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解长征之谜_徐焰/马祥林【完结】(14)

  在经历过长征的一些领导人的讲话中,又常说长征后红军只剩下3万人。这一数字也有其依据,讲的只是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甘宁的人员,而不计算陕北红军及长征后扩大的人员,以及长征结束后西路军损失的人数。经历过长征而剩余的3万多红军指战员包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6000人;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3000人;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宁11万人;红四方面军在陕甘宁剩余人员14万人。

  对长征后剩下的人数从不同角度统计,才出现这两种不同说法。事实证明,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不仅在实际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又有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多数战士都可以带兵当干部。红军人数虽减少,革命力量却增强,并终将发展成一支赢得全国胜利的大军。

  【点评】军队有“根”损失才少

  红军长征中出现数量减员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革命根据地。红军离开根据地远征陷入无后方依托作战,除牺牲外,会经受缺粮和病饿的折磨,伤病员难以随军和妥善安置,这都会造成较大损失,而且难以有效补充。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减员较少,主要是采取了走一段路休整一段,并在途中建立根据地进行补充的方式。中央红军长征在毛泽东领导下到达陕北后获得大发展,更是显示出正确路线的威力。

  第二部分 领袖之谜

  第一章 运筹帷幄(1)

  ——毛泽东成为领导核心之谜

  邓小平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用这句话概括红军长征的历史,也恰如其分。在遭受挫败的危难时刻,毛泽东使党和军队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这一历史功绩在长征中体现得尤其突出。撤出中央苏区的红军,在突破四道封锁线后已经到了覆没的边缘,正是毛泽东走上领导岗位,才解救了危局。

  毛泽东不知道要去哪里

  1929年初,朱毛红军从井冈山突围东进,经过两年艰苦开拓,在赣南闽西建立起全国最大的中央苏区。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这一根据地的主要开拓者毛泽东众望所归,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成为中国革命力量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

  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中央苏区的大好局面,在1933年后便开始逆转。那些照搬苏联教条的领导者,否定了毛泽东摸索出的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弱小的力量与强敌打“堂堂之阵”的正规战。在一年时间里,根据地越打越小,由21个县被压缩到只有7个县,在敌军实施“铁桶计划”准备发起总攻前,红军主力被迫突围西进。

  长征出发前,毛泽东的身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职务仅剩下一个挂名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不过在全国范围内,“朱毛”仍是中国革命的象征。有些人在长征开始时甚至想把毛泽东留在即将陷落的中央苏区,但考虑到他的威望,没有这么做。全军突围前,临时中央委托熟悉根据地情况的毛泽东到于都一带察看地形,选择突围路线。在那里毛泽东突然患了重病,高烧40度以上,经傅连暲赶去抢救才得以脱险。大病初愈的毛泽东被担架抬着走上了长征路。当时中央纵队的女干部刘英询问说:“我们走到哪里去呢?”毛泽东回答:“不知道。”刘英当即说:“也是军事秘密吧!”毛泽东却正色说:“确实不知道!”

  这样一次重大行动的意图,临时中央总负责人并没有告诉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长征初期,由于呆板、错误的指挥,红军过湘江后几乎陷入绝境。这种惨败使广大指战员回想起前三次反“围剿”在毛“追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飞机泽东领导下节节胜利的情形。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人大声疾呼应让毛泽东指挥。此前红军丧失根据地被迫长征原本是一种不幸,然而在这一不幸之中,通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又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万幸。

  遵义会议上成为领导核心

  1934年12月上旬湘江之战后,出发时86万的中央红军只剩下3万多人。他们进入了崎岖的越城岭山区,暂时避开敌军包围。此时,部队前进的目标仍是到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而无线电侦察得到的报告是,国民党军已经以十几万军队布下口袋。如果中央红军不改变原有的指挥方式和预定计划,只有全军覆没。

  湘江之战后,红军广大干部对“左”的错误的不满达到顶点,原来的总负责人灰心丧气,周恩来主管了实际工作。此时毛泽东被邀请参加决策研究,他在通道召开的会议上力主放弃向湘西前进的计划,改向地方军阀统治薄弱的贵州前进。周恩来支持毛泽东的意见,批驳了“洋顾问”李德按原计划行动的主张。这次“通道转兵”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进入贵州未遇有力抵抗便占领了遵义,有了长征开始后第一个为时达半个月的休整期。

  遵义休整期间,部队补充了兵员服装,并得以医治伤病、恢复体力。中央政治局在城内召开了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举为政治局常委。根据会后陈云留下的传达记录,毛泽东未担任党的总负责,被确定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由于周恩来听从毛泽东的意见,因而事实上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