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1898)

  “姚贾只是虑及万一。顿子主张,自是正道。”

  “无非赵高在宫而已,有何万一之虑?”顿弱很不以为然。

  “赵高能使胡亥以假乱真,恐非小事。”

  “老夫明说了。”顿弱一跺竹杖,霍然站了起来激昂高声道,“以皇帝陛下奠定之根基,一百个赵高,一百个胡亥,也兴不起风浪!陛下之后,大秦危难只有一种可能:丞相李斯有变!只要丞相秉持公心,依法行事,任谁也休想撼动大秦!赵高,一个小小中车府令,纵然在巡狩途中兼领了陛下书房事务,又能如何?只要召扶苏、蒙恬两大臣还国,召郎中令蒙毅来行营收回皇帝书房事务,你便说,赵高能如何?目下之事,老夫想不通!行营已到甘泉宫,丞相为何还不急召扶苏蒙恬?秘不发丧,那是在沙丘宫,老夫也赞同。如今还能秘不发丧?纵然秘不发丧,难道对皇长子,对大将军,也是秘不发丧?怪矣哉!丞相究竟是何心思!……”突然,顿弱打住了。

  “顿弱兄,误会了。”姚贾正色道,“变起仓猝,丞相纵有缺失,也必是以安定为上。兄且思忖,丞相与陛下乃大秦法政两大发端,丞相若变,岂非自毁于世哉!至于没有及时知会九原.只怕是虑及万一。毕竟,边寨卒虚匈奴南下,其罪责难当……”

  “老夫失言,廷尉无须解说。”顿弱疲惫地摇了摇手。

  “姚贾一请,尚望顿弱兄见谅。”

  “廷尉但说。”

  “今日之言,既非政事,亦非私议……”

  “老夫明白,一桶药茶而已。”

  “如此,姚贾告辞。”

  “不送了。足下慎之慎之。”

  匆匆走出典邦苑,姚贾驱车直奔丞相署,李斯却不在行辕了。

  李斯欲会赵高,赵高欲会李斯,两人终于在望夷台下相遇了。

  望夷台者,甘泉宫十一台之一也。咸阳北阪原有望夷宫,取意北望匈奴日日警觉之意。甘泉宫既为对匈奴作战而设,自然也有了一座望夷台。这座高台建造在一座最大山泉洞窟的对面孤峰之上,高高耸立犹如战阵中云车望楼。登上望夷台顶端,整个甘泉山俯瞰无遗,那条壮阔的直道展开在眼前,如巨龙飞出苍翠的大山直向天际。李斯与赵高在台下不期相遇时,两人都有瞬间的尴尬。赵高指着那道巨大的瀑布说,要找丞相禀报陛下安卧所在,好让丞相安心。李斯打量着望夷台说,要向赵高知会发丧日期,好让中车府令预为准备。立即,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两人都说望夷台说话最好。及至登上巍巍高台,残阳晚霞之下遥望巨龙直道壮美山川,两人却都一时无话了。

  “丞相,但有直道,驷马王车一日可抵九原。”

  “中车府令驭车有术,老夫尽知。”李斯淡漠地点头。

  “丞相又带剑了?”赵高目光殷殷。

  “此剑乃陛下亲赐,去奸除佞。”李斯威严地按着长剑。

  “这支金丝马鞭,亦陛下亲赐,在下不敢离身。”

  “足下与老夫既同受陛下知遇之恩,便当同心协力。”

  “丞相与陛下共创大业,在下万不敢相比!”赵高很是惶恐。

  “发丧之期将到,老夫欲会同大臣,开启遗诏。”李斯切入了正题。

  “在下一言,尚请丞相见谅。”赵高谦卑地深深一躬。

  “你且说来。”

  “在下之意,丞相宜先开遗诏,预为国谋。”

  “中车府令何意,欲陷老夫于不法?”

  “丞相见谅!”赵高又是深深一躬,“沙丘宫之夜,丞相原本可会同随行大臣,当即开启遗诏。然,其时丞相未曾动议,足见丞相谋国深思。在下据实论事:陛下遗诏未尝写就,说是残诏断句,亦不为过;既是残诏,便会语焉不详,多生歧义;若依常法骤然发出,朝野生乱,亦未可知。为此,在下敢请丞相三思。”

  “也是一说。”李斯淡淡点头。

  “丞相肩负定国大任,幸勿以物议人言虑也!”赵高语带哽咽再次恳请。

  “也好。但依中车府令。”思忖片刻,李斯终于点头了。

  “丞相明断!”赵高一抹泪水扑倒在地,咚咚叩首。

  瞬息之间,李斯大感尊严与欣慰。皇帝在世之时,这赵高官职爵位虽不甚高,却是人人敬畏的人物。对于常常照面的大臣们,赵高不卑不亢,从来不与任何人卑辞酬答。只有在皇帝面前,赵高自甘卑贱,无论皇帝如何发作,赵高都忠顺如一。对大臣扑拜叩首,对于赵高,是绝无仅有的。就目下境况而言,李斯可以不在乎赵高是否敬重自己,然却不能不在乎目下的赵高是否会听命于自己;若赵高要公事公办,将已经封存的皇帝遗诏径自交传车发出,任谁也无权干涉;果真如此,李斯便该正当发丧,正当安国,不再作任何斡旋之想,即或扶苏即位贬黜自己,也只能听天由命了。然则,若赵高信服自己,听命于自己,则事情大有可为也!至少,李斯可在遗诏发出之前,最大限度地安置好退路,不使扶苏与自己的昔日歧见成为日后隐患;更佳的出路则是,通过拥立新帝而加固根基,进而继任丞相,辅佐新帝弘扬大秦法政,成为始皇帝身后的千古功臣。果能如此人臣一生,李斯何憾!所幸者,赵高对自己的敬重超出了预料,赵高所敦请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恰恰符合了自己的心愿,岂非天意哉!在这片刻之间,李斯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对姚贾提起的宫闱黑幕。那时,李斯从另外一个路径揣摩赵高——封存遗诏不发,以谋个人晋身之阶,奸佞之心可见!如今,赵高敦请自己先行开启遗诏,这便是一心一意地依附了自己。李斯的内心评判是:这才是真正的赵高面目,清醒地权衡出目下的权力轴心,并立即紧紧地依附于这个轴心。此时,李斯已经不需要对赵高做出道德的评判。李斯深深地知道:在大政作为中,只有最终的目标能指向最高的道德,而对任何具体作为的是非计较,往往都会诱使当事者偏离最高的为政大道。李斯所秉持的最终目标,是坚持始皇帝身后的大秦法治,是确定无疑的为政大道。唯其如此,任何依附于李斯者,都符合最高的大政大道,都无需去计较其琐细行径的正当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