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贼三国_pener/巴孤【完结】(31)


  次日,人报西面刘备大军驻扎不前,又有书信送来。周瑜拆开看时,书中尽是殷勤劝慰之语,并再提两家联盟之意。周瑜不看则已,看后切齿道:“刘备口蜜腹剑,反复机关,是刻意辱我也!”箭疮迸裂,昏迷不醒。众将急急救护,半晌醒来,长叹一声:“我得奉明主,建立功业,苦恨一步失算,致令有今日尴尬。”唤左右取纸笔来,先提笔写书与孙权,荐鲁肃自代;再写书信与其子。书罢,将笔一掷,长笑三声,倒于榻上。众将看时,已自气绝。
  列位看官,你道这是何事?原来夜里袭击吴军的,正是吴用早先派出的秦明、花荣一路人马。因埋伏得远,未及赶拢参战,吴用见刘备大军赶来,便遣他急速东行,于路伏击。那书信却是吴用捏造,教玉臂匠金大坚伪造刘备之印盖上,然后由戴宗赶上秦明人马,教放于一小校怀中,故意给他作高官打扮,杀了乘乱扔在战场上以惑他人。夜色中射周瑜那一箭的,正是花荣。当下迫死了周瑜,挑得孙刘愈加不合,他好从中取事。
  周瑜既死,孙瑜与众将整顿了人马,扶柩东归。关羽得刘备之令,已撤了进夏口之兵,因此吴军一无阻拦,回归本地。
  孙权闻之周瑜身故,痛哭不止,左右皆伤感。及闻前后经过,大怒,拔剑斩案上镇纸,道:“刘备狼心狗肺之徒,假作仁义,害死公瑾,孤誓报此仇!”便要叫倾起吴会之兵,向西来攻刘备。正是:未闻洛北鼙鼓动,先看江东兵马来。毕竟孙权攻刘备胜败如何,且看下回。
  

  *****************************************************************************

  第十一回:诸葛亮南徐遇刺,呼延灼宛城起兵

  且说周瑜在巴丘病故,消息传到南徐,孙权悲愤交集,便要起兵攻伐刘备。正在准备,鲁肃步入,道:“主公欲讨伐刘备?”孙权道:“正是。”鲁肃道:“然则胜算几何?”孙权道:“管他胜算,刘备害死周郎,此仇能不报耶?”鲁肃点点头,二人分坐而下,鲁肃又问:“攻灭刘备之后,曹操若是起兵南下,如何应对?”孙权色变道:“纵是江东亡于曹操之手,亦不能放过刘备!”鲁肃道:“若是曹操害死周郎,又当如何?”孙权一愣,变不言语。
  鲁肃道:“孙刘联盟,事关重大,眼明人哪个不知?曹操为识寝食不安,公所知也。今日我两家冲突,本属汉室不幸,而曹贼于中挑拨是非,令我相互结仇,其心甚毒。主公请想,刘备若有心害死公瑾,为何令关羽放开江夏大路让我军顺畅回国?这其中蹊跷,不可不查。”
  孙权道:“然则彼伏兵截杀我部,总不是假吧?”鲁肃道:“拦我人马,这个自然是刘备欲独自取蜀,我如何不知?所以起先便劝主公莫要先动。今日两家在公安冲突,刘备若是存心与我为敌,则暗害公瑾之后,可一举灭我西征之军。今有此举,足见其联盟之心尚在。至于暗中截杀我军之人,蒙面又无旗号,来历不明,或是曹操安排恐未知也。”
  孙权听了,沉吟不语。鲁肃又道:“公瑾一生呕心沥血,何也?皆是为了江东基业,替主公谋下一方霸权。今日值多事之秋,主公务要悉心思索,如何开疆拓土,内则勤修民政,外则争霸天下,方才对得起公瑾一片赤诚。若是意气用事,为奸人所用,则公瑾在天之灵,亦难安也。”
  孙权埋头又想了半晌,击案而起道:“子敬,多谢教诲!”
  鲁肃黯然道:“我一时失于计较,致令公瑾为奸人暗害,从今而后,唯有尽心竭虑,辅佐主公,以无愧公瑾重托。”
  于是在江东为周瑜大事操办葬仪。选定吉日,大设灵堂,祭品丰厚,文武百官云集。孙权自抚棺痛哭,众人无不垂泪。
  忽报刘备遣诸葛亮前来吊孝。东吴众官面面相觑。片刻,周泰大喝道:“那厮还敢来耀武扬威,以我江东无刀剑杀人么!”便要去从人手中拿剑。鲁肃急急拦住:“幼平休动!”,对孙权道:“主公,刘备遣诸葛亮前来,足见和盟意思。不妨先请入,看他如何。”
  孙权点头,便叫请入。片刻,诸葛亮带孝而入,先洒酒浇奠,宣读祭文,神调哀拗,闻者皆动容。读毕,伏地大哭,泪如泉涌。东吴众人皆感伤心,涕泪俱下。众人看诸葛亮如此,心中怨愤消了大半。
  诸葛亮哭了一阵,起身扶棺道:“公瑾,公瑾,汝今日一去,我两家联盟大业,几欲摇摇!在天若有灵,当佑我等主公,永结盟好,共灭国贼,勿使义士相残,奸人得意,此我两家大业,公瑾在天,能助我否?”说到伤心之处,复又大哭。众人皆哭。鲁肃含泪谓众人道:“诸公,孔明先生所表,肺腑之言。我等切不可令国贼窃喜,教公瑾伤心世事了。”众皆称是。于是这孙刘两家的嫌隙又渐渐抚平。诸葛亮又唤入赵云,云亦洒泪祭了,于是各自散去。
  当晚,孙权于府邸内设便宴招待诸葛亮,鲁肃作陪。酒过三巡,诸葛亮先道:“吴侯,我今来江东,一面是为公瑾吊孝,一面是与吴侯相议前次纠纷。”孙权不语。诸葛亮道:“前次我两军于公安冲突,致令奸人下手,暗害公瑾,实出误会。我亦知江东众将,多有仇怨,全亏吴侯深明大局,在此谢过。”孙权冷笑道:“诸葛先生自然是一片好意,但此物又是如何?”将那盖有刘备信印的密令取出。孔明看罢,微一思索,道:“吴侯明鉴,此必奸人伪造也。吴侯请想,我主公若是安排人要暗害吴军,何必把自家信印带到军中,万一失手,岂不解释不清?此显是奸人用诡计挑拨离间我两家关系,吴侯不可不防。”孙权悟道:“原来如此。”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