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河殇_邓贤【完结】(56)

  最先遭遇的是一股敌人骑兵部队。

  坦克纵队的猝然出现令日本人惊讶不已。

  在第十四师团官兵经验中,尽管他们的铁蹄遍布中国辽阔的北方大地,但是从未遭遇过敌人坦克,甚至根本不知道穿草鞋的中国人还有坦克部队,好像先进武器都是日本军队的专利一样。这些从远处隆隆驶来的坦克纵队全都涂抹了伪装色,炮塔和车身披挂树枝,远处难以辨认国籍和型号。加上日本指挥官事先未获侦察情报,对猛虎部队的秘密抵达一无所知,所以被这个意外情况搞糊涂的日本骑兵纷纷停止前进勒马观望。   犹豫不决的骑兵指挥官举起望远镜来观察,也许他对于坦克外形的辨识根本是个外行,也许以往的经验和信心起了作用,总之很快他就决定把这支来势凶猛的坦克部队当作自己的援兵。指挥官一声令下,骑兵以为会师在即,许多人兴高采烈地挥动马刀和太阳旗,还有人跳下马来大叫大嚷,得意忘形地向坦克欢呼致敬。

  但是随着一阵低沉的轰响传来,坦克开炮了,日本侵略者的黑色噩梦随之降临。

  行驶中的坦克迅速展开战斗队形,大口径机枪和坦克炮一齐开火,打得日本人猝不及防纷纷倒地。本来号称“黑色闪电”的日本骑兵以行动快速火力强大傲视战场,常常充当对付中国步兵的杀手,但是这回他们不幸遭遇经验主义的陷阱,坦克不仅速度更快火力更加强大,而且还有坚固装甲保护,而骑兵在强大的坦克部队面前等于一队毫无还手之力的活靶子,一群束手待毙的绵羊。战斗进行十几分钟,除部分敌人侥幸逃走之外,许多骑兵被当场击毙,缴获百余匹东洋战马和枪支武器若干。

  初战告捷,猛虎部队突破敌人第一道防线继续推进。

  然而此时也有一串令人担忧的坏消息接踵而至,邱将军先是得到报告说,几辆经过战斗的坦克相继发生故障:有的炮膛过热无法射击,有的履带脱落停止不前,还有的发动机冒烟停在原地等待救援。随后他又得到紧急报告,一辆意大利“菲亚特式”战车莫名其妙地起火自燃,幸好车上官兵弃车逃生,未造成人员伤亡云云。这些发生故障的坦克都是一次大战性能较差的老爷车,西方人只将其用作训练而不派上战场,好在邱将军胸有成竹处乱不惊,果断下令将坦克重新编为两个梯队:以性能先进的苏制“T-26”为主力全速突破敌人防线,而那些老爷车则跟在后面扩大战果。

  5

  晕头转向的日本人终于回过神来,他们立即展开疯狂反扑,试图阻止中国坦克前进。

  冰雹一样的炮弹纷纷从天而降,把泥土和石块抛向天空,把即将成熟的麦子砸得东倒西歪。但是敌人炮火还是无法阻挡坦克的快速推进,这都是因为恶劣天气帮了中国人忙的缘故。慌了手脚的敌人眼看炮火阻击无效,中国坦克已经势不可挡地突破战壕工事,击毁地堡火力点,冲进敌人炮兵阵地,将大炮统统摧毁,将来不及逃跑的敌人炮兵打得东倒西歪魂飞魄散,于是下令实施臭名昭著的“肉弹”战术。

  一群群被称作“坦克杀手”的爆破手紧急出动,对中国坦克实施自杀式攻击。

  日本陆军教程规定,士兵须按照上级命令进行各种战术演练,包括实施消灭敌人的近距离爆破。士兵被编为二至三人一组,一人负责吸引对方火力,其他人身上捆满手榴弹,怀抱炸药包或爆破筒,一旦接近目标即刻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自杀式战术后来被称作“肉弹”战术。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日军士兵作江伊之助等三人就是这样浑身捆满炸药去炸毁中国军队的铁丝网,后来他们的名字不仅进了靖国神社,还受到天皇敕谕嘉奖和大肆宣传,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所谓“忠勇三肉弹”。在以后爆发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人这种残忍的“肉弹”战术到处开花,从陆地战升级到海战和空战,以至于开创臭名昭著的“神风敢死队”先河。日本飞行员驾驶载满炸药的木头飞机撞向美国军舰,成为自杀式攻击的最高典范,令盟军官兵心惊胆战防不胜防。

  丧心病狂的“肉弹”成为日本人企图挽救失败命运的秘密武器。

  得到敌人“肉弹”成群拥来的报告,邱将军早有对策毫不惊慌,他是留学德国的坦克战专家,不仅悉心钻研西方国家的坦克战例,对日本人的反坦克战术更是进行过深入研究,并且早已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破敌良策。他曾在一份战术报告中指出,1937年淞沪战场中国坦克失利的最大教训就是缺少步兵掩护,它们都是在孤立作战的不利形势下被敌人“肉弹”轻松炸毁的。当时我军既无实战经验,也未进行过步坦协同战术的演练,甚至根本不懂得坦克需要步兵来保护的基本道理,一位将军还振振有词地训斥坦克兵说,既然这些玩意儿都是钢铁做的,你们还怕什么?结果步兵远远躲在后面,等待坦克去消灭敌人而不是主动配合作战,给了敌人“肉弹”各个击破的可乘之机。血的教训换来宝贵经验,此一时非彼一时,现在轮到邱将军大破敌人“肉弹”战术的时候了。

  随着命令下达,坦克群放慢速度,开始执行代号为“铁扫帚”的步坦协同作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