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_于江欣【完结】(174)

  就这样,地中海战场连同轴心国的未来命运,或许还有更多的东西,似乎都集中在埃恃纳这个小小桥头堡上。轴心国部队正在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并把兵力集中在一个十分适宜于防御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地区,英军的装甲部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巧妙地部署在山坡缝隙阵地上的德国部队而束手无策。

  蒙哥马利本来打算以一个军在埃特纳火山以东沿海岸进攻,另一个军在火山以西通过莱昂堡,然后,两个军尽快前出至墨西拿海峡。但是,在敌军的坚固防御面前他一筹莫展。伞兵部队在普利马索莱桥失守,随后,英军主力部队开到,进行了3 天激战,终于夺回这座桥梁。通往卡塔尼亚平原的道路是打通了,但为时已晚,英军向北推进的意图由于德军预备队不断加强抵抗而未能如愿以偿。7 月17 日以来,第8 集团军停滞在卡塔尼亚平原上,前面是敌人重兵防守的埃特纳山棱堡,突入北上各山口的希望渺茫,蒙哥马利被迫把第8 集团军的主力西调,以便穿过内地山区和埃特纳山周围迂回前进,这是他直捣墨西拿的唯一希望。

  不料平原上疟疾流行,英军因病减员人数高达1 万多,第8 集团军还从来没有因疾病而遭到如此大的损失。7 月21 日,蒙哥马利被迫定下在东翼转入防御的决心,等待北非援军的到来。

  蒙哥马利的缓慢行动给巴顿留下了笑柄。“对美军的实力和速度,亚历山大一点儿也不了解。英军昨天用一个整师攻打卡塔尼亚,结果只前进了400码。”巴顿这样嘲笑道。

  作为一个优秀的战术家,巴顿在指挥战斗时总是清楚地估计到速度的价值。神速的行动常常能将敌人暂时的优势减小到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有利战机并防止敌人重新调整兵力抵挡连续的进攻。这样,只要争得速度和下定决心,每一次连续进攻就会比前一次更容易获得胜利,就能从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巴顿将这一原则坚定不移地应用于巴勒莫之战。

  7 月18 日早晨,巴顿电告特拉斯科特:“我要求你在5 天之内进入巴勒莫。”这是一个苛刻的命令。该城远在100 英里之外,特拉斯科特的部队得完全靠步行前往。但是巴顿相信他的部下的训练、体质、信心、斗志和熟练的指挥技能,相信他们能够做到这点。

  当天下午,暂编军做好了进军巴勒莫的准备。傍晚,凯斯将军在会上宣布:进攻将于明天早晨(7 月19 日)5 时开始。

  这100 多英里路程的头50 英里是崎岖不平的山乡,然后要穿过40 英里的高低起伏的内地高原地带,最后通过在西面和南面封锁着巴勒莫的多岩的高地。美军推进速度之快就像是在公路上行军。侦察部队在前面开路,几乎不费什么枪弹,就可以让意军部队放下武器投降。第一天晚上,暂编军已占领25 英里的地盘了。第二天又前进了20 英里,并占领了西亚卡。

  经过两天的进军,凯斯将军确信不会遭到敌人的重大抵抗,这是使用装甲部队的好机会。于是,他决定将第2 装甲师投入战斗。征得巴顿的批准后,凯斯命令该师师长加菲将散布在里贝拉至阿格里真托方圆25 英里地区的装甲师集中起来,同时,他组成一支包括两个突击营的X 特遣队,由达比上校指挥用于攻占卡斯特尔维特拉诺。该特遣队一方面应保护暂编军的左翼和后侧,但主要是为参加决战的第2 装甲师打开缺口。7 月21 日,特遣队占领了卡斯特尔维特拉诺,第2 装甲师迅即开往城西北,准备利用这一突破口。

  7 月22 日是决战的日子,特遣队沿海岸线挥师西进,第2 装甲师也投入行动,它向东北迅速推进到巴勒莫郊外。与此同时,特拉斯科特的第3 师以每小时3 英里的速度从科列奥奈步行赶到城东南的阵地。

  美军犹如神兵天降,突然抵达巴勒莫城门口,使守军惊慌失措。他们对战争早已厌恶之极,根本无心抵抗。第2 装甲师很快进入城内,第3 步兵师负责保护该城重要设施。当晚7 时后,美国军官在皇宫正式接受了意大利守军的投降。

  巴顿到达城中心的四角广场时已经是下半夜了。他同凯斯、加菲一道接管了所谓的皇宫并将其作为司令部。

  “将军,你并不打算真住在这儿吧?如果你让我去找找,我能找到比这鬼地方强得多的现代化的漂亮房子。”讲求实际的副官斯蒂勒上尉劝阻道。

  但巴顿决定住在这“鬼地方”,这更像个征服者的样子。

  第二天,巴顿接到亚历山大将军发来的电报。“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电文写道,“干得漂亮。向你和你的全体优秀官兵致以最衷心的祝贺。”

  当攻克巴勒莫的消息传到阿尔及尔时,艾森豪威尔兴高采烈。尽管夺取巴勒莫毫无战略价值,但政治上的意义却极为重大。进攻西西里岛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毕竟是美国人夺取的,这使东线的蒙哥马利黯然失色。

  随后,巴顿向记者们公布了这次闪电战的统计数字:俘获敌军约4.4万人,打死打伤6000 人,击落敌机190 架,缴获大炮67 门。美军仅损失200余人。

  “巴勒莫战役是使用坦克的典范,”巴顿得意洋洋地宣布,“我把坦克远远地放在后面,这样敌人就不知道我们将在什么地方使用坦克;而后,当步兵打开缺口时,坦克便迅速地蜂拥而入。这种方法能保证胜利,减少损失,但要成功地使用这种方法,则要有优秀的领导..”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