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246)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的天赋智慧与无与伦比的悟性神奇的复活了。当他在寒风料峭的冬夜,遥望着深邃苍穹灿烂的星斗时,阴谋的孳生伸展,竟象图画一样活生生的展现在眼前!一切都是那样清楚,就象他对战场风云的洞察。他的智慧告诉他,面对阴谋迫害,他只有以坚韧的意志和最荒诞的方式求得生存,伺机逃走。

  十载寒暑,终于被他等到了一个机会,齐国使臣将他秘密的带出了魏国!

  “先生,齐王看望你来了。”

  轮椅转了过来,孙膑看见田忌和一个红衣高冠的人站在院中,那肯定就是赫赫威名的齐王了!还没等孙膑行礼,齐威王已经走过来深深一躬,“先生受苦了。”孙膑拱手做礼,“病残之躯,不能全礼,我王恕罪。”齐威王豁达的笑了,“先生不必拘于俗礼。从今日开始,先生不必对任何人做礼。”眼睛一瞄,却看见了旁边的“山川地形”,惊讶笑道:“敢问先生,这是观赏么?”田忌走过来一看,也大为惊讶,“先生何时所制?”孙膑微笑道:“闲来无事,我指挥两个使女堆砌的。”

  “我王,先生做的是魏国山川地形!”田忌兴奋的指点着。

  齐威王仔细一看,恍然大悟,“先生在揣摩战事?”

  “习兵之人,陋习也。”孙膑谦逊笑答。

  “先生,魏国已经大举进攻赵国,同时在巨野泽北岸屯兵八万。先生对此有何高见?”齐威王倒是开门见山,谦恭求教。

  孙膑淡淡一笑,“噢,终究是开始了。”他一点儿没觉得突兀,侃侃道:“魏国攻赵,是吞并天下第一步。赵成侯新丧,太子刚刚即位,魏国抓住这个时机,显然想一举灭赵。以赵国目下之将才兵力,绝非魏国对手。近日之内,赵国必然要向齐国求救。”

  “齐国当如何应对?”

  孙膑微微一笑,“敢问齐王之志若何?”

  “先生何意?”

  “齐王若满足于偏安东海之滨,则赵国可任其自生自灭。齐王若志在天下,则赵国存亡事关重大。”孙膑笑着顿住了。

  齐威王拊掌大笑,“东海一隅,窝得人心慌呢。”

  孙膑点了点头,“齐王须知,赵为大国,可使魏国增加六百余万人口、一千余里国土。赵国一灭,燕国与中山国便失去屏障,魏国可顺势攻灭。那时侯,整个大河之北,直到阴山草原与辽东海滨,纵横万里,皆成魏国,其势将难以阻挡。”

  “先生之言,洞察深彻。上将军荐举先生为齐军统帅,筹划救赵之战,恳请先生万莫推辞。”突然之间,齐威王说出了来时尚有犹豫的决断。孙膑的短短剖析,已经使他感到了这位兵家名士并未因这场人生灾变而心智衰颓,他的智慧依然在熠熠闪光,而且更有了一种老辣洗练的成熟与深沉。历经劫难而身负大任,这种人绝不会误事!这便是齐威王在瞬息之间的判断。

  孙膑依旧是淡淡微笑,“臣致力兵学,自当为祖国尽忠效力。然则,我王需听臣一言。”

  “先生请讲。”

  “臣肢体残损,提兵战阵之间,不能激励士气,反遭敌无端嘲笑。以臣之见,当以上将军为统帅,臣愿为军师,一力筹划,击败魏军。”

  田忌笑道:“我荐举先生,因只有先生才敌得庞涓。先生却反来荐我,岂有此理?”

  孙膑大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之谓也。”

  齐威王思忖有顷,点头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亦较为周全。自即日起,田忌为三军统帅,孙膑为齐国军师,即刻办理兵符印信,进入大战准备。”

  “臣等遵命!”田忌孙膑慨然应命。

  三天之后的深夜,赵国特使急如星火般赶到临淄,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对特使说,出兵事大,需要和臣下们认真商议,请特使在驿馆等候几天。不想三天之内,赵国连派三名特使请求齐国救援。最后的特使还带来新君赵肃侯的亲笔信,答应魏国退兵之后向齐国割让十座城池。虽则如此,齐威王还是到了第十天才正式回答赵国特使,齐国决定出兵援救赵国,但齐国大军与粮草辎重的调集需要时间,赵国至少要坚守一个月,齐军才能到达。赵国特使虽然焦急,也只有连连答应,留下一名联络斥候,便急如星火的赶回邯郸报信去了。

  这时候,赵国正陷在惊慌动荡和全力激战之中,邯郸城已经岌岌可危。

  在七大战国的初期,全面强大的次序大体是:魏国、楚国、齐国、韩国、赵国、燕国、秦国。赵氏部族在晋国时期,是四大部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中最为悍勇善战的一支。四大部族中,惟有赵氏历代为将,执掌晋国兵权,具有久远的军争传统。但是在赵魏韩三族联合消灭了最强大的智氏,进而三家分晋之后,赵国却始终没有涌现出象魏文侯魏武侯那样英明的君主,更没有进行象魏国、楚国、齐国甚至韩国那样的变法,所以被一个一个的变法之国甩在了后边,成为稍强于燕国与秦国的二流战国。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战国中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前。成侯赵种是赵国前期最有为的君主,曾对燕国和中山国造成巨大压力,几次几乎就要吞灭中山国!但赵种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性格的激烈偏狭,不善于采纳良谋,不善于与邻国斡旋。最大的失误,就是失去了与韩国合作消灭魏国的那次天赐机会。赵国在他掌权的时期,虽然始终在气势汹汹的南征北讨,国土民众却几乎没有增加。赵种做了二十六年国君,就积劳去世了。太子赵语只有十八九岁,很缺乏历练。这正是国家最忌讳的“主少国疑”的微妙时期——国君年少,举国疑虑。同时,赵国又没有久经风浪的栋梁大臣与著名将领支撑局面,正是最害怕强敌入侵的脆弱时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