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史话_汪公纪【完结】(29)

  丰臣秀吉的作为与事功(3)

  晏然日与宾客饮酒,聚书为乐。

  是极其风雅的聚乐。秀吉则将它变质,成为不可耐的俗事,他亲自到皇宫去接驾,然后随辇扈送,卤薄之盛,前所未有。据当时的记载,〈聚乐行幸记〉里说:

  车驾还没有出宫门,前驱倒已经到了聚乐第。天皇临幸后,秀吉恭恭敬敬地献上珍物,同时奏乐,如此者前后总共七次。通宵盛宴,继之以歌舞。

  秀吉穿着锦绣的朝服,坐在天皇的右侧,文武百官依次坐定,就由秀吉宣读誓词,辞曰:

  奉戴皇恩,竭力王事,莫敢或怠。皇家之邑莫敢或侵,侵者相共诮责之。戒嘱子孙,莫敢或渝……违斯盟者,六十六州神只大罚殛之。

  第二天再大燕由远道来参拜的外官。然后由天皇开始作“歌”,臣下都一一陪“和”。天皇玩得高兴,原本准备三天的游幸,延长到五天才算兴尽回銮。京都的老百姓已久没有见过这样的盛况,都互相庆贺,太平盛世终于重现。“食色性也”,秀吉当然也是个色鬼。他的婚姻虽然美满,但禁不住在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实行一夫一妻制,谁能养得起,谁都可以多有几房家眷。秀吉做到了关白,富贵荣华集于一身,后宫之中,要多少人就能有多少人,谁也管不了他。在天正十三年一位天主教的传教士,路易·佛罗依斯,写给教宗的报告中,描叙秀吉的私生活,说:“关白放纵、不检点的程度,确实惊人,他表现了动物肉欲沉溺的本性,在他后宫里,已经有了两百多妇女,但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其实他才五十岁),只要看见他所喜欢的女人,不论何时何地,是何出身,他都拉到后宫,截留两三晚再遣送回家……”这位神父真是少见多怪,在那时,任何地方的帝王、高官显贵、有权有势的人,哪一个人的私生活不是这样?就连教宗也不例外。不过路易的报告也未必正确。他连秀吉的年龄都没有认真地考证过,关于秀吉的私生活当然也只不过是耳闻。秀吉对于八重,他的正妻,始终十分尊重,八重虽然没给他生下一男半女来,究竟是糟糠之妻,对她的恩情并未稍减。不过为了求子嗣起见,除了娶前田利家的女儿摩阿之外,也娶过其他女子。说也奇怪,都生不出孩子。天正十六年,他由九州岛凯旋回来,发现一直寄食在他家里,信长的三位外甥女都已长成,个个亭亭玉立,尤其年长的一个,已经二十岁,艳丽绝伦。三女都该择配,秀吉便不客气纳了大姊为侧室,她小名茶茶,这时候将她安置在淀城,于是秀吉的亲友僚属都称之为淀君。而“淀”在日文的读音恰好是窈窕。窈窕很自然地得了宠,很快地又怀了孕。秀吉的喜悦非同小可。翌年的五月,生下了一个小小子。秀吉有后了。从此他的人生观改变,更想为他的子孙创立一个亘古以来从未有的大帝国。秀吉对于故主信长,无疑是极为崇敬。信长的所作所为,他很少改动。唯独对于基督徒的态度,则有极大的不同。不过倘若信长当年也发现了秀吉所经验的事实的话,可能也会像秀吉一样,成为一个反基督教的死硬派。信长首次与耶稣教会的传教士路易·佛罗依斯会见时,是公历一五六九年的四月初八。约在三十年前,一艘葡萄牙船在种子岛(九州岛的南端)触礁,受到当地的人民官宪善意的援助接待,传回到葡国去之后,葡国的船只便不断常来,主要的是做生意。所谓的种子岛枪,就是这时传来日本。到了一五四九年,传教士克萨维野到鹿儿岛开始传教,两年之间,他居然吸收到七百六十人受洗,经过三十余年后,信徒激增,到一五八二年,已经超过十五万人。其中如“大友”、“大村”、“有马”等,都是九州岛方面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大人物。他们为了表示虔诚,特地挑选了几个伶俐的童男代表他们,到罗马晋谒教宗。不过这信仰风气只停留在九州岛区域。西洋传教士虽然也到过京畿一带,但佛教的声势究竟深固,基督教义不能得到大众的共鸣。