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