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帝国_孙皓晖【6卷完结】(667)

  就这样,经过一个冬天的筹划,燕王的禅让诏书便在开春时节颁发了。诏书颁布后,非但燕国朝野震动,连几个大国都莫名惊讶,纷纷派出特使到燕国探察究竟。秦国竟然派了一个少年王子叫嬴稷,做长驻燕国的特使。子之怕这个嬴稷与栎阳公主勾联,对他监视得很紧。荆燕还听说,有个燕国王子逃出了王宫,自称太子,正在王室部族的封地与辽东大军中联络,要举事夺位。荆燕因急着回来报告消息,竟没有时间备细打探这个太子的踪迹。

  “我看,燕国是要大乱一场了。”末了,荆燕忧心忡忡的说了一句。

  苏秦早已经听得黑了脸,拍案大叫:“子之可恶!苏代可怜!从古至今,有这般变法么?有这般新政么?一个狼子野心!一个助纣为虐!还妄称大贤王太师,千古笑柄!笑柄!”

  “季子,小声点儿了。“燕姬连忙捧过一盏热茶劝慰道:“各人路要自己走的,对子之,对苏代,你都问心无愧了。事已至此,只有心平气和,方能谋划良方啊。”

  苏秦长叹一声,竟是热泪盈眶:“我是心恸苏代……多好的一个弟弟,我不该让他与子之联姻,是我害了他啊……”说着竟是悲从中来,不禁放声大哭。

  燕姬默默的拭着眼泪,给苏秦拿来了一方热腾腾的布巾。良久,苏秦止住了唏嘘平静下来,燕姬低声道:“季子,我看还是将苏厉接到齐国来吧,该让他经经世事了。”苏秦愣怔了片刻,恍然点头:“对,不能让他再到燕国去了!荆燕兄弟,你就再辛苦一次,跑一趟洛阳了。”荆燕笑道:“大哥哪里话?本是该当的,又是大事,我天亮便走!”

  次日早晨,苏秦便匆匆来到孟尝君府商议对策。孟尝君倒是一时没有个定准主张,只是觉得禅让大典尚未举行,说动齐王恐怕很难。苏秦却觉得,应该让齐王知道燕国的禅让内幕,可是如何让齐王知道?却是想不出一个妥当办法。两人一时不得要领,思忖间孟尝君恍然笑道:“身边一个大才女都忘记了!我看让嫂夫人说说,此等事,她比你我高明。”苏秦也醒悟过来:“我为苏代的事心烦,倒是真没和她说起呢。”

  两人便又驱车回到丞相府,燕姬正在苏秦书房翻检典籍,听孟尝君一说倒是笑了:“季子实诚,算人机谋历来不工呢。我倒是想了个法子,只是不知能否用得?”苏秦笑道:“你但说吧。”燕姬道:“八个字:密人密报,投其所好。”孟尝君大笑:“好!只听这八个字,便对了路数!”燕姬笑道:“小心奖错了呢,你俩且听我说了再议。”便如此这般说了一遍,苏秦与孟尝君竟是不约而同的齐声赞成,三人便分头安顿去了。

  孟尝君当即进宫,对齐宣王禀报了一个秘密军情:燕国正在彰水北岸的河谷山林中部署军马,意图难料!齐宣王顿时起了疑心,彰水两岸多湖泊,历来是渔猎佳地,也是燕齐两国最敏感的地带;渔民为了争夺水面,在这一带常有冲突;齐威王在位时,曾与燕国在彰水边境打过两次大仗,才划定了各自的渔猎范围,那时自然是齐国占了大便宜。后来,燕国实力不济无力反扑,也就渐渐的相安无事了。如今燕国在这里集结军马,莫非又要滋生事端?

  沉吟之间,齐宣王皱着眉头道:“子之还没做燕王,就想翻云覆雨?”说得一句却又突然打住了。孟尝君小心翼翼道:“从既往邦交看,子之对齐国倒是礼敬有加,当不会有险恶用心。”齐宣王冷笑道:“礼敬有加?那得看时候。”转而笑道:“以上将军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孟尝君道:“我方当有所防备。以臣之见,可否以庆贺燕国禅让为由,派出特使,秘密探察子之的真实图谋,而后再做决断?”齐宣王立即点头:“另外,上将军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立即向彰水南岸秘密增兵,以防不测。”孟尝君连连点头称是,便出宫部署调兵去了。

  三日之后,苏秦进宫向齐宣王禀报新法令推行进展,顺便呈递了一封来自燕国的尚未开启的机密义报。义报,是春秋战国时各国在外国做生意的商人,向本国官署发回的敌情报告;因商人不是官派秘使,也不是军中斥候,本无探事职责,所以时人称为“义报”。齐宣王接过义报道:“丞相为何却不开启?”苏秦道:“臣在燕国多年,未免多有瓜葛,处置燕国事务惟恐失当,何如我王亲自决断?”齐宣王笑了:“丞相但以公心便了,何须如此避嫌?”说着便启开义报观看,看着看着脸色便阴沉了下来,将义报丢在了书案:“岂有此理!丞相看看,子之在燕国做得好事。”苏秦拿过义报浏览了一番,便是一声叹息:“这个子之啊,当年还是良臣一个,如何倏忽之间便换了个人一般?”齐宣王揶揄笑道:“良臣?目下只怕是狼臣了。”又敲着书案道:“身为大臣,若堂堂正正的凭实力取代燕王,尚可对天下说话,使出这般阴狠手段,不是自绝于天下么?”苏秦又是一声叹息:“子之行事虽无定准,然对齐国还是恭顺的。”齐宣王嘿嘿冷笑了几声,竟是不再说话。苏秦也不再说燕国的事,只是将变法事宜禀报了一番,便告辞出宫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