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林肯_[德]艾密尔·特鲁维克【完结】(100)

  我们必须向全世界证明,能够公平选举的人也完全有能力平定叛乱,我也必须向全世界证明,选票是枪弹的合法继承者,一旦选票公平地,符合宪法地做出了决定,就不允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再次使用暴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向世人证明,凡是通过选举无法得到的东西也无法通过战争获得;这样我们也就能让世人明白,发动这场战争的人是何等愚蠢和狂妄!”

  以大家风范,他先列举数字,而后阐述观点,先是对选民们讲,而后是向全世界大声疾呼。当他在全世界人的面前把合众国的本质称作是一种新的尝试时,这种说法便成为了林肯的一种理念,其根本思想是他从青年时代以来就经常提到的杰斐逊和克莱的思想。全世界的人们有着更为伟大的事业,所以今天除去国家之外还有更多的问题指待解决。林肯毫不懈怠地关注着全人类崇高的问题,把合众国思想视为作事的原则。他虽然把这种原则置于奴隶问题之上,但却一直认为,一般来看,自由又高于合众国的利益,他现在宣称,已经到了给世界人民上演一出轰轰烈烈的道德大戏的时候了——这也是他的心声!

  但不久,这个问题的社会层面比政治层面引起了他更大的注意。于是,他在几个月后的一次讲话中说道,保住民主原则乃是这次战斗的主要目标,因为现在南方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考虑,该不该倒退回君主立宪制度中去。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点尚不为人所知,那就是:“有一个与此有关的论点,我想还不像别的大多数的观点一样是些老生常谈,所以我想简单讲一讲,请大家稍加注意,那就是,力图使资本即便不高于劳动,也和它处于同等地位的尝试。有人说,劳动只有和资本联系起来才会存在,即认为,除非另一个拥有资本的人指使一个人去劳动,否则,谁也不会去劳动的。而后,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用资本雇佣劳动者,让他们自由劳动好呢,还是用资本买下他们,强迫他们劳动好?讲到这一步,得出的结论便是,所有劳动者要么是雇工,要么就是奴隶。而且还有人据此进一步推断说,一个人只要一次当了雇工,终身只能当雇工。”

  “但事实上,资本和劳动之间并不存在他们所设想的那种关系。也没有哪个自由人会去终身当雇工。这两种假设以及所有由此而得出的结论都是无稽之谈。劳动先于资本,资本只是劳动的产物,如果没有劳动,就根本不可能有资本。劳动超出了资本,因而应当比资本得到更多的重视。资本有其自身的权力,它也应该像其他权力一样受到保护。无可否认,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的关系。那种观点的错误仅仅在于认为社会的全部劳动都存在于那种关系之中。我们的社会里只有少数人拥有资本,他们害怕劳动,愿意用他们的资本去雇佣或者买下另外一些人来为他们劳动。而一个为数众多的第三等级不属于这两个人群,他们既不为别人劳动也不要别人为他们劳动。在大多数南方州中,大多数人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奴隶主。

  男人们和他的全家在自己的农场上、家里和店铺中为自己劳动,收人也归他们自己所有。他们既不依靠资本也不雇工或奴役别人。……一些刚踏入社会的人,手脚灵活却不名一文,在这世界上,起初只为了挣些工资而干活;然后设法积攒一些钱给自己买土地和农具,开始为自己劳动;最后他们又雇佣一些刚刚步入社会的人做他们的帮手。这才是公正、合理和繁荣的制度,它会给所有人带来活力,让一切人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在我们当中,谁也比不上那些靠劳动白手起家的人更值得尊重。

  不是靠劳动创造的东西,他们连碰也不碰一下。在这一点上,他们比其他任何人做得更好。这些人不会把自己已经享有的政治权力轻易交出去,也不会放弃前进的机会。为了保住自由,他们宁愿接受任何的挑战!”

  这一番话若是出现在教科书上,或是由一位教授在讲台上念出来,听的人都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可它却出自于一名总统之口,而且是在战争岁月里,就显得有些不寻常了。虽然它是写给农夫们和雇员们的,全国的农夫和雇员不久后就能在各种不同的报纸、杂志上读到这段文字;它也是写给南方那些穷苦的白人,让他们看过后对那里的制度产生怀疑的。但是,其魁力以及历史深意却来自于作者本身。作为一个懂得如何使用策略,懂得如何把握文风的人,他原本不应该在长长的战争公告的结尾处离题万里地讲那什么理论问题。只是由于他一直都在关注着这种全人类的普遍问题,所以他,在全世界人的面前讲这番话,况且在那个世纪六十年代,新的社会思想已经形成并传播开来了。这个过去曾给人劈过木头,打过短工的林肯,无需去欧洲追溯自己家族传统,他是土生土长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的,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财富,在世人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过去。如今,他公然向敌人,向华盛顿的社会提出了异议,认为那些曾被雇佣过,而后又凭着智慧和勤劳白手起家的人,比其他人更应该得到尊重。  四、征服内阁

  早上六点钟,尽管夏天的阳光早已把它那最初的光辉洒落下来,但街上仍旧人迹稀少。有一个人路过白宫时,看到白宫的门口站着一个大个子,穿着蓝裤子,脚踏一双特大号的拖鞋。他们俩认得。大个子亲切地叫了他一声说:“晦,你好!我正在找那个送报的小伙子。如果您路过那边的街角,请让他过来找我一趟!”他还像在斯普林菲尔德当律师时一样,他这种农民式的问候方法在这里也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每天清早他依旧站在大门口,好奇心和不安还是会自然地让他返回到本来他久已习惯的生活方式中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