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1872)

  夜里,嬴政皇帝在灯下再度仔细读了李斯写的宣教文,下了刻石诏令。

  这篇祭文被后人称为《会稽刻石》,其文辞曰:

  会稽山刻石文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彰。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长。

  六王专倍,贪戾傲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挈诚。夫为寄獗,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成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凤,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挈,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这篇文、字皆出李斯之手的刻石文,实则是与嬴政皇帝祭祀大禹的意涵相连。也就是说,皇帝祭祀大禹,祭文自然要陈述大禹的超迈古今的功业;而面对大禹这样一个华夏文明的奠基者,秦政及秦始皇帝的大功业自然也要向大禹提及。实际上,会稽山刻石文是伟大的嬴政皇帝与伟大的禹帝之间的一场政治对话;同时,也是帝国君臣向天下民众再次正面地宣示新政宗旨。

  这篇刻石文最值得注意者,是第一次全面回顾了六国的失政暴虐:“六王专倍,贪戾傲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第一次正面提出了秦灭六国的起因与宗旨:“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这既是对山东民众的昭示,也是对复辟势力的警告——六国乃自取灭亡,非秦无道也!紧接着,相对全面地回顾陈述了秦政的德风化俗一面,列举了天下太平大治的种种善绩。应该说,这篇刻石文与云梦泽望祀舜帝的宣教主旨,与祭祀大禹的主旨,都是相呼应的,其总体意向既是明确的,又隐含着某种微妙的意蕴。明确的一面是:大秦新政的功绩是天下有目共睹的事实,不容抹杀,也不容曲解;微妙的一面是:大秦开始遵奉王道圣君了,开始提出德政了,只要天下安定,秦政是会有所补正的。

  ※※※※※※

  ①邾,秦县,为衡山郡治所,大体在今湖北黄冈之西北地带。

  ②此处当为始皇帝三十七年,《水经注》误记。

  ③古丹阳有三,此处之丹阳,秦时为县,大约在今安徽当涂的小丹阳镇地带。

  六、长风鼓沧海 连弩射巨鱼

  五月初,皇帝行营返回江东海滨,从大江口人海北上琅邪了。

  整个大巡狩行营分作两支人马进发:两千铁骑由顿弱杨端和率领,除护送行营部分辎重与工匠外,由沿海陆路一路查勘逃匿贵族北上琅邪;行营主体人马,则全部乘船从海路北上。这支船队大小船只二百余艘,有大型楼船十余艘,有各式战船百余艘,大型商旅货船近百艘。其时的大型楼船,除水手之外可乘坐近百人,并可同载三个月口粮器物;战船则有艨艟、大翼、小翼、桥船等等各式名目。商旅货船在战国秦时更是颇见规模,先有乐毅破齐时楚国以大型商船秘密从海路援助即墨田单军,后有王翦军南下后帝国组织了一次可运送五十万石粮秣的大型船队,足见其造船术已臻成熟。此次两百余艘大小船只,在大海中以水战行船之法编队排开,樯桅林立,白帆如云,旌旗号角遥相呼应,实在是前所未见的航海奇观。

  嬴政皇帝的心绪大见好转,虽是第一次乘船入海,对海浪颠簸与连天海风有些不适,但还是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楼船最高的望楼。专司舟船护卫的太医本为滨海楚人,登船后眼见风浪不息,心下有些不安,找来工匠将望楼来风两面用厚木板封死,不来风的两面,则用当时极为珍贵的琉璃片(古玻璃)①镶嵌成了透明不透风的大窗,内铺红毡并置座榻卧榻书案笔具等,好教皇帝可以在歇息状态下观赏大海。不料,嬴政皇帝走进望楼一打量,便皱起了眉头,嫌那些一格一格的琉璃片不通透,吩咐全拆了。

  “浩浩长风,好过贼风多也!”

  嬴政皇帝一句笑语,舟船太医才轻松下来。一时拆去了望楼四面的全部补充遮挡,恢复到原本的通透敞亮,嬴政皇帝这才重新踏进了望楼。皇帝兴致勃勃地吩咐赵高在望楼摆下了小宴,要与李斯几位大臣聚饮以观沧海。赵高也是初入大海,虽稍见晕乎却依旧是亢奋无比,一听皇帝发令,立即便去铺排。片刻之间,望楼上列开了几张酒案,兰陵酒炖海鱼的香味便飘了开来。

  “陛下,大海可真大也!”李斯举爵,一声由衷地感喟。

  嬴政皇帝与几位大臣都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几乎是一口声地高声笑语:“丞相明察,大海真大也!”李斯也破例地大笑起来,高声吟诵起来:“东方之日兮,出于浩洋。纳我百川兮,大海荡荡。大秦新政兮,绵绵无疆——”李斯本楚人,楚之诗风语尾多带感叹,一个“兮”字堪为表征。此刻李斯临海而激越感喟,竟是大有风采。一言落点,嬴政与几位大臣同时拊掌大笑高声喝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