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天品青铜时代_晋梦天【完结】(56)

  六卿火并的导火索是卫国人质事件,卫国叛晋后赵鞅等人胁迫卫灵公交出五百家人质,只不过暂时寄存在邯郸赵午那里,用人质控制卫国只不过是个光明正大的借口,赵鞅主要是想间接控制邯郸赵氏。而邯郸赵氏在地缘上和卫国以及范氏、中行氏两家封地接近,事实上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而中行氏和范氏联姻,所以邯郸赵氏和范、中行两家成了铁磁;再说邯郸赵氏属赵穿一系,和赵鞅早已出了五服,已经没有什么亲情可言。赵鞅想通过二把手的权势来压邯郸赵氏倒也没什么,只不过他做事有点像后世的袁崇焕,二话不说就杀了赵午,结果引发了一场晋阳赵氏以一敌三(邯郸赵氏、范氏、中行氏)的大内战。

  晋定公充其量只是个人云亦云的癞蛤蟆,见局势对晋阳赵氏不利就默许范氏、中行氏攻晋阳,等韩、魏、智三卿支援赵鞅局势变成4:2时又裁定范和中行两家违法,看来“始祸者死”只不过是条死的法律条文,具体实施起来就看法官的心情了!赵鞅能得到另外三家的支持一方面是自己人缘好,另外就是范吉射和中行寅两个的人缘忒差了:首相智跞虽然和中行寅上五辈是一家子,但非常讨厌中行寅,另外他想让自己的“同志”梁婴父接替中行寅为卿;韩氏和中行氏的梁子是韩起和中行吴结下的,虽然不晓得内战时关系怎样,但至少能推断出对中行氏没什么好感;魏氏自从跟着栾盈造反后,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一般情况不愿树敌,但十五年前范鞅当首相时因前任魏舒在上班时间死在打猎途中,没有批准治丧委员会对魏舒因公殉职的申诉,另外还降低了葬礼的级别和费用,这才惹怒了魏氏。不过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晋国公务员不好当,纵然是首相这样的高官,也不会得到姑息,哪像我们现在有些公务员陪酒醉死也好,**累死也罢,统统都给他们算作因公殉职,公务员问责制还不健全,没有起到一定的威慑力。另外范皋夷不服从族长范吉射的安排,很早就和诸卿打成一片,想搞倒范吉射自己进入内阁。

  范、中行两家有一定能力,不然也不可能支撑了八年之久,只不过不善于结盟,另外一个错误的举动让他们成为晋国的全民公敌。范吉射和中行寅两人寻求司法解决破灭之后有点歇斯底里,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竟然攻打晋定公。四卿还愁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借口来对付范、中行两家呢,他俩还白白送给人家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真是失败的二次方。

  有些学者认为赵鞅升任首相的时间是公元前497年,我比较倾向于虎公(《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的作者)的推断,也就是公元前493年到公元前492年之间,因为肃清范、中行两家在国内反革命阵营时前任首相智跞还活着,而且还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能施压让赵鞅家臣董安于(晋阳城的缔造者)自裁,可见智跞不是范文子那样的智者,也没有主动辞职的情操。

  赵鞅为正卿后,不遗余力地打击流亡在卫国的范吉射和中行寅,此时性解放者卫灵公死了,卫国在法理上陷入了一种危机。双性恋者卫灵公摊上南子这么一个性感尤物做老婆,花边新闻当然少不了。三部即将上映的孔子戏分别找李贞贤、周迅、李欣汝来演南子,估计都不及历史上南子的十分之一。南子是宋国人,出嫁前就和公子朝(当时的潘安、宋玉)私通,后来卫灵公还主动替老婆把情夫公子朝请到卫国,因为卫灵公始终坚信“要想日子过得去,就得头上带点绿”的人生信条。

  卫灵公、南子和公子朝喜欢搞3P,也都能接受这种新奇的生活体验,但作为常人的太子蒯聩理解不了啊!有次蒯聩到宋国就听见连路边的乡巴佬都嘲笑他亲娘是母猪,怎么还不还宋国的帅公猪(公子朝)啊?蒯聩一气之下,决定派刺客杀掉他亲妈南子,结果事败后流亡晋国。蒯聩和秦始皇一样,摊上了一个那样的母亲,觉得很没面子,只不过蒯聩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手段——杀母,而秦始皇碍于舆论没有完全冷落赵姬。南子在精神上还有卫灵公和公子朝支持她,不算孤独,而赵姬的命就苦多了,吕不韦、异人、嫪毐和嬴政都把她当工具,根本没有人在乎她的个人感受。

  卫灵公死后,长孙姬辄即位,赵鞅利用这次机会送给卫君一个太上皇——蒯聩,至少在法理上来说卫国无法拒绝,好比岳飞要迎回二圣宋高宗不敢明面上反对一样。可能是蒯聩的气数还没到,又流亡了十三年,后来也是在晋国支持下复辟的,只不过技术上对他最大帮助的还是他姐姐,因为他姐姐年轻轻守寡,又和家奴私通,想为自己谋个出路,领着弟弟打儿子,简直是栾祁杀子故事的拷贝。

  赵鞅扫清范氏和中行氏余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杀窦鸣犊、舜华同曹操杀荀彧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怕知识分子造反,因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只不过是在舆论上为儿子扫清障碍,虽然和平年代还是需要这些保皇党的,但至少在篡位期成了绊脚石。

  赵简子能成功的首要原因是对人才的重视,他用人真是不拘一格,别人不敢用的他敢用,而且重用,比如用阳虎为首席谋士;别人都认为差劲的人,他给人家一个面试机会;对提反对意见的周舍大加褒扬,对溜须拍马的人给予严厉惩处,不像中行寅尊贤者却不用贤者,贱不肖者却不斥不肖者。赵鞅和中行寅的性格差异,如同曹操和袁绍一样,只不过曹操是站在巨人肩上的政治家,所以比赵鞅要稳健一些,不过也可能是天性使然。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