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1785)

  程邈知道,自己的那点长处终于要派上大用场了。

  这是一次最为特异的小朝会,五人身份差异极大。

  嬴政在东偏殿廊下亲自迎接了程邈,亲自将程邈领进了书房,亲自介绍了先到的三位:丞相李斯,奉常胡毋敬,中车府令赵高。君臣落座,人各饮了一大碗冰茶,小朝会便告开始了。皇帝未曾开宗明义,却先离案起身,对着程邈深深一躬道:“先生错案,政知之晚矣!敢请先生见谅。”程邈大是惶恐,连忙扑拜在地道:“皇帝陛下整饬文字,万世文明之功业也!程邈一介小吏,能为华夏文明效力,诚三生大幸也,何敢以一己错案而有私怨!”皇帝扶起了程邈,转身对旁案录写的尚书高声道:“朕之特诏:任程邈为御史之职,专一监察文字改制事,隶属御史大夫府。”程邈一时老泪纵横,拜谢之际已经哽咽不能成声了。

  皇帝重新就座,叩着书案开宗明义道:“改制文字,书同文,原本丞相首倡。今日小朝,专议此事。唯丞相领国,政事繁剧,文字改制事由丞相总揽决断,以奉常胡毋敬、中车府令赵高、御史程邈三人副之。尤以程邈为专职专事,领文字改制之日常事务。”四人一齐拱手领命之后,皇帝便向李斯一点头,将会商事交给了李斯主持。

  “三位都是天下书家,书文异制之害,当有切肤之痛。”

  思谋已久的李斯,一开口直奔要害,侃侃而言道,“方今天下,华夏文字至少有七种形制,官民写法至少有八种。是谓‘言语异声,文字异制,书体异形’。言语异声者,世间最难一致之事也。即或有官定雅言,亦难一统天下万千百种地方言语。故此,言语一统暂不为论。当此之时,文字若再不能一制,则华夏文明将无以融合沟通!文字若同,言语异声便不足以构成根本障碍。毕竟,书文交流有同一法度,华夏文明便有同一血脉交融。唯其如此,文字改制,势在必然!”

  “丞相之论大是!”胡毋敬程邈异口同声,赵高红着脸连连点头。

  “文字改制,三大轴心。”李斯开始了具体部署,“其一,核定七国文字总量,一一确定每个字是否进入新制文字。此间尺度,需慎重考量。其二,确定一国文字为基准,统一改制其余六国文字。此间尺度,即是否以秦国文字为本,须考量诸多方面。陛下之意,无论以何国文字为准,必得使天下人心服。”

  “正是此理。”嬴政道,“秦人蛮夷,文明个样子出来教天下人看!”

  一言落点,在座四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改制文字而不求以秦文字为根本,皇帝的胸襟无疑使这四位大书家感佩不已。说起来,李斯是楚人,程邈是韩人,赵高是赵人,胡毋敬是齐人,没有一个是老秦人。然则,谁也没有对皇帝的说法有丝毫的不认同。根本原因,便是在多少年的风雨中,他们都完完全全地将自己的血肉性命乃至整个家族部族的命运融进了秦国,没有一个人不以为自己是这个质朴硬朗的西部大国的子民。而今天下一统,皇帝的这句秦人话语倒是分外有亲切感了。

  “其三,确定一种清晰无误之书体,使任何字,都能看清间架笔画。”李斯精神分外振作,继续着改制部署,“也就是说,人可以不认识这个字,然一定能看清这个字!程邈当年获罪,正是字有连笔而大形相近,以致被辎重营将军错认宜阳为南阳。此点,虽说于公文尤为重要,然于书文传播、商旅账务、民众生计等,亦同样重要!”

  “如此三事,件件至大,须得有个分工领事。”资望最深的胡毋敬说话了。

  “我意,三件大事实为两面,前两件一面,后一件一面。”李斯笑道,“奉常胡大人执掌举国文事,可领前两事;太仆赵高、御史程邈可领书同文一事。诸般实施,一体由程邈执掌。凡事不能决者,到丞相府会商方略,而后报陛下定夺。”

  “其实,最大书家是丞相!”赵高猛然插了一句,额头渗出了涔涔汗水。

  “太仆之书,亦工稳严谨也。”胡毋敬倒是破例赞赏了赵高一句。

  “小高子多大才具,得他做完事,由你等说了算。”嬴政突然喊出已经很少出口的对赵高的贱称,又揶揄地看了赵高一眼,似乎刻意在提醒着什么。第一次以朝臣之身在这座自家最熟悉不过的书房参与朝会,赵高亢奋得手心额头不时冒出汗水。可目下皇帝一句贱称竟如一剂神奇之药,赵高心下顿时舒坦,汗水没了,脸也不红了,只盼皇帝再骂自家几句。李斯胡毋敬两人,则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程邈有些不知所措,也跟着笑了。

  小朝会之后,胡毋敬的奉常府立即忙碌了起来。

  两件事各有繁难。全面勘定七国文字,相互参补而最后确定华夏总字数,这件事难处在数量大活路细,稍不留神便有脱漏。胡毋敬原是太史令,几乎熟悉所有的才具文吏,当即从下辖各府遴选出一百三十余人,组成了一个堪称庞大的勘字署,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劳作。确定文字基准,难处则在于梳理文字历史脉络,参以现行七种文字各自的数量多寡、表意丰薄、形制繁简、书写是否清晰等等方面,最终方能确定。可以说,这件事实际是一次浩繁的文字考据工程,比勘字更见治学功底。反复思忖,胡毋敬从博士宫遴选出了六位儒家博士,自家亲自主持,立了个名目叫文字春秋署,博士们一口声喝彩。毕竟,战国之诸子百家,论治学还得说儒家功力最厚。孔子作过《春秋》,编过《诗经》,给《周易》补写过爻辞,件件都做得缜密仔细无可挑剔,成为天下公认的经典。自孔子之后,儒家治学蔚为风气,及至子思、孟子师徒更是发扬光大。若非儒家始终坚持复辟周道,定然另外一番气象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