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455)

  “……”苏秦想对大黄说话,却没有了声音!静神一想,知道是方才迎着风雪吼叫,喉咙受伤失音,便不再惊慌,喝了一通冰凉的甜井水,又坐在了风灯前。

  方才一阵风雪吼诵,竟使他突然顿悟——《阴符经》正是纵横捭阖的大法则!其中天地之道、为政之道、君臣之道、创守之道、天人生克之道、万物互动之道、邦国互动之道无所不包。将这些大道理揣摩深透,何愁不能窥透天下奥秘?何愁不能找出列国症结?何愁不能纵横战国?苏秦又兴奋的打开了《阴符经》,又一字一字的开始琢磨。读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一句,他眼睛突然一亮!老师鬼谷子在这句下边注文:“食者所以治百骸,失其时而生百病。动者所以安万物,失其机而伤万物。时之至间,不容瞬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是以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也。”读着想着,苏秦心中一片豁亮——五谷百草能梳理生命百骸,但服食不应时却可以导致百病;人之行动可以与万物和谐,但若不应时而动,该收获却播种,该播种却睡觉,则要伤及万物;时机之重要,非但要认准它,而且要立即抓住它,此谓应时而动!早了太过,迟了不及。所以,“守时”是贤者的才能,“守命”则是不肖者的愚蠢。老师将“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这十二个字的精髓,的确讲得透彻之极!想想自己说周说秦,一个是后之不及,一个是先之太过,如何能够成功?周不必说了,原本也没指望成功。入秦却是经过反复思虑的,不成功一定是不应时了。王霸大业,秦国是没有拒绝的理由的,但秦国却偏偏拒绝了,而且还拒绝了两次,犀首失败了,他苏秦也失败了。现下静心想来,确实是早了。新君即位堪堪一年,秦国内政未安,实力的确也要扩展,这时候便要秦国立即实施东出争霸,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想着想着,他竟迷迷糊糊的瞌睡了,头“咚!”的一声撞在了木案上。苏秦醒来揉揉眼睛,便站起来在屋中踱步,念着想着,自言自语的嘟哝着……猛然,他盯住了“机在于目”四个字,顿时陷入了沉思,想着想着心中一闪,觉得似乎抓住了什么,瞌睡却又猛然袭来,那闪光又被淹没了!苏秦气恼异常,抓起案上的缝书锥对着大腿猛然一刺,一股鲜血“哧”的喷了出来!苏秦猛然清醒,啊!“机在于目”,就是见机而动,不死守一端!

  “啊哈哈哈哈哈!”苏秦仰天大笑,手舞足蹈,不想脚下一软,却扑在了大黄身上。冰天雪地的草庐里,苏秦抱着大黄睡过去了,人的鼾声与狗的呼噜声交织在了一起。

  四、战国乱象大演绎

  倏忽三年过去,草庐之外的世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件大事,便是“齐魏相王”,东方两大王国结成了同盟,列国顿时陷入混乱!苏秦西出铩羽,张仪南下折翅。在战国间倒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但很快就在剧烈的争夺中被人们忘记了。齐威王本来想派特使赴楚,敦请张仪北返齐国,可听说了张仪在楚国“错断兵事”的探报后,却对张仪的才能又产生了怀疑,觉得书生毕竟不能成事,便不再动作,听任张仪自生自灭了。但是,齐威王却没有忘记张仪“齐魏相王”的谋划,觉得这是齐国打开僵局的妙棋。于是,齐威王立即派靖郭君田婴主持大计,秘密与魏国联络。按照齐国的朝臣状况,此等军国大事本当由丞相驺忌主持。可齐威王对驺忌已经失去信任,本来是要等张仪入朝后再处置驺忌的,如今放弃了张仪,自然要另找个适当的时机罢黜了驺忌。反复权衡,齐威王便选择了“齐魏相王”这个关节,既向天下昭示齐国新气象,又能借此树起新主政大臣的人望。

  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族弟,与原来的上将军田忌是堂兄弟。齐威王对王族子弟很少大用,深恐他们拥有大片封地属民,如果再拥有国府大权,很可能尾大不掉。田忌已经是上将军了,自然不能再用他的堂弟做文职大臣。当初使用乐师出身且与王族不和的驺忌做丞相,实际上也是牵制王族在国府的势力。待田忌孙膑出走,齐威王顿时感到国府萧瑟,少了左膀由臂,可处置田忌的决策是自己做出的,又不好公然迁怒于驺忌,一肚子火气便憋了下来。自从张仪给他透彻的剖析了齐国的困境,齐威王才感到了真正的急迫。如果再不物色大才,齐国只怕就要无疾而终了。着急是着急,齐威王毕竟久经沧海,还要做得不着痕迹,不能引起朝局动荡。田婴虽是贤明豁达,却从来没有担当过大任,也没有建立过什么功勋,全靠王族爵位继承制做了靖郭君。用他的好处在于:此人既不构成威胁,朝臣又提不出异议,即使田忌能够归来,拿掉他也很容易。于是,齐威王公开下诏,授田婴上卿之职,主司“齐魏相王”大事。

  三天之后,驺忌便呈上了《辞官书》,请求归老林泉以养沉疴。

  齐威王立即下诏嘉勉,对驺忌的功勋与辛劳表彰一番,末了“特赐三百金,准封成侯,回归封地,颐养天年,以慰朝野感念之心。”随后便立即册封田婴为齐国丞相,赴徐州筹划齐魏会盟。

  田婴与魏国新丞相惠施紧张的忙碌了两个多月,秋天到来的时候,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徐州的泗水东岸举行了“相王”大典。徐州本是大禹治水后划分的古九州之一,《书·禹贡》记载:“海(黄海)、岱(泰山)及淮(水),惟徐州。”徐州的广大地面除了魏、齐、楚三大国各有领土外,还有宋国、薛国、滕国、邹国、鲁国几个夹缝中的老诸侯国。以当时的势力范围,除了不太安分的宋国,这几个老小诸侯都是齐国的后院。齐魏会盟的地点,便就在这几个老诸侯的边缘。这是齐威王选定的地点。他想借此震慑这几个小国,从而安定后院,使齐国能够全力在中原伸展。魏惠王这时已经威风尽失,雄心大减,对齐威王的会盟主张直有点儿受宠若惊,生怕呼应不周,哪里顾得提出异议?所以一切,便都听从了齐国的安排。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