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2013)

  吕青(吕臣之父)为令尹,总领国政。

  陈婴为上柱国,辅佐令尹领政。

  宋义为上大夫,兼领兵政诸事。

  吕臣为司徒,兼领本部军马。

  刘邦为武安侯,号沛公,兼领砀郡长并本部军马。

  项羽为长安侯,号鲁公,兼领本部军马。

  重臣官爵已定,楚王芈心同时颁行了一道王命:项羽军与吕臣军直属楚王“自将”,不听命于任何官署任何大臣。刘邦军驻守砀郡,以法度听命调遣。这般封官定爵与将兵部署,与会朝臣皆一片颂声,唯独项羽阴沉着脸色不说一句话。项羽心下直骂芈心,这个楚王忘恩负义,鸟王一个!自己虽非叔父项梁那般功业赫赫,也没指望要居首爵之位,然则与吕臣刘邦相比,项羽如何竟在其后!更有甚者,那个诅咒叔父的狗才宋义,竟做了几类秦之太尉的兵政大臣,当真小人得志!如此还则罢了,明知项羽粗不知书,却硬给老子安个“鲁公”名号,不是羞辱老子么!鸟个鲁公!刘邦军忒大回旋余地,这个楚王偏偏却要“自将”项氏军马,鸟!你“自将”得了么?……就在项羽黑着脸几乎要骂出声的时刻,身后的范增轻轻扯了扯项羽后襟,项羽才好容易憋回了一口恶气。

  “鸟王!鸟封赏!”回到郊野幕府,项羽怒不可遏地拍案大骂。

  “少将军如此心浮气躁,何堪成事哉!”范增冷冰冰一句。

  “亚父……”项羽猛然哽咽了,“大仇未报,又逢辱没,项羽不堪!”

  “人不自辱,何人却能辱没。”范增淡漠得泥俑木雕一般。

  “亚父教我。”终于,暴烈的项羽平静了下来。

  “少将军之盲,在一时名目也。”老范增肃然道,“自陈胜揭竿举事,天下雷电烨烨,陵谷交错,诸侯名号沉浮如过江之鲫,而真正立定根基者,至今尚无一家。其间根由何在?便在只重虚名,轻忽实力。少将军试想,陈胜若不急于称王,而是大力整肃军马,与吴广等呼吁天下合力伐秦,届时纵然不能立即灭秦,又安得速亡而死无葬身之地乎!六国复辟称王,固有张大反秦声势之利。然则,诸侯称王之后,无一家致力于锤炼精兵,尽皆致力于争夺权力名号。以致秦军大举进兵之日,山东诸侯纷纷如鸟兽散,不亦悲乎!事已至此,各家仍不改弦更张,依旧只着力于鼓噪声势。此,蠢之极也,安得不败哉!即以武信君定陶之败论,与其说败于骄兵,毋宁说败于散军。若武信君部属大军皆如江东八千子弟兵,安得有此一败乎?凡此等等,足证战国存亡之道不朽:天下大争,务虚者败,务实者兴;舍此之外,岂有他哉!”

  “亚父是说,项羽没有务实?”

  “项氏起于大乱之时,所谓声势名望,原本便是虚多实少。今,又逢项楚军大败之后,昔日虚势尽去,实力匮乏尽显,项氏跌落吕刘之后,少将军遂觉难堪屈辱。此,老夫体察少将军之心也。然则,当此之时,一味沉溺官爵权力之分割是否公道,而图谋一争,大谬也!当此之时,洞察要害,聚结流散,锤炼实力,以待时机,正道也!此道之要,唯刘邦略知一二,少将军须得留意学之。”

  “我?学刘邦那个龟孙子模样?”项羽惊讶又不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范增深知项羽肩负项楚兴亡重任,也深知只有自己能说服这个天赋雄武而秉性暴烈的年青贵胄,遂意味深长道,“少将军试想,刘邦以亭长之身举事,所聚者县吏、屠户、吹鼓手多也。其所谓军马,也多以芒砀山流盗与沛县豪强子弟为轴心,可谓既无声势,又无战绩。然则,刘邦却能在群雄蜂起中渐居一席之地,沛公名号亦日渐彰显,目下竟能居楚之侯而独成一方势力,不异事乎?”

  “无他!老小子奸狡巨猾而已!”

  “少将军差矣!”老范增喟然一叹,“根本处,在于刘邦始终着意搜求实力扩充,而不争目下虚名。刘邦军力固然不强,然却能在大大小小数十仗中撑持下来,非但没有溃散,且军马还日见增多。如此情势,仅仅一个奸狡巨猾之徒,岂能为之哉!”

  “亚父是说,刘邦早就悄悄着手聚结兵力了?”

  “然也!”范增拍案,“若争虚名,立功于迁都声望最大。然则,刘邦却将吕臣部推到了首席,自家缩在其后,名曰整治宫室,实则加紧聚结流散军马。刘邦东退,为何不与我军并驻彭城,而要自家驻扎于砀山城?其间根本,无疑是在悄然聚结军马,不为各方觉察。刘邦之心,不可量也!”

  “如此沛公,楚王还当他是长者人物。”项羽恍然冷笑了。

  “大争之世,只言雄杰,何言长者哉!”

  “亚父!项羽立即加紧聚结流散人马,最快增大实力!”

  “少将军有此悟性,项氏大幸也!”范增欣然点头,“然则,我等亦须仿效刘邦之道,只做不说。老夫之见:少将军白日只守在幕府,应对楚王各方。老夫与项伯、龙且等一力秘密聚结武信君流散旧部,在泗水河谷秘密结成营地。每晚,少将军赶赴营地亲自练兵!能在三两个月内练成一支精兵,万事可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