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175)

  墨家子弟是在和强国军队的对抗中锤炼出来的,素来有团体行动的极高素质。每个剑士非但是单独的剑道高手,而且有结阵而战的军事传统。“二人出行,必有配置。三人出行,必有阵法”是墨家的行动纪律。凡三人以上者,墨家子弟必结阵而战,从不象江湖游侠那样追求单打独斗。在墨家的观念中,任何行动都是作战,而不是个人决斗,必须最快的消灭对手。现下其所以有十三人在栎阳的官府铁坊“做工”,而私家作坊则是三三两两,为的就是在这里保持最强的“天地剑阵”。天地剑阵,是按照天干地支搭配作战的一种步战结构。墨家子弟甚至在骑兵冲锋的汹涌波涛中,也能依靠这小单元阵法结成孤岛岿然不动。墨子年老之后,天地阵法由禽滑厘一代不断完善,成了墨家十余人攻防的基本阵式。十二人出战,一人留守,是邓陵子早就谋划好的应急对策,只是想不到这么早就要突然使用。

  大门无声的骤然闪开,十二条黑影箭一般连续冲出,眨眼之间便在院中站成一个锥形的阵式,每人手中的剑竟然长短不一。邓陵子站在锥形的底边中央,向屋顶拱手道:“何方高朋?请显身答话。”

  话音方落,四面屋顶上陡然象树林般立起一道人墙黑影!

  一个弟子低声道:“报师兄,二十三个。”

  邓陵子冷冷笑道:“尔等为暴政张目,究竟受何人差遣?”

  屋顶一个粗哑的声音也冷笑道:“天下大事,并非墨家所能包揽。事关善恶是非,庶民祸福,我门为何管不得?”

  邓陵子厉声喝道:“天下何时冒出一个管大事者?从实说!尔等意欲如何?”

  “尔等必须立即出城回山。否则,我门将诛灭乱法刺客。”声音象磨刀石般粗砺。

  “诛灭?”邓陵子哈哈大笑,“天下真有不自量力者也,请吧。”

  “放箭!”随着屋顶粗砺的怒喝,四面火箭齐发,道道蓝光尖利的呼啸着向院中疾射!不等邓陵子发令,墨家剑阵便自行发动,剑光霍霍,将蓝光箭雨纷纷击落,竟是没有一个人受伤。虽则如此,那带磷燃烧的火油箭极难熄灭,许多被打落击飞钉在门户窗扇上,竟是将门窗燃烧起来。夜半秋风正猛,不消片刻便引得大火四起!

  屋顶黑影齐声高喝,“墨家杀人放火喽——!快来看啊——!”便倏忽散去,屋顶上竟是没有了一个人影。

  邓陵子气得连连跺脚怒喝,“卑鄙小人!焉敢以正道自居?!”内心却很清楚,大火一起,官府必然派兵前来救火拿人,屋顶喊声又点明了墨家,岂能再隐蔽下去?对方明明是逼自己离开栎阳,仓促间自己却想不出留在栎阳的办法……必须撤出!否则,墨家弟子落入秦国官府被押上刑场,赫赫墨家颜面何存?心念电闪间一跺脚大喝,“撤出栎阳!我自断后!”

  墨家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邓陵子一声令下,墨家弟子全数飞上四面屋脊,四面散去。邓陵子已经听见街中人喊马嘶,知是秦军开来,情急间一剑砍断左手食指,在土墙上大书几字,飞身而去。

  这铁工作坊本是要害所在,大火一起,满城惊慌。栎阳令王轼首先率领一百名甲士赶到。正在救火间,铁工坊官吏与铁工们也急急忙忙的赶到。片刻之后,卫鞅和景监也飞马赶来。大火扑灭,清点器物,竟是丝毫无损,只是客籍铁工们全不见了踪影。

  突然,有人喊道:“墙上有字!”

  卫鞅疾步向前,火把下可见黄土墙上紫红的大字——墨家无过,恶政有报!

  卫鞅思忖有顷,向王轼淡淡笑道:“明告国人,无须惊扰。”

  王轼会意,便不再布置查究缉拿,只是专心督促重建铁工坊。好在铁料铁器与一应工具炉具没有任何损失,房屋盖好便一切正常。三五天之内,栎阳城又恢复了生气勃勃的状态。

  六、陈仓河谷的苦行庄园

  秦国西部的官道上,一队骑士放马奔驰,为首将领正是车英。

  按照卫鞅的推测判断,墨家一定要分兵袭击国君。秦孝公此次西巡,只带了三名卫士,如何能对付墨家剑士的突然攻击?卫鞅心急如焚,命令车英带一百名精锐的铁甲骑士星夜赶赴西秦,保护国君。车英兼程疾驰,追过杜邮、废丘、郿县、虢县、雍城,还是没有追上秦孝公。雍城令说,国君一路西行,在虢县只住了一个晚上,天不亮便起程西进,没有说去哪里。车英了解秦孝公的禀性,推测他肯定要去陇西巡视,便马不停蹄的向陈仓方向赶来。

  陈仓,原本是一片山的名字。它扼守在关中、陇西、汉水地区的三岔口上。古人说,黄帝曾在这里建都,当时叫陈。后来黄帝与炎帝在阪泉大战后便东迁而去了,数千年沧桑,这里便又回到了莽苍荒野。渭水东来,越过陈仓山便进入了渭水平原的狭长脖颈。汉水地区要北上,也必须先越过大散岭,再越过陈仓山,才能进入渭水平原。而从渭水平原无论是去陇西还是去汉水,陈仓山都是必经的咽喉之地。西周时期,陈仓山和大散岭便是扼守巴蜀和西部戎狄的重要关隘。当时只在大散岭建了散关,一并守卫大散岭和陈仓山。传说的老子要出关西入流沙,被关令尹喜强留请著书,因而写下了不朽的《道德经》。那个关便是散关。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国成为渭水平原的主人后,由于汉水流域大部分属楚国土地,所以大散岭的散关依旧是重要隘口。而陇西本是秦人的老根基,所以扼守在陇西与渭水平原脖颈处的陈仓山倒一直没有建立关隘,而只有一座驿站。通常商旅之行,都是在陈仓驿站养足精神,而后或西出陇西,或南下散关入楚入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