唯独信长基于好奇,想引进新知识,同时他又憎恶佛徒的腐化与猖狂,想用另一种宗教作为对佞佛的解毒剂。他延见佛罗依斯时,问他:倘若日本没有一个人信仰上帝,你便怎么样?佛罗依斯答道:纵然一个人都没有,我还是继续传道,绝不回去。信长很为嘉许。不过他自己没有表示过有听道受洗的意愿,也从来没有奖励过他的部属去信基督教。至于在征伐九州岛以前,秀吉对于基督教问题,似乎没有考虑过。但是九州岛之征、九州岛之旅,使他亲眼目睹九州岛的种种,不由得他不采取积极的对策。耶稣教会在日本本岛所表现的形象是柔和的。它传教布道,宣导福音,像是个毫无副作用只是与人为善的组织。但是在九州岛,它的面貌便完全不同。它有主张、有目的、有计划、有行动、有绵密的基层组织。在天正十五年,耶稣教会派去的传教士已经超过一百名,信徒约有三十万人,显然是个不容轻侮的力量,如果贸然取缔,可能酿成难以收拾的祸害。秀吉看清楚了这一点,他暂时不声不响,待他在凯旋回程之中,到了“博德港”,脱离基督徒影响范围时,会集了地方官宪,提出了几个问题,命令传教士答复。一、耶稣教会根据什么权力,强令日本人成为基督徒?二、为什么不断地怂恿信徒去毁坏庙宇及排斥僧道?三、为什么劝诱人民宰杀帮人耕种的牲畜,如牛马?四、为什么准许葡萄牙商人将日本人送往印度当奴隶?当然没有一个答复能使他满意,于是他下令限在二十日之内,勒令所有的传教士出境,否则处死。这道命令,不过是虚声恫吓,并没有认真执行。秀吉在九州岛所表现的姿态,是异常宽大,对传教士当然也不例外,他只是想要他们稍自敛迹就行了,并无意真正赶他们走。不过在传教士这一面,怎么肯认输,既得的权益如何能放松,终于迫使秀吉不能不采取更严厉的手段。传教士为什么要来,来的目的是什么?在秀吉心中盘算着,起初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但终于他明了了。在葡萄牙人之外,又来了一批西班牙人,自称是上帝的使臣。他们不是耶稣教会派,而是弗朗西斯教派,两派起了争执,互相攻讦,要求日本官方处理。恰巧这时又有一艘西班牙船在“土佐”触礁,受日方救助。船上的水手为了表示他们的国度伟大,领土广阔,大吹特吹,说得天花乱坠。他们兴高采烈地谈道:“咱们的国王才聪明呢!他先派传教士宣导福音,诱邀当地人民信教,然后命令兵将去征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扩张了版图。”水手们的话是否真实,姑且不论,但听到秀吉耳朵里去后,使他恍然大悟,原来洋人存心不良,传教士是侵略者的先遣部队。他们是披了羊皮的虎狼。于是在天正十六年的五月,秀吉下令驱逐传教士,毁长崎教堂,禁人民信教。这是他第二次“排斥教会”的行动。这次是认真的。秀吉好大喜功。他是个穷苦出身的孩子,从小受尽缺钱的委屈,他一生不会忘记他母亲所交给他的那一串永乐制钱!现在他富贵集于一身,他要尽情花钱,尽情享受荣华。他喜欢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殿堂。他受到织田信长的影响。信长重修了二条城,兴筑了安土的七层天主阁。他也替天皇造了仙洞宫,为自己建了大阪城、聚乐第。他动员人夫之众,是自从埃及金字塔以来向所未有。他营造的宫室,虽然不会有阿房宫那样雄伟,但由于时代的进化,豪华精细必然过之。现今还流传,用金箔装饰的用具,所谓桃山文化的产品,就是秀吉时代的工匠所创行的。他滥用黄金,日常用具都喜欢用黄金铸成。屏风、桌、几也都镶嵌黄金。日本武士原本受到中国禅宗的影响,讲究朴实淡雅,不慕荣利,如今被秀吉蒙上了一层黄金色。跟着,整个社会风气也随之丕变。“茶”和“禅”的韵味很能配合,苦苦涩涩,清香绕舌,余味无穷。“茶”传到日本来之后,极为武士所爱用。尤其当织田信长翦伐群雄的时候,他在不用兵的期间,不能不使他的部下有些事做,于是发起了所谓的“茶会”。虽然只是喝茶,但将茶叶磨成细粉,将水烧到恰到好处,坐相严肃,喝相端正,仪式十分隆重,使得爱好“形式”的日本人,认为“形式”也就是“内容”,会感到无上满足。