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倒桓_韩之昱【完结】(8)

  义兴郡内,有著名的太湖。在任期间,桓玄经常到湖畔游玩。

  有一天,他登高望远,突然面无表情地吟出了这样一句:

  “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就此弃官归国,在世袭的南郡公封邑里过起了无拘无束但也无从施展抱负的日子。直到七年前的隆安元年,他才借着藩镇动乱的机会逐渐崛起,先后荡平了殷仲堪、杨佺期、司马元显、刘牢之等强大敌手,成为开拓新王朝的一代天骄。

  现在,终于站在这壮丽的华林苑中,他的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几分踌躇满志、目空余子的自豪和成就感。

  他手边,放着几本奏折。在休憩时仍不忘公事,这是桓玄颇为自诩英明的习惯性举动。

  趁着心情不错,他拿起两三本奏折翻看。第一本是报告祥瑞,赞颂天下太平的折子,他微笑着扫了一眼就放下了。拿起第二本后,他只看了一两分钟,突然忍俊不禁般大笑了起来。

  “陛下笑什么呢?”

  边上有人问。

  那是桓玄最宠爱的侍中、东兴公殷仲文,他才华出众,容貌俊美,桓玄受封楚王时的九锡文,就是由他撰写的。

  “若读书半袁豹,则才不减班固。”

  士人中流传着这样的美誉。由此可见仲文天赋之高,但也说明他读书数量方面略有不足。

  在楚朝三大重臣中,武昌公王谧最受礼遇,但并不亲昵;临汝公卞范之最得亲昵,但又缺少礼遇;唯有殷仲文一人,既受亲昵,又得礼遇,可以称得上是桓玄身边的第一近臣了。

  “真是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桓玄扬起奏折,让仲文走近来看。

  “这是尚书省的表章,居然把‘春蒐’写成了‘春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混到高官厚禄的?”

  “果然不错,陛下真是明察秋毫!”

  仲文连忙附和。

  “嗯,这件事一定要严惩。”

  桓玄笑完之后,板起了脸。

  “就从左丞王纳之开始,尚书省所有官吏降黜一等。卿认为如何?”

  “陛下圣断。如此一来,下臣们想必也不敢再粗心大意了吧。”

  桓玄点点头,负手走到栏杆边,再度眺望远方。

  过了一会儿,他转头说:

  “不知道为什么,朕现在很想见一个人。”

  “是谁呢?”

  “就是那个刘裕啊!”

  桓玄感兴趣地说:“朕自从举兵以来,也算是精通戎马了。天下名将倒也见识了不少,但像刘裕这样的,倒还真是闻所未闻。”

  “陛下雄才大略,用兵如神。刘裕这干人只不过略知武事而已,与陛下相比,如萤火之比日月,又有什么值得陛下欣赏的呢?”

  “卿是文人,不懂军事。”桓玄慨叹着说:“在前几年的战事中,他曾经凭着一柄长刀独自驱散数千反军;也曾经率领四百人马日夜兼行,追赶拥有十万大军、千艘楼船的孙恩军,在京口大破贼党,孙恩仅以身免……像这样的战绩,不要说当代,就算是在以往的史事上,也从未出现过如此善战的将军。”

  他凝望着天边的云彩,不禁心向往之。

  “真想见见他,到底是怎样一位三头六臂的豪杰!”

  “陛下想见刘裕,那还不是小事一桩?只需派使者一名,便可召来。”

  “嗯,嗯。”

  桓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对了,过几天桓修有事入朝,就让他顺便把刘裕带来好了。仲文,你这就去办。快,越快越好!”

  他猛然惊醒,对仲文下令。仲文连忙跪拜告辞,前去修书了。

  “准备上京面圣?”

  接到桓修的通知,刘裕不由略微吃了一惊。

  在这四五个月里,他已经和京口、广陵的义士们都接上了头,进行了十来次秘密聚会,决定在本月底起事。然而,桓玄的突然召见,却打乱了他的计划安排。

  “道怜,你快找人把刘毅、何无忌两位请来。嗯,再把魏咏之、孟昶、诸葛长民几位也一起找来吧。”

  他对二弟吩咐后,边独自袖手坐在书房里,闭目养神。

  天气很凉爽舒畅,待在门窗洞开,微风习习的房间里,令人不禁去想:要是能永远就这样坐着,那该有多好!

  就这样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惬意光景,院子里传来人声,几位倒桓义士已陆续赶来。

  “寄奴,有什么事?”

  一进门,就响起了无忌的大嗓门。

  “是这样的。”

  刘裕将桓玄宣召一事简洁扼要地向众人道来。随后,他不动声色地发问:

  “对于此事,诸位有何见解呢?”

  “既然如此,不如及早举义,以免多生事端!”

  无忌当即开口,他已经忍耐了整整两年时间,再也无法忍受延长的等待了。

  “盘龙认为如何?”

  刘裕先把无忌的建议放在一边,向看起来正在思考什么的刘毅发问。

  黑脸的刘毅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眯着小眼沉思了片刻,缓缓说:

  “这是好事。”

  “好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