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223)

  秦孝公本来是骑兵将领,又是秦军中的铁鹰剑士,自然知熟天下骑兵的用剑都是阔身短剑——剑身四寸宽二尺长,加上剑格护手,也就是二尺五六寸长短。如今秦军骑士的用剑变窄为不到三寸,长度却加长了八寸,连剑格在内竟是三尺有余。“我来试试。”孝公拿过一把骑士长剑掂了掂,竟是比自己的阔身长剑轻了许多!“好使么?”他笑了笑,似乎不太塌实。

  “君上,帐外有木桩,可以试手。”车英看出孝公心思,立即提议。

  “好,试试手。”孝公提着长剑走到中军大帐外,车英指着几根三四尺高的木桩道:“君上,这是我立的试剑桩,请君上一试。”孝公见那木桩高度与骑兵对步卒的高度相类,不禁赞叹车英的训练细致,便猜测这试剑桩肯定是为检验工师交来的剑器而立的。他站稳马步,长剑斜举过头,猛然向木桩挥下——只听“噗嚓!”一声大响,剑身陷入木桩半尺有余,却竟然没有劈开木桩!“噫!”的一声惊诧,秦孝公不禁疑惑沉默。他的佩剑也是长剑,只是宽了一寸,是阔身长剑。难道窄了一寸多,力道与锋利程度就如此大减?依他的剑术造诣,若使用自己的阔身长剑,一剑劈开这三尺木桩当不是难事。依照目下这剑的效果,骑士砍杀会有威力么?

  “君上,这窄身长剑是我琢磨出来的,轻便趁手,只是须得训练劈杀手法。臣是让一千骑兵先行训练,确有威力,才配置全军的。君上且看,当是这样——”车英拔剑做了一个大斜劈的动作,一剑挥下,另一根三尺木桩已经“咔嚓”一声迎刃开为两半!“噢!”秦孝公不禁惊讶的笑了。车英也是少年成名的铁鹰剑士,论剑术自与孝公相当,然则一剑轻挥,竟能将三尺木桩从中间一劈到底,可见这窄身长剑确实威力不小!轻而锋锐,对于骑兵自然是大大的好事,同等体力之下,可挥舞劈杀的次数可能大大增加,这在战场上的作用可就难以想象了。

  经过三个骑兵千夫长的演练,秦孝公已经看出了劈杀诀窍。他再次挥剑,竟是凌空一剑将粗大的三尺木桩劈开挑起,犹自觉得力道未尽,不禁哈哈大笑,“好!改得好!也给我配一把!”场边的将领们不禁高声喝彩起来。孝公意犹未尽,兴致勃勃道:“大良造,试试,好用得很哪!”

  卫鞅本是名门名士,对剑术自然也是颇有造诣,然却是独身搏击的路数,讲究灵动点刺,与马战剑术的注重劈杀有许多不同。他上前拿起一支窄身长剑,试试觉得颇为趁手,一剑劈下,却只是将三尺木桩堪堪劈开了一半,剑身夹在木桩中却是不能动弹了,不禁摇头笑道:“看来呀,不能斩首立功了。”惹得众人大笑起来。

  进得大帐,秦孝公振奋有加,又兴致勃勃的问到大头木棰的奥秘。

  车英略有尴尬的笑了,“君上,这大头木棰,我也不知山甲何时搞的?他在山野与野兽多有搏斗,曾说过他将硬木削成的大头木棰随身隐藏,威力极大。没成想他的千人队竟然人人一支,我也惊讶,不知他什么时候赶造的?今日看来,却是威力不凡。方才,他还在帐外为私用兵器请罪呢。大良造,我让你注意的就是他,二十多岁,你应当认识他的。”

  “我?认识这个千夫长?”卫鞅惊讶。

  “想想,栎阳南市,徙木立信。”

  “啊——?莫非他是哪个徙木少年?!”

  “对呀!没错!现下是新军最年轻的千夫长了。”

  卫鞅感慨中来,“难得也难得,异数啊。一个药隶少年成了军中将领,那时侯谁敢想哪!”

  孝公笑道:“大良造啊,你这变法可不知要多少人新生呢,感慨不完哪。”

  突然,峡谷中马蹄声疾,车英习惯的霍然转身,正待发令,听得马蹄声已到帐外,卫士高声禀报:“大良造府长史景监到——!”三人不禁一惊。

  景监匆匆走进一躬,“君上、大良造,斥候星夜急报,山东有变!”

  “噢?快讲。”秦孝公和卫鞅已经同时站起。

  “一,楚国联络中原,图谋攻秦。二,三晋龌龊,魏国正在秘密准备吞灭赵国韩国。三,齐燕结盟,企图迫我秦国割地!”

  秦孝公和卫鞅相互对视,半日沉默,突然,两人同声大笑起来。

  第十一章 天算六国

  一、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

  楚宣王芈良夫烦闷极了,一日数次问侍臣,“江乙大夫回来没有啦?”

  中大夫江乙到魏国齐国去了。他是楚宣王的秘使,已经派出去三个月了还没有回音,楚宣王如何不着急?六国逢泽会盟后,庄严的誓言与盟约都莫名其妙的瓦解了,非但合兵攻秦做了泥牛入海,连瓜分小国都无法兑现。按照芈良夫原先的盘算,灭秦之心除了齐国,那国都比楚国猴儿急。所以他回到郢都后竟是稳如泰山,既不整训兵马,也不积极联络,只是派出了三名亲信武士潜入武关探听秦国动静,准备坐收渔利。

  芈良夫素来自负,觉得自己是历代楚王中最英明的一个,远远胜过先祖。他们打打杀杀的折腾了几百年,楚国还是楚国,中原还是中原,楚国连淮水都不能越过。只有他运筹帷幄,兵不血刃,就以天下第二强国的身份参与了六国会盟,而且将毫不费力的拿到几百里土地,将楚国一举推进到大河南北。这种功业谁堪比拟?楚庄王一鸣惊人,用十几万具尸体换回来的也不过是三年霸主、百里土地而已。祖父楚悼王殚精竭虑,任用吴起变法,牺牲朝局稳定换来强兵富国,也不过是个中原不敢来犯的格局,又能如何?芈良夫经常为先祖们的蠢笨感到滑稽可笑,觉得他们实在是错失了楚国许多好机会,不够大国王者的风范。芈良夫应对天下的策略是:不做老大,只做老二;不图虚名,唯求实利!谁做战国老大,谁就是众矢之的,谁就得付出十倍百倍的精力国力,去面对所有想算计你蚕食你削弱你吃掉你的天下诸侯,实在是坐在燎炉火盆上一般。如此傻事,楚国能做么?坐定老二,则可左右逢源。老大有的好处,老二必定不能少,老大有的风险,老二却丝毫没有,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天下众力挟制老大,得到比老大更多的好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