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_风华爵士【完结】(155)

  孙权烦恼,退入后堂,辗转不能眠。思道:“吾继父兄基业,镇守江东,未敢懈怠。江东日渐富饶,百姓安居乐业,原想欲借此成就一番王霸之业,却不料遇上蒋振华如此劲敌。今曹操、刘备等劲敌皆已被其剪除,只剩我孤身一人,恐大势已去矣,王霸难成也。”忽抬头望见父兄遗像,想起父兄昔年纵横杀场之英武,孙权顿时感到精神振作,曰:“大丈夫与世,怎可不战而降,舍弃父兄基业。今即便势孤,亦当全力以赴,一决雌雄。若胜,则可光大江东,若败,亦无愧于父兄。”想到此,孙权决心已定,决心抵抗到底。

  次日,孙权将抵抗决心告知诸人,文官不语,武将大多赞成。周瑜亦是大喜,极力称赞。于是,周瑜积极调集兵马、粮草,励兵秣马,准备再战。不数日,却接报,秦王因大军征战日久,粮草渐尽,已退兵西归长安矣。江东群臣脑中紧绷着的弦方才松下,暗暗松了口气。孙权聚诸文武商议道:“今幸秦军粮草已尽,退兵北还,江东危局暂解。然则其不久必复来,如之奈何。”周瑜曰:“主公勿忧,前者战败,乃其仗火药犀利耳,非战之罪也。前者赤壁水战中,我军兵士曾拾得数枚未爆之石雷。经我江东工匠细心研究,江东亦可制作,从此不惧其矣。今宜发展民生,整顿兵马,制造战船,恢复元气。待秦军复来时,再与其一决雌雄。那时秦军失了火器之利,我等就不信秦军能击败我东吴百战水师。”孙权闻言大喜,遂积极重整军武,发展农商,欲图再战。

  不久,孙权在江东惊闻我代汉而立,已称帝而诏告天下。孙权急招众人曰:“今蒋振华称帝,我等需如何自处?”张昭曰:“蒋锋称帝,天下震动。然则其善治天下,深得民心,百姓并无不服。若其以天子之名南征江东,吾等拒之则名不顺;若不拒之,则江东基业必属大唐。江东危矣!”权心慌,忙问计于诸人。阚泽道:“臣有一计。主公可声称蒋振华篡汉自立,是为国贼;而大王则大张兴汉旗号,自封为吴王,则拒之有名矣。”孙权大喜,却有犹豫曰:“若如此,民众服否?”周瑜欣然道:“主公三世镇守江东,民众归心,今称王声讨国贼,民众有何不服?宜速为之。”孙权相从,于是即日诏告江东六郡,言欲代大汉声讨我这个大国贼,自立为吴王(此处省略孙权大骂我的一千字,我看得心烦!)。我在长安闻之大怒,恨不得将孙权立马生吞活剥了。直欲立即出兵杀奔江东。郭嘉等急劝曰:“陛下,万万不可。前者征南方回,大军仍疲,且粮草不足,若再南下,恐大难将至。主公明察秋毫,请细思之。”我一想,是这个理,道:“虽如此,孙权小儿如此辱骂,联岂能善罢干休矣。”田丰劝道:“陛下应须保重龙体,孙权跳梁小丑,看看将死,何苦与之呕气。待来年兵精粮足,陛下再次挥戈南下,孙权必束手就擒矣。那时陛下亦不是可以如愿处置耶?”我心中方定,暗道:“小样的孙权,你给我等着,待日后抓到你,非拔光你的胡子,剃光你的头发,沿街示众不可。”想想孙权那时的惨样,不由得心花怒放,面露喜色。众人见我忽然微笑,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我谓诸人道:“即如此,便让孙权小儿再蹦达两年吧。然则准备工作亦不可不做,即传命于合肥与荆州小心提防孙权入寇。另即日招陆逊、丁奉将军来长安,联与其商议一下水师整顿的大事,以整兵随时入江东。”诸人领命。

  次日,长安东门冲出十余匹快马,携我之命令(不,应该是圣旨了)直奔荆州、合肥而去。

  一路不必多说,至荆州,宦官(没有办法,我原不想要,诸位大臣逼着说,祖训如此,如若陛下要改,也得慢慢来。呜呜,只好继续用这些看看就令我毛骨悚然的太监了。不过平时我总是用美眉来侍侯我。哈!)急令人招甘宁、太史慈、丁奉至(徐盛现在江夏郡镇守)。三将到后,宦官宣读诏书,令甘宁、太史慈等善守荆州,不得有误。另让丁奉快马兼程赶赴长安,共议水师整顿大事。

  宣读旨意罢,宦官满脸堆笑道:“甘大都督,陛下说本来您是最好的人选,可是镇守荆州,实在离不开您,故让丁奉将军前往长安商议,望大将军莫要多心。”甘宁忙道:“陛下英明神武,所为必有深意,甘宁怎敢不满。”于是甘宁和太史慈留镇荆州,丁奉则快马加鞭与宣诏人等赶赴长安。(为什么选丁奉呢?这是有深意的,在三国诸将中,这家伙活得最久,至公元265年蜀国灭亡时他竟还没有死。估计那时没有80也差不多啦。所以我看中了他的长寿以及水战将才,准备着重培养他成为日后辅助我子纵横四海之大将之才!)

  不一日,丁奉入得长安,至皇宫前谒见。我在偏殿闻丁奉至,急令宣入。丁奉三呼万岁,我急忙下座,将其扶起,令人赐座。丁奉颇有点受宠若惊,连连称谢。我笑道:“丁将军不必惶恐,联虽已当了皇帝,可还是人吗!正如联以前和诸公所谈者,皇帝根本不是什么天子,只是一个优秀的凡人而已,不是神仙。所谓皇帝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不要在意。咱们以前怎样推心置腹,现在还是照旧。”丁奉见我称帝,仍然没有什么架子,心中温暖!急忙道:“若古今帝王都似陛下般英明,天下如何能乱。”我笑笑道:“别拍龙屁了,我招你来,是有要事与你商议的。”丁奉忙问其详。我问曰:“如今在战船在大江之上航行,多以何为动力驱策。”丁奉诧异道:“顺风时风帆,逆风时划浆耳,有时二者皆用。”我道:“如此,日行多少里!”丁奉挠挠头道:“这要看风向及风力大小了,但就便是顺风顺风,一日也就行个百十里吧。再快就没有了。”我笑道:“联有一法,可大大提高战船的速度,丁将军可愿一闻。”丁奉精于水战,知速度在水战中非常重要,闻听有良法,非常高兴。我于是拿出近日命工匠按我意思制造的一艘船模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