当年既无高尔夫可打,又无麻将可搓,茶会就成为万方期待的娱乐、消遣。秀吉便利用茶会,作为他收揽人心的手段。“茶会”必须用茶具,茶具又必然是陶瓷制品。日本陶土不好,几百年来都烧不出精美的瓷品。因此高级的茶具大多数来自高丽,或来自明朝。一个好茶具都会视如拱璧。当年有名反复无常的松永久秀有一个三脚鼎形的茶壶名平蛛,为信长看中,希望见让,松永舍不得,后来他兵败,竟抱着他心爱的平蛛自焚而死。信长本人珍藏了很多茶具。他大宴部属的时候,便展览出来,任人观赏,他奖赐有功的部将时也用茶具。秀吉在“三木”城大捷之后所受到的重赏,就是信长颁赐给他的大茶壶,名为“四十石”。秀吉为了这“四十石”,特地开了一次大规模的茶会。信长逝世后,秀吉依然遵承信长的旧制,以“茶具”为收揽人心之用。因此他虽然酷使人力,但人也乐为所用。他最大一次的茶会,是“北野的大茶汤”,任何人都能参加,不分贵贱贫富,真正的与民同乐。场地是选在北野的森林之内,在松柏参天之中,选一席地摊开自己的茶具,三两人成为一组,行礼如仪地饮起茶来,主人是关白丰臣秀吉,穿着朝服端坐在临时搭设起来的茅亭里。老百姓环绕远望已经感觉满足,他们是当今所向无敌的英雄所邀请来的宾客。这次的“大茶汤”本来预定为十天,但一天就收场,是因为“肥后”有了叛乱,那不成器的成政为政不善,使得秀吉不得不分神另调兵将去镇抚。这次的“大茶汤”未能尽欢,但是留给后人一个难以忘怀的盛举 ── 历史上最初野餐式的茶会。至今流传下来的“茶道”,就是它的后身。秀吉收服九州岛之后,余下来的,只剩雄霸关东的北条氏。北条,自从北条早云发迹以来,惨淡经营历经四世,关东八州以及附近地区都在治下,倚险自固,虽然比不上当年征夷大将军鎌仓幕府的气势,但也俨然一方之主。秀吉早想去制伏他,不过那时德川家康还在游离之中,他勇冠群伦,身负盛誉,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很可能偏向北条,因为他与北条之间有了姻戚之谊,北条的嫡嗣“氏直”是他的女婿。尤其在小牧山之役后,秀吉与家康心中都不免存有芥蒂,加上真田昌幸不肯归还由北条境内夺来的沼田城,和家康起了冲突,而秀吉又左袒了真田,使得秀吉与家康之间更为尖锐。不过终因秀吉的气度与手腕超人,与家康化敌为友,结成郎舅,将家康纳入最亲密的伙伴之中后,形势又大变。北条不但少了一位有力的支柱,并且秀吉与家康的连手,打破了任何形势的均衡,而在北条氏直的心理上,自然兴起了依靠老岳丈庇护的侥幸心,不肯拼死战斗了。不过氏直的父亲北条氏政却倔强任性,他从小受父祖庇护,没有受过挫折,才智平平,而自以为超凡。秀吉在聚乐第宴请天皇,兼邀各地诸侯共会时,唯独氏政没有来。翌岁,秀吉又派了专人劝他入觐,他居然提出条件,要求真田昌幸先还他的沼田城之后再说。他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使得他亲家 ── 家康,都认为过分,老远地派人去将顺逆的形势说给他听,劝他入朝,但是他不听。秀吉依了他的要求,拨出了另外一所城池给了真田昌幸,命真田将沼田还给了北条。氏政得了沼田之后,依然没有来朝的动静,反而由真田递到了控诉。他告道:“北条守将进入沼田之后,又要占据‘那胡桃’城。‘那胡桃’城是我家坟墓之地,因此我说只遵命归还沼田,没有听说也出献‘那胡桃’,不料那守将居然派兵强占了。”秀吉得报大怒,又据说氏政对人扬言:“我关东八州一向不受任何人节制,当年源平二氏对立时,平氏的大军只进到了富士山脚下,闻水鸟起飞声,就惊恐而溃,如今丰臣秀吉又能拿我怎么样!”氏政的狂态,明明是接受挑战。秀吉不能再忍,于是奏请天皇,讨伐不臣的北条。秀吉调兵遣将时,确实经过一番考虑,他派大纳言德川家康率领所部为先锋征讨北条。他明知道家康与北条之间是“亲家”。虽然他本人与家康也是郎舅,但他的妹子已于前两月病逝,在亲情方面,已无任何瓜葛。