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莱太史慈_碧水龙吟【完结】(361)

  这个提议当然正中这些人的下怀,一个个乐得屁颠屁颠地。

  不过龙星却建议要步行在平原城里视察,理由是不能走马观花。这当然是为了把太史慈解放出来,让他便于行动。

  龙星的理由冠冕堂皇,没有人可以拒绝,陈逸等人惟有答应。

  待众人熙熙攘攘走后,只留下了一群御者在龙星住处的门外目瞪口呆地看着往日里自己眼中的大人物在街上步行。

  直到太史慈悠哉悠哉地出来,这些人才从太史慈的嘴中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左右也是无事,一大群御者便坐在门口闲聊,一个个指天骂地胡说八道,吹起牛来更是面不改色,连一点草稿都不打,就连“老子我曾经到过太史将军家,看见过人家家里有母猪千头”这种令太史慈目瞪口呆的天方夜谭都可说出来,这些人当然看不出看似安全的平原现在已经是风口浪尖,整个中原的诸侯混战将会在这里滥觞而起。而整个青州的变革也当以此地杀鸡儆猴般的开始。

  看着太史慈不说话的样子,邵二还以为太史慈被众人的汹涌的口水吓着了,笑道:“史兄弟不必放在心上,大家是坐在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罢了,打个苦哈哈。”

  太史慈点头表示理解,大肚子的胡平叹了口气道:“哎,这话一听就是假的,你也不想一想,那些大人家的府邸是随便就可进的吗?就拿昨晚上的事情来说吧,咱们这些兄弟又有谁可进得了管统大人的府门?”

  太史慈一听,注意起来,看样子昨天龙星的突然到来令明里的陈逸和暗中的许攸都生出疑虑,所以才会有昨夜齐聚管统府的事情。

  当下不动声色道:“怎么?管统大人病情加重了吗?”

  众人点头,太史慈心中冷笑道:“这么说来昨天全平原城的官员都去了?”

  “也不是啊,芮祉将军就没有去。”胡平接道。

  芮祉?什么人?没有听说过。不过既然可以做到将军,应该是个人物吧?太史慈在心中想到。

  太史慈虽然读过几遍《三国演义》,《三国志》也算是囫囵吞枣看过一遍,但其中许多的人物太史慈是不可能记得住的,就比如这位被太史慈认为是无名之辈的芮祉在历史上乃是太史慈的同殿之臣,同为江东孙氏的功臣,而且这个芮祉年纪比太史慈大不少,若不是太史慈据有青州,令历史有了不可测的变化,这位芮祉现在早已经远离历史上战乱四起的家乡,投奔孙坚,跟从孙坚东征西讨,建立大功了。

  不过太史慈却知道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这个人,一定和管统陈逸等人不对付,再看看这位芮祉的官职,太史慈就可知道陈逸等人顾忌的就是芮祉。

  邵二却在一旁接口道:“不过这事情太正常了,芮祉将军虽然在咱们平原郡算是名人了,而且军中备受尊敬,但是出了平原郡,谁还认识他呀。就他那性子,在咱们平原根本就是吃不开。”

  胡平显然对这个芮祉深具好感,闷哼一声道:“那又怎么样?至少在咱们平原郡只要芮祉将军发怒,任何人都得想清楚后果,若是没有芮祉将军在平原郡镇着,平原城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呢,说不准那些士兵比黄巾军还窝囊呢!”

  众人闻言点头称是。

  太史慈对这个芮祉越来越感兴趣了,胡平见太史慈专心致志地样子,谈兴更浓道:“不说别的,若我说芮祉将军平易近人,见到人从不飞扬跋扈,这一点没有人反对吧?”

  转过头来对太史慈道:“史兄弟你不知道,去年平原城来了个书生,这人据说的是临邑县德平镇人,人不大,也就是十七八岁那个样子,但是脾气不小,到了咱们平原郡,在酒楼上高谈阔论,骂得平原上下官员一个个一钱不值狗屁不通,那话虽然尖酸刻薄,但绝对的入情入理,让人忍不住高声喝彩,当时兄弟我就在场,所以到现在还记得那书生的言词。”

  才说到这里,好在字眼里挑毛病的杨三打断道:“行了行了,你那也叫做记住了?把人家那好好的口头文章背的倒三不着两的,漏洞百出,贻笑大方,居然还敢在史兄弟面前出乖露丑,当真是无耻之尤。”

  胡平涨红了脸道:“我是大老粗,这事情本来平常,你为什么说我是没有牙齿的猴?你才是猴呢!”

  太史慈一愣,才明白胡平说的“没牙齿的猴”是什么意思,忍不住笑了起来,杨三却早已经呻吟起来,显然是想不到胡平会把无耻之尤理解成“没有牙齿的猴”,在太史慈看来,胡平这份功力只有后世金庸先生笔下的韦小宝又或者琼瑶笔下的还珠格格才能媲美,前者说“一言既出,什么马也追不上”,后者则干脆说“八匹马也追不上,再加九个香炉”。这三位都是天才啊。

  邵二却没有这份心情,看着红着老脸的胡平道:“老胡,你能否说重点?”

  胡平骂骂咧咧两句后,才郑重其事道:“那秀才骂得倒是畅快,我们听得倒也爽快,但却被管统大人的手下抓了起来,要不是芮祉从中做工作,那个书生此时只怕早已经身首异处,不知道到何地投胎去了。”

  太史慈越发来了兴趣道:“看来这个书生很有些意思,想必是才能卓越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