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连心锁_克扬/戈基【完结】(107)

  说到这里,哲峰眼里己经喻满了泪水,他好象没有说完,但已经说不下去了。他举起右臂,激动地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汉奸卖国贼!”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台下万余群众振臂齐呼,喊声响彻云霄,震撼着天地。

  哲峰向群众频频挥手,方炜、狄县长、蓉淑、刘大娘、刘大嫂、刘喜也一齐起立,来到台前,排成一线向大家挥手致意。

  绮丽的阳光照在主席台上,照在锦旗上,照在方炜、哲峰、蓉淑、刘大娘、刘大嫂、刘喜身上,照在小喜身上,照在连心锁上。连心锁闪耀着金光,金光又反射到他们的脸上,把他们的脸都映得通红晶亮。

  会场上响起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激昂、雄浑的歌声,在谷场上缭绕,在刘家郢回荡。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

  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歌声愈来愈强,愈来愈高,无产阶级为解放全人类而团结起来进行战斗的声浪,象一股不可抗拒的宏大力量,冲上高空,越过万水千山,奔向五洲四海……

  当晚,暮色苍茫,大地一片寂静。许方部队带着荣誉,带着人民的嘱托和期望,悄然开拔,向新的战斗目标挺进。他们将要以一个正规团的阵容,重新执行“主力”任务,创造更辉煌的成绩,争取更大的胜利。

  尾声

  一九五八年初秋的一天上午,朝鲜新义州车站上,停靠着一列即将开动的志愿军归国列车。列车上彩旗招展,一派鲜红,所有的车窗口上,都拥挤着许多手臂和面孔,向车站上激情地呼喊:

  “再见啦,亲爱的人民军战友!”

  “再见啦,英雄的朝鲜人民!”

  “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万岁!”

  “金日成首相万岁!”

  “毛主席万岁!”

  车站上,人山人海,鼓乐喧天,送行的朝鲜军民,也一齐挥舞着手臂,用朝语向着列车高呼:

  “再见啦,志愿军同志!”

  “朝中两国人民团结战斗的伟大友谊万岁!”

  “毛泽东主席万岁!”

  “金日成首相万岁!”

  在送行的人群里,在紧靠列车中央一节软席客车的地方,有一位人民军将军,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站在那里凝重稳健,有泰山立足之势。他虽已四十出头,但是熟悉他的人,依然可以从他的面部轮廓和那两道特有的剑眉上,认出这位将军,就是十七年前在刘家郢一带地方赫赫有名的英雄许哲峰。哲峰现在担任着人民军某军区的司令官,今天,他特地从一百里外的驻地赶来向志愿军送行;同来的还有军区后方部长老柳大佐,军区卫生部长安蓉淑大佐和十七岁的小喜。小喜今天又带上了连心锁,流着眼泪,也在喊着:

  “叔叔,梅姑!朝华!问奶奶好!问妈妈好!”

  软席客车上,志愿军某军军长方炜,探身在窗口外在和哲峰说着话,他已经五十岁了,依旧十分健壮。紧挨在他身旁的是团参谋长刘杰和军属医院的外科主任梅繁,还有刘杰和梅繁的儿子五岁的小朝华。刘杰、梅繁在和老柳、蓉淑话别,小朝华挤在窗沿上,哭着叫着,小嗓子特别尖:

  “将军伯伯!安妈!小喜哥哥!老柳伯伯!”

  朝华,这是第二个朝华,他是一九五三年八月在朝鲜东线战地上出生的。

  一九五三年八月,守卫在北汉江东岸的志愿军黄河部队与人民军金钢部队,为了配合金城战役,也开始了进攻行动。由于战斗的需要,两军组成了联合指挥机关,由方炜军长和许哲峰军团司令官共同指挥这一地区的战斗。后方机关也合并办公,老柳担任联合后方梯队司令,军医大佐安蓉淑则总率两军医疗机关与卫生部。

  梅繁的手术动作是高明的,所以担任了前敌联合手术部主任。当时,她已经是个临近产期的孕妇,行动已很吃力,首长们再三动员她回国去,她不肯,蓉淑摆出大姐加老师的身份去说服她,也没有效果。后来,蓉淑只好替梅繁预备一切,在战地的掩蔽部里,在工作繁忙的空隙里,给梅繁做儿衣。

  这件事忙坏了驻地的朝鲜老乡。这小山沟里只有六七户人家,男女青年都当了人民军上前线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房子早已被敌机炸毁了,志愿军的一个通讯班替他们修了几个隐蔽式的住处。老乡们得知梅繁要生孩子,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冒着敌机的轰炸,到处奔走,买来了一些人参,弄来了许多鸡蛋,几只老母鸡,还做了一些米糕,等着梅繁坐月子。这些阿爸吉、阿妈尼都把志愿军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一位金大娘还把梅繁当作自己的闺女,说梅繁是她的“中国妲儿”①,现在妲儿要生小孙子了,把老人家乐坏了,日以继夜地帮助蓉淑替梅繁做儿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