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铸山河:两宋_任我飞扬【完结】(59)

  可现在朝廷根本不可能听取虞允文的意见,他也只能谓叹而已。

  和议达成之后,正如清义道长猜测的那样,朝廷以虞允文“擅行军事,不听朝旨。”为由将他免职;但又以“于国尚算有功”,擢情处置,贬云南为一小小的县丞,并由当地官府编管,即刻上路、不得迟缓。

  第五节

  汴京城外十里坡,诸太学学子们在此地等着,昨天朝旨一下,他们就约好了要来送虞允文虞大人。张行华等跷首盼望,一直从清晨等到半晌午也不见人影,但从汴京城南门通往这里的官道上聚集的人却越来越多。

  费行云开始有些耐不住性子,皱起眉头:“怎么回事?难道虞大人已经离开了?”

  “应该不可能,朝廷贬官总要给被贬官员与家属话别的机会,不会直接押走的。再说,昨天虞大人还在大牢里,我们今天从一大早就在这里等着了,怎么可能错过了。”张行华回答了他的问话,然后劝道:“费兄不要着急,耐住点性子,只怕是送的人太多,虞大人不可能来的很快。”

  正在此时,远处一人一马向这个方向急驰而来,许浩搭起手棚仔细辩认,脸上出现了喜色:“那不是李兄吗?他赶过来,就证明虞大人还没有出城。”

  李节到了跟前,从马上跳了下来,张行华上前问道:“孝节兄,虞大人什么时候能过来?”

  “还要不短的时间,汴京城百姓从大理寺大牢的门口一直排到了城外,现在虞叔已经是寸步难行。”李节喘了口气,这才回答了张行华的问话,然后四处看了一下,说道:“我叔父他们一会儿就到,你们帮忙空块大点儿的地方出来,几位大人要在这里和虞叔话别。”

  “行,我们马上办。”

  直到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被恋恋不舍的百姓们簇拥着的虞允文和虞水灵才终于来到了十里坡,几位属于主战派的大臣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半天。

  看到虞允文父女到达,李纲他们迎了上去:“彬甫,你受苦了。”

  “受苦倒没怎么受,就当是休息了。倒是清义道长跟着当了这么久的囚徒,不知修行出了什么?!”虞允文向几位大人拱拱手,笑着回答。

  跟在他身后,牵着虞水灵的清义道长稍稍撇了撇嘴角:“修行?当然是修行出了‘囚’之道,困于囚室而思天下,还能有什么!”

  清义道长已经带上了自己的两名最得意的弟子,准备陪虞允文一起前往云南,照老道的说法,哪里不是修行?反正他是陪同到底了。清义道长这么做,也是担心那些奸佞之徒派人去暗杀虞允文,这种事情他们可是干过不少,根本不值得信任。

  “我怎么听这‘囚之道’不象是道长修行的结果?”李纲有些奇怪的问道。

  清义道长向虞允文一指:“是他坐了这么长时间的牢,坐出来的结果,你问他吧。”

  李纲请他们入席之后,同知枢密院事张叔夜心中焦急,立刻追问:“彬甫,对现在这种情况,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在黄河一战中,就是张叔夜抗住了投降派的压力,以自己同知枢密院事的身份给虞允文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粮草,保证了虞允文手下军队的后勤供应。现在,宋金虽然和议,但有识之士面对狠毒、狡诈的金人,根本就无法安心。

  虞允文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沉默了一小会儿,这才问道:“我确实很担心现在的情况,金人一定会再次南下,但太原三镇落到了金人手中,汴京失掉了外围最坚固的防护之地,金人可以直接打到黄河岸边。稍有不慎,就是兵临城下的局面,到那个时候,汴京城能坚持的了吗?”

  “我们担心的也正是这点!可官家坚持要与金和议,连条约的内容我们事先都不知道,想阻拦都没办法。”李纲叹息着,然后向虞允文正色说道:“彬甫,不管怎么说,也不管局势到了多严重的地步,我们都会尽全力保住自己的国家和百姓。你对女真人更加了解,请你帮忙分析一下,他们什么时候会南下进攻大宋?”

  “现在大金内斗的情况如何?有没有确切的消息?”

  “据传来的消息称,金主吴乞买已经被迫下旨封原女真族老祭祀兀室为‘神王’,并在金上京为其修建宫室。”

  “斡离不、兀术兄弟在干什么?还有粘罕,他们又在何处?”

  “斡离不还是被囚禁在燕山府,据说被关在原辽朝的城北行宫里,金主亲领的龙翔军看着,外人无法接近。粘罕去接受太原了,当初他就是在这里被挡住的,一定要亲自去接收。至于兀术,他的行踪不定,好象在月前因为应对不能称金主吴乞买之意,被赶回女真老营去思过了,现在没有他新的消息。”张叔夜把宋朝从金人那里搜集来的情报介绍了一遍。

  “只怕,兀术出现之时,就是金主吴乞买反击兀室等人之日!”虞允文听了大金现在的情况,倒是很佩服吴乞买的心胸,以他身为大金名将、而后登上皇帝那至高无上地位的经历,居然能忍辱负重,向逼宫之人低头,实在是不容易。

  看来,这位大金皇帝还真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大宋有难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