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天品青铜时代_晋梦天【完结】(9)

  开篇写胡服骑射,详考胡服与汉服的样式区别,各其优劣,形像生动,比喻汉服为卷桶冰淇淋,戏笑怒骂,又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赫赫战功,卷带于中,平铺直叙,畅如流水,写至研铁炼钢,长幼伦理,制度典章,丝丝入扣,精采分呈。写至习俗,可以细至于人的衣襟,搭扣,煮水的碗,甚或于烹饪的方式,无异于一本战国民俗制度考旧,读之新奇愉快,受益良多。

  在正文之外,一个历史画卷合上帏幕,总有作者精良细至的点评,便更是全书的精采之处了,作者潇水的历史观,绝非因循守旧,引章摘句,而是自述胸噫,风雷齐动。他可以写十二岁为相的甘罗,是个投机的政客,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秦国的长远战略,写至战国四公子时,更贲笔直书,其四公子的门客习气,是B社会流氓一类的乌合罢了,而门聚三千客的各大公子,更是分弱王权的割据之徒,孟尝、平原、春申、在史书之中窃据名号的英雄,是争名遂利的小人,对于国事和外交一无所知,最终断送了国家的命运。

  青铜一书,沉缅更多的是作者的感悟,历史容不得假设,沉沙流砾之下,很多人和事都化然其中,盖棺定论,然而台前幕后,独立风流可能只是杀掉英雄的胜利者,历史长卷总被这些角色占据,令人生厌,我们试想一场胜负的颠倒,是否会影响整部历史的褒奖呢?誓如秦晋之役,誓如长平之战,胜负之后,我们再评论这些历史事件的结果,无非从胜利者身上挑出优点,自失败者身上挑出缺点而已,成王败寇,胜负定论。潇水的笔下,尽量避开了这些习已惯性的调调儿,既使是被历史学家垢病千年的人物,他也用洒淡的笔法,写出其客观真实的一面。

  《青铜时代》的名字,一定会让人联想起王小波,潇水文字中的某种幽默的快感与其非常相似,不过王小波所写不是历史小说,而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的演泄。潇水传承了这一点,用现代人的情绪和态度写出传统文化的文字,不过他着实是在写历史,对待历史,用一点王小波的痞味,非常锋利,效果出奇的好,解构起来游刃有余。

  网络上也有一些作者,写的前朝故事,以人为单元,与沉闷流水的历史枯稿中,浮笔于次要人物的喜怒哀愁,但《青铜》着眼点在文化,潇水更善于将人性做为点缀历史进程的一抹光芒,丰富多采,以历史的为主线,涌动的这些人物,交接于读者,层次分明,技蔓化丽,掩卷长思,读者或许会为历史上一场战役,一个国家,一个人物,做出种种独立的思考。如果,偶然,必然,历史可能就会被推翻,胜利者与失败者,大约会易位了,而研读历史的快感,莫过于此。

  二百多年的战国史,能被一本十余万字的书载动,作者落笔举墨,青铜时代就已落幕了,而青铜时代的人与事,还会在读者心中停留,还会做如果和假设,这时青铜时代便是由读者们继续再创造了。

  中国文化的在千年前的一次绽放灿烂,余辉不绝,落霞灿烂,潇水将这本书放在网上,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大约觉得青铜时代的遗物,不仅束于高阁,供后人顶领摩,还应该熔化为水,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灼灼流动,以期下一次的潮起潮涌。

  附录 附录六:好熊熊逸品青铜

  潇水《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读后感

  作者:好熊熊逸

  [臭文人总是喜欢互相吹捧,我从小就想做一个臭文人,所以这次要来吹捧潇水一下。当然我的吹捧是发自真心的,这点潇水兄弟自己心里知道就可以了。最近人言汹汹,都是冲着我来的,因此而连累了潇水,很让我过意不去。跟贴里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干净的话,希望潇水不要介意。

  对我有意见的,请到我的《春秋大义》里砸硬伤,不胜感谢~]

  1.可娶

  在历史写作方面,潇水是我的启蒙老师,虽然这关系并非亲传,而是私淑。所以,能给老师的新书写点什么,实在让我诚惶诚恐。

  潇水写春秋史的一系列书流传已久,堪称别开生面,启一代风气之先,而今,以本书的战国时代作为这一系列的终结,于人于己都可算功德圆满了。

  说到书的内容,也许嗜读“《春秋》三传”与《战国策》的人都会对潇水的写作不以为然,但至少我自己是个例外——潇水不但把无比繁复的春秋战国历史梳理得清清楚楚,更把近年的考古成果与历来的诸多旁证巧妙地融入文本主体,既补充了我很多知识上的不足,又理顺了我不少混沌的想法,还开启了我一些触类旁通的思考,当然,更让我心怀感激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次妙趣横生的旅途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的。

  把历史视为畏途的人应该更会喜欢潇水,因为,即便把潇水书中的历史完全视作虚构,那么,仅仅作为一部纯文学的小说,他的书也是罕见的精品——至少是喜剧作品中的绝妙之作。试想仰面朝天地趴在床上读着潇水的书,时而会一个人哄堂大笑,时而会前仰后合地会心一笑,无数扎实的史料和深刻的思考都悄悄地藏在笑声的背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但请千万不要误会,潇水其实是个十分严肃认真的人——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平铺直叙、似乎毫无华彩的小段:

  [[[二十多岁的大禹在他的治水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三年,从华北到江南,无处不留下他施工队的足迹。他以身作则,亲临一线,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三过家门而不入。翻山越岭,涉沼渡河,手脚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脚趾甲盖也全磨掉了,因为跋涉泥浆,小腿也被磨得精光,不带一根寒毛,大腿更枯瘦得没有一斤肥肉。而且大禹吃的穿的都是民工水平,吃饭的时候经常吃到一半就吐出来跑出去干活;洗澡刚到一半,又握着湿头发冲出去指导调度。鲁迅说,中国历史上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大约就是大禹。大禹亲自拿着挖土的双齿铲(耜)和装土的筐,辛勤劳动,风里来、雨里去。那时的主要工具都是石器,挥动起来可不容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