现在只靠友谊,友谊能否胜过姻戚,这次的调遣似乎是秀吉有意试探家康有无偏袒北条的意向。家康也是聪明人,他受命为先锋之余,立刻命他的嗣子到京都秀吉的帐下,听候调遣,实际上是送子为质,以表明心迹。秀吉接到家康的嗣子之后大喜,看他装束土里土气,命妻室替他换上京都最时髦的衣裳,放他回去。秀吉此举明显地表示对家康有绝对的信任,无需任何人质。秀吉手下人眼见秀吉如此对家康推诚相待,免不了生妒,尤其最被秀吉宠信的石田三成,得机会便要进谗,假意地算是关心秀吉的安全,一再提醒他:家康是北条氏直的岳丈,可能相通,随时倒戈。不过秀吉不为所动,对家康倚重到底。秀吉这次动员的兵将是空前的,他不但倾全力大张挞伐,并且也藉此威吓更在关东以北不庭的强豪。他的大军节节进击,北条氏政当然不敌,关东八州诸城守将在重压之下,摧枯拉朽似地或死或降或逃。唯独氏政的首都还在顽抗。小田原是濒“相模”海湾的一座具有历史的古城,北条早云发迹之后,即以为都,祖孙相传历经四世,是关东首屈一指的名城,也是个屡经攻战的战场。北条氏政早有笼城的准备,在四周筑起了坚固无比的城堡,储存了大量粮草。氏政的计算是:如果秀吉大举来犯,迢迢长途军粮必然不继;如果小举,则他凭山川之险、士卒之勇,必然也能将秀吉击退。可惜他的估计还是错了。秀吉不但大举,并且调度了充足的粮秣而来,实施持久的围攻。秀吉是在天正十八年(公历一五九○年)三月初一率领大军,由京都整队出发,真是旌旗蔽天,甲冑耀日,老百姓夹道欢呼,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空前盛况。到了四月初一攻克了箱根,越过了最艰险的迭峦深渊,到达了小田原的城郊。秀吉下令将全城团团围困起来,截住来援的救兵,却不急急地去攻打小田原本城。他置酒高会,邀请各部主将德川家康、织田信雄等人,轮流到他营中欢聚,甚至将他的宠姬淀君也接了来,共享围城之乐。为了解慰军中的无聊,特地准许京都、大阪方面的商人前来买卖,艺人献技,歌舞,使得城中人心焦如焚。到了六月,秀吉请家康射了一封招降书给氏政父子。又秘密地和城内守将之一的松田宪秀相通为内应,许他事成之后,以关东最富的两州赏给他,松田动摇了,答应约期起事,秀吉立刻将松田的覆书派人送给了北条氏直。氏直大怒,将松田拘禁起来,杀了松田的儿子,从此城中人人自危。任韭山城守将的北条氏规是氏政的胞弟,本来就不赞同乃兄的蛮干,一向也与家康十分投契,这时挺身出来,知道事不可为,只能求和,请家康婉为先容,让他到小田原去劝说他乃兄。秀吉应允了所请之后,小田原便投降了。不过秀吉认为北条氏政是元凶,命他自裁,赦了氏直,却杀了那愿任内应的松田,说他是北条氏的叛贼,时为天正十八年七月。秀吉和家康有一天在战事未决、共同研究关东八州的形势时,秀吉忽然指着地图,对家康说道:“这一大片土地,在事定之后,我将全部委托给你!”家康闻言拜谢,秀吉又问家康:“你将来是否还在小田原建都?”家康点头称是,秀吉又指着地图说:“我细看距离小田原的东北约二十里之处,有城名江户,襟带山海,是个好地方,你可以建都。”家康连忙说:“遵命。”北条既定,秀吉在犒赏有功人士的时候,依约将关东八州划归家康,以换取家康原有的老家“三河”以及家康累年来恢拓的新境宇。两相比较,当然关东八州要广阔得多,不过区域面积虽大,但新抚之众未必能心服。家康手下兵将个个怨咨,谁也不甘离乡背井迁往一个陌生的地方,风俗习惯语言都会不同,尤其兵燹之余,城邑荒芜,毫无安全感可言。唯独家康坦然接受,虽然他明知道所谓的关东八州,实际上只有六州,“安房”的里见氏、“下野”的宇都氏,从来自立门户,不受任何方面的管束。要使他们听命归顺,还要很费周章。家康在他群臣的嗟叹声中,接收了关东。又遵照了秀吉的意旨迁往一个芦苇丛生、荒凉隘陋的小城“江户”里去,将他自己的旧领地“三河”、“骏河”、“甲斐”、“信浓”、“远江”,整顿清理完毕之后,奉献给了秀吉。秀吉大喜,家康是处理割让事宜最迅